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桃園縣國中乙級籃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
    (2012) 王貞治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中乙級籃球運動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現況、差異及相關情形,研究對象是以100學年度桃園縣參加國中乙級籃球聯賽男、女選手共225名,並以「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所得資料經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如下:1.選手感受教練的領導行為以「訓練與指導行為」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關懷行為」、「獎勵行為」、「民主行為」及「專制行為」。2.不同性別、年級、最佳運動成績的選手感受教練領導行為有差異。3.選手對團隊凝聚力以「團隊合作」得分情形最高,其次依序為「團隊適應」、「人際吸引」、「人際親和」。4.不同性別、年級、最佳運動成績的選手在團隊凝聚力有差異。5.「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間呈現正相關。
  • Item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介入游泳課之行動研究
    (2018) 王軍潔; Wang, Jun-Jie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以「德」為重。但,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現今 的老師覺得:學生難教,教師難做。學生也鮮少關心他人,道德素質越來越薄弱。本研 究以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 (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PSR) 介入游泳 課為行動研究,並探討其研究歷程、介入後學生變化,再從中進行教學反思。研究者為 新任體育教師,研究參與者為廣東省深圳市某高中一年級 29 名學生。本研究設計 10 節 教學單元,透過觀察、教師日誌、訪談、學習單等資料蒐集再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在 游泳課實施 TPSR 責任模式雖然波折但是是可行的,尤其對增加團隊凝聚力、學生學 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生參與數,增進師生感情。研究者在行動研究中也對班級組織層 面、教學設計層面、提出一些省思。建議:合理安排,靈活運用 TPSR 模式;設計目標 時必須充分了解班級、了解學生;也必須先了解 TPSR 責任目標的精髓,做到備學生、 備課齊頭並進;也需長期運用,從大環境著手,對體育館外的表現跟蹤觀察與記錄。
  • Item
    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2003-11-01) 吳慧卿; 鄭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