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
  • Item
    應用慣性感測器及無線足壓鞋墊對羽球步伐之探討
    (2021) 劉宗翰; Liu, Tsung-Han
    前言:過去量化羽球步伐下肢動力學參數,普遍是在實驗室的情境下利用測力板進行實驗,但最近穿戴裝置蓬勃發展具價格便宜、體積小、減少身體的干擾等優勢,逐漸廣泛應用於運動量測。目前許多研究利用慣性感測器及無線足壓系統來測量運動的負荷、動作的辨識及下肢動力學等應用。目的:應用慣性感測器及無線足壓鞋墊,了解不同羽球步伐動作的下肢動力學參數、加速度參數及動作差異,作為未來發展智慧羽球鞋參考依據。方法:招募15名大專男子羽球選手進行實驗,進行羽球步伐訓練動作,同時量測雙腳的垂直地面作用力(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VGRF)、壓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軌跡及加速度峰值等指標。結果:在11個羽球步伐訓練的慣用腳及非慣用腳呈現顯著性差異,證明羽球運動的雙腳是非對稱性;IMU的加速度峰值可以分辨不同的羽球動作在垂直、左右及前後方向的貢獻度皆有不同,IMU可以用來量化羽球步伐特徵;COP軌跡能辨識步伐間的差異,可以做為羽球步伐動作之參考。結論:VGRF、COP軌跡及加速度峰值可以用來評估羽球專項動作特徵,無線足壓系統的VGRF與COP軌跡資料,可以應用於羽球專項訓練,做為了解下肢動力學的參數依據。
  • Item
    羽球運動的肉身性研究—以內在時間意識為啟發
    (2021) 林涓; Lin, Chuan
    本研究旨在貼近最真實的羽球運動實踐場域和經驗,照看羽球運動身體的時間性與肉身性,揭示內在時間意識和羽球的「肉」相互示現與相互成就的關係。肉身時間與差異的起「源」,是身體的內在時間意識的「能」啟動了身體和場域的聯結及相互流敞 的關係,成為肉身;肉身表面上是和諧共感,看似趨向同質化,事實上是不斷地在產生「質變」,當肉身被境遇觸發,肉身在對境遇的回應中創造不同、開顯差異;肉的質變中亦存在著時間性的多種表現與質感,開拓出了各種時間差,正是身體創造性和不可預測性的來源。最後,本研究也發現了肉身具有超凡性、超時空性、超理性、超己性等種種超越性的特質。
  • Item
    大專校院一般組羽球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2021) 蔡松霖; Tsai, Sung-Lin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校院一般組羽球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現況,同時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差異情形,以及分析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間的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參加中華民國1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羽球分區資格賽之選手為研究對象,共回收406份有效問卷,利用SPSS for windows 23.0電腦版統計軟體,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較及皮爾遜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參與動機各因素得分由高至低依序為「健康適能」、「運動樂趣」、「人際關係」以及「成就需求」;阻礙因素各因素得分由高至低依序為「個人勝任」、「外在環境」以及「團隊支持」。(二)不同羽球運動啟蒙時間之選手在參與動機有顯著差異。(三)不同性別、年級、校隊年資、啟蒙時間、每周訓練時數之選手在阻礙因素有顯著差異。(四)大專校院一般組羽球選手在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間呈現低度負相關。
  • Item
    羽球步法啟動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
    (2008) 黃貴樹; Kuei Shu Huang
    本研究主要之目的在探討羽球步法啟動過程中,往不同前進方向的下肢運動學及動力學分析。實驗參加者為8名男子甲組羽球選手。利用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250Hz) 及kistler (1000Hz) 測力板擷取運動學及地面反作用力資料,以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考驗,統計水準設為α=.05。研究發現:(1)在運動學表現上:正前方的完成時間最快。正前方離地瞬間重心合速度最慢;右前方離地瞬間重心合速度最快。(2)左前方在水平面與額狀面的下肢各關節肌肉力矩作用是最大的;而左前方在膝關節存在著傷害的風險,應加強膝關節外翻/內翻及外旋/內旋肌肉群的鍛練。(3)下肢各關節有相當多的肌肉離心收縮發生,因此除了一般的向心收縮訓練外,也應加強各關節的離心收縮訓練。(4)各方向下肢各關節肌肉特性雖有不同,但差異性不大,應平等的看待各關節的重要性。
  • Item
    羽球雙打搭檔關係研究─以他者為中心的現象揭露
    (2013) 林涓; Lin Chuan
    摘要 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認為自我與他者的形上關係是認知關係的基礎。他主張從自我角度出發而達到的他者並不具有他異性,為了保有他者不被消滅他異性而被化約為同者,就必需由絕對他者出發,堅持他者他異性之不可化約,在與這不可化約的他人之關係中,人的存在始得顯現。本研究嘗試破除通俗化,也就是同者為主的觀點,將貼近事實的實踐經驗做出層次與結構化的陳述。研究結果以類似「剝洋蔥」的方式,用現象學方法將羽球雙打搭檔關係一層一層的剝除。假設將雙打搭檔關係的整體視為一顆洋蔥,第一層的表面是自然態度之下,各個角度所見之羽球雙打搭檔關係(本研究的第四章所描寫的);接著揮別了第一層,發現第二層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呈現出的羽球雙打搭檔關係(本研究的第伍章第一節所述);繼續往下剝除,來到了第三層,是以他者為中心的觀點呈現出的雙打搭檔關係(本研究的第伍章第二節所述),再把最後一層皮撕開,最後到了洋蔥的核心部分,看見了羽球雙打搭檔關係的最基底的一層,也就是無所不在的「他」(本研究的第伍章第三節所述),只要存在,就無法逃離這個世界整體、大環境所壟罩的,無所不在的牽引。經過了層層的揭露,羽球雙打搭檔關係豐饒多樣的形貌得以顯現在我們眼前。在文章最後,研究者對論文反思與檢討後發現,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著無法理解的事物,實際上還有太多的隱密為人所忽略、不為人知;而這些「隱晦」卻是一直用它們自己的方式顯露自身,等待著人們去揭露。 關鍵詞:羽球、雙打搭檔、列維納斯、同者、他者
  • Item
    主動及被動羽球殺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
    (2009) 陳昱達; Yu-Ta Chen
    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主動與被動之羽球正拍殺球動作在運動學上的差異。實驗對象為十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利用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250Hz) 擷取選手殺球時的運動學資料。所得的參數透過SPSS 15.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以魏可遜(Wilcoxon)配對符號等級檢定之無母數統計分析,進行主動及被動正拍殺球之運動學參數比較,統計水準設為α= .05。研究結果發現:主動式殺球的球速較快,能掌握較佳撃球點與較有利的重心移動;而被動殺球的動作時間較短。兩種殺球動作由於身體姿勢的不同,造成了擊球位置有所差異,主動殺球的擊球位置在身體前面;被動殺球則偏身體右側。關節除腕關節的橈曲的角速度外,其他皆是主動殺球比較快,此外從角速度值發現,上肢動作以肩部內轉動作的角速度最大,腕部的角速度則以前臂內旋動作為最大。主動式殺球有較快的軀幹旋轉,同時更能運用牽張反射原理,充分利用身體動量撃球。因此,打法上主動式殺球能製造較佳的殺球效果,被動式殺球則適合短時間內的快速進攻。
  • Item
    世界級羽球女子雙打前四拍之技戰術分析
    (2008) 簡毓瑾; Chien Yu Chin
    世界級羽球女子雙打之前四拍技戰術分析 研 究 生:簡毓瑾 2008/06 指導教授:蔡虔祿 摘 要 本研究為探討世界頂尖女子雙打比賽前四拍贏球率、使用技術、落點、及站位方式之差異情形。研究對象包括世界排名前三名及第六名之頂尖選手參加2006年杜哈亞運會及2007年新加坡公開賽之女子羽球雙打比賽共計六場次(15局),以卡方檢定分析後,得到以下之結論: 世界級女子羽球雙打的前四拍贏球率為20.6%,第四拍的得分效果顯著低於前三拍。世界級女子羽球雙打的發球以發短球為主(89.7%)。第二拍接發球的技術以使用製造主動進攻的推球、網前短球技術以回擊對方兩人前後站位隊形之間的反拍中場區為主。發球方在擊第三拍時,後場選手為了避免前場選手漏失,都會在後頭跟著補位形成前後垂直站位。由於女生攻擊力量沒有男生強,較容易防守,所以大多採用比較保守的挑球技術回擊至對方後半場,從防守開始再來尋找下一拍反攻機會。第四拍使用最多的兩種技術屬於完全不同類型,一是攻擊(殺球),二是防守(挑球),要看前一拍(接發球)回球素質才能做決定,大部分以回擊兩人中間或是對手反手拍位置為主要路線。本研究依所得結果提出以下建議,雙打選手應要求發球品質及增加落點上的變化。擊第二、三、四拍時,前排選手可以將注意力多放在中場球的攔截。接發球以回擊反拍中半場、底線為主,斜前後站位方式,因此發球方之選手在處理第三拍,可以從反拍底線及中半場回擊至接發球者前場或對角之中半場。教練可針對不同對手觀察其比賽,用簡易表格紀錄之後,將對手習慣之技術及戰術運用在訓練上。 關鍵詞:羽球、雙打、女子、技術、戰術
  • Item
    臺灣中小企業西進之經營策略個案研究-以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2009) 趙椿根; Chun-ken Chao
    臺灣的中小企業為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根基,在大陸經濟改革開放後,企業為了尋找更好的投資環境,紛紛西進至大陸設廠,但據統計能獲利的公司不到四成。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對羽球愛好者而言是極具知名度之專業品牌,在世界擁有相當高的市場佔有率,也是早期投資大陸的成功臺商之一,其西進過程、經營策略值得探究。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及訪談法,將所得資料整理、分析、探討,歸納,以鑽石理論來探究勝利公司西進的經營策略。根據研究結果,所得結論如下: 勝利公司的經營策略優勢為:(1)能善用科技與行銷人才,不斷研發與改進產品,積極投入行銷;(2)兼具製造與行銷功能,有良好品牌形象;(3)進入大陸市場時間早,營運通路健全;(4)積極爭取賽事贊助及贊助優秀選手;(5)適時把握機會(偶發的傳染疫情提昇人民健康自覺,產生運動熱潮),深入市場;(6)兩岸資源整合:臺灣設計研究、中國製造生產。 最後,本研究建議勝利公司能活化家族企業、建立顯著企業文化及傳承、把握臺灣製造的高品質產品優勢,以提升企業的活力和文化價值形象,加強競爭力。
  • Item
    羽球正拍與反拍發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2010) 王露敏; Lu-Miin WANG
    本研究以八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年齡19.63±1.5歲、175.25±6.32公分、體重66.75±4.77公斤、球齡9.38±1.19年)為對象,分析羽球正、反拍發球時的生物力學變數,以瞭解正、反拍發球的力學機轉與特性。利用Biovision 生物訊號擷取系統(1000Hz)收集受試者持拍側上肢11處肌群的表面肌電訊號,透過AcqKnowledge 3.9.1分析軟體計算肌電參數,同步使用10部Vicon MX-13 system紅外線攝影機(250Hz)擷取受試者的運動學訊號。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考驗三種不同球路的肌電與運動學參數的差異情形,並以Excel軟體進行事後比較的計算。以無母數魏克遜配對符號等級檢定,考驗正拍與反拍發球之各項參數的差異情形,顯著水準定為α= .05。經研究發現反拍發球有較高的擊球高度、較短的揮拍距離、較快的揮拍時間與較難判斷球路種類的引拍與揮拍動作,因較不易遭對手識破球路,因此突擊的能力較佳,發球後較易掌握主動進攻的優勢。在發平快球與高遠球等高速揮拍動作時,肱三頭肌與後三角肌有較大的肌電訊號產生。依據本研究的結果,建議羽球選手在比賽時使用反拍發球,以提升競爭優勢。
  • Item
    大專甲組羽球選手正拍與反拍殺球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
    (2006) 楊昌展; Yang,Chang-Chan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較正拍與反拍殺球動作在運動學上的差異。以八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隊選手為受試對象,利用兩部Redlake高速攝影機(250 Hz)同步拍攝三度空間正拍與反拍的殺球動作,並藉Kwon3D 3.1動作分析系統進行數位化處理,以相依樣本t考驗比較正拍與反拍殺球動作從重心最低點拍頭位移最低點至擊球點過程。結果發現,正拍殺球擊球後羽球飛行的平均速度、平均角度和擊球點距離地面之垂直高度,皆顯著大於反拍殺球;在擊球瞬間,反拍殺球於右肘、左肘、右肩、左肩、左髖關節角度上,以及擊球點與重心之左右水平距離上顯著大於正拍殺球,而正拍殺球於右髖與左踝關節角度上,以及擊球點與重心之前後水平與垂直距離上顯著大於反拍殺球。正拍殺球與反拍殺球,在本研究設定的三個動作期上,其重心左右水平之位移和肩關節在縱軸旋轉之角速度,達顯著差異,在重心最低至球拍最低和重心最低至擊球瞬間,兩個動作期上,其重心垂直之位移和髖關節在縱軸旋轉之角速度,達顯著差異。從本結果中發現,反拍殺球時,重心的左右位移比正拍大,但是肩關節與髖關節在縱軸旋轉之的角速度,卻比正拍殺球慢,因此,本研究建議選手在進行反拍殺球動作時,應減少擊球瞬間的重心左右位移,並增加軀幹的扭轉速度,以提升反拍殺球的攻擊效率。 關鍵詞:生物力學、羽球、正拍、反拍、三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