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活化後增能作用對鐵餅投擲技術之分析
    (2022) 黃宗毅; Huang, Tsung-I
    背景:若排除風、經緯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鐵餅投擲距離的就是選手自身的投擲技術與個人身體素質,而男性鐵餅運動員要在短時間內將最大力量釋放的投擲特性,因此爆發力的增進可獲取更理想的投擲成績。先前已有研究證實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後對於爆發力增長有所幫助,其中鐵餅選手肌肉力量大、II型肌纖維比例高的有利條件中也有助於PAP的誘發及發揮更好的效果,顯示該作用能給予鐵餅選手的增益效果優良。目的:本研究目的為利用連續三次最大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對鐵餅投擲運動員投擲成績之影響,並進一步分析鐵餅旋轉技術在誘發PAP前後各階段運動學指標之差異。方法:招募7名右手投擲,深蹲重量達自身體重1.75倍,且過去6個月內無關節、肌肉損傷之情形可順利進行投擲8次 (含試擲2次) 的運動員為對象,並將運動員隨機分為兩組,組別1為無介入投前三擲,後三擲PAP介入;組別2為前三擲PAP介入,後三擲無介入的鐵餅投擲,最終介入PAP與無介入PAP各取一擲最佳成績進行分析比較,兩組皆於前3次投擲後休息20分鐘進行第4次投擲,投擲間休為8分鐘。實驗器材使用一台高速攝影機採樣率250HZ (投擲方向右方),以及Xsens Link全身慣性傳感器採樣率為240 Hz同步拍攝收集參與者鐵餅投擲時的生物力學參數。結果:連續三次最大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後,對成績無顯著差異,僅在最大預擺瞬間左側髖關節屈曲角度、右腳著地瞬間右側膝關節屈曲角度、左腳著地瞬間右側膝關節屈曲角度、最大預擺瞬間左側膝關節屈曲角度、左腳離地瞬間左側膝關節外展角度、最大預擺瞬間左側膝關節內旋角度、左腳著地瞬間右側踝關節背屈角度顯著大於一般投擲,而右腳著地瞬間左側膝關節內旋角度顯著小於一般投擲。結論: 本研究透過連續三次垂直反向跳躍誘發PAP後1分鐘,對鐵餅運動員投擲成績未有顯著差異,僅改變下肢運動學參數。此外,將慣性傳感器應用於鐵餅投擲中,發現對於鐵餅旋轉階段腳離地與腳落地之瞬間,以及鐵餅離手瞬間皆可透過IMU直接進行判讀,可避免使用其他設備,降低實驗硬體需求。
  • Item
    調控速度流失之高強度阻力運動誘發增能作用對下蹲跳表現之影響
    (2022) 鄭家榮; Zheng, Jia-Rong
    前言:速度依循訓練 (velocity based training, VBT) 是在阻力運動中監控動作速度的一種訓練方法,透過監控速度可以用來確認強度與疲勞程度,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成效。使用VBT是否更有效地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以增進隨後的爆發力表現,目前仍須進一步探討。目的:探討VBT之高強度阻力運動在不同速度流失 (velocity loss, VL) 下誘發PAP,對下蹲跳 (countermovement jump, CMJ) 表現的影響。方法:12位具有2年以上規律阻力訓練經驗且半蹲舉 (half squat, HS) 1RM大於1.75倍自身體重之男性受試者,執行3組90%1RM之HS,以平衡次序法進行2種不同VL之處理:10%VL或20%VL,動作VL一旦超過設定VL即停止該組反覆。在HS之前與休息後的第7分鐘進行下蹲跳 (countermovement jump, CMJ),使用測力板收取垂直對地反作用力,再計算出跳躍高度、峰值速度、向心平均速度、離心平均加速度、離心峰值加速度、向心平均加速度、向心峰值加速度、峰值力量、離心平均力量、向心平均力量、峰值功率、向心平均功率、離心平均發力率、離心衝量、向心衝量、離心時間、向心時間、起跳總時間。統計:將所蒐集到之數據進行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 (two-way repeated-measured ANOVA),考驗測驗時間與實驗處理的差異,顯著水準定為α = .05。結果:CMJ各項表現在不同測驗時間之間與不同實驗處理之間均未達顯著差異。結論:使用3組90%1RM之HS並控制10%或20%VL之處理均無法有效增進休息7分鐘後的CMJ表現。
  • Item
    等長與等速活化後增能對女子足球選手反覆衝刺與敏捷性之影響
    (2017) 李旻軒; Li, Min-Xuan
    目的:探討等長與等速活化後增能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對女子足球選手反覆衝刺 (repeated sprint ability, RSA) 與敏捷性 (repeated change of direction, RCOD) 之影響。方法:本實驗共招募12名女性大專足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以重複量數、平衡次序之實驗設計,讓受試者分別接受三種不同實驗處理,包括控制處理 (CON) 、等長腿部推蹬處理 (isometric leg press, ILP,10組 × 1.5秒,組間休息2分鐘) 及等速腿部推蹬處理 (isokinetic leg press, IKLP,3組 × 5秒,組間休息30秒) ,於實驗處理後進行RSA或RCOD測驗。每項實驗處理間隔至少間隔48小時。測驗過程中記綠每趟衝刺時間,對最快 (fast time, FT) 、平均 (average time, AT) 與總時間 (total time, TT) 進行分析。結果:在RSA測驗方面,FT (CON vs. ILP vs. IKLP,3.49 ± 0.08 vs. 3.49 ± 0.09 vs. 3.48 ± 0.06秒,p > .05) 、AT (CON vs. ILP vs. IKLP,3.56 ± 0.10 vs. 3.57 ± 0.09 vs. 3.58 ± 0.08秒,p > .05) 與TT (CON vs. ILP vs. IKLP,21.40 ± 0.64 vs. 21.44 ± 0.58 vs. 21.50 ± 0.49 秒p > .05),在三種實驗處理之間,皆未達顯著差異 (p > .05) ;在RCOD部分,FT (CON vs. ILP vs. IKLP,5.29 ± 0.22 vs. 5.26 ± 0.18 vs. 5.30 ± 0.21秒,p > .05) 、AT (CON vs. ILP vs. IKLP,5.39 ± 0.20 vs. 5.37 ± 0.16 vs. 5.43 ± 0.19秒,p > .05) 與TT (CON vs. ILP vs. IKLP,32.36 ± 1.23 vs. 32.23 ± 1.00 vs. 32.59 ± 1.19秒,p > .05) ,在三種實驗處理之間,亦未達顯著差異 (p > .05) 。結論:女子足球運動員利用ILP或IKLP進行熱身時,無法提升RSA或RCOD衝刺測驗之運動表現,其下原因可能與過高強度造成疲勞有關。
  • Item
    振動運動結合高強度動態熱身對隨後衝刺表現之影響
    (2015) 廖書劍; Liao, Shu-Chien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高強度熱身誘發活化後增能作用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及結合全身性振動運動 (whole-body vibration exercise, WBV) 對於田徑短跑運動員在100 m衝刺表現的影響。方法:以13名短距離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受試者分別接受三種不同的實驗處理,包括WBV (5組 × 30秒、30 Hz、± 1.8 mm) 結合PAP處理 (5組 × 1次 × 90%1RM) 、PAP處理 (5組 × 1次 × 90%1RM) 及控制處理。本研究採重覆量數、平衡次序原則之設計。標準化熱身後,測驗第一趟100 m衝刺,測驗結束後再休息4分鐘,緊接進行實驗處理,受試者隨機接受3種不同實驗處理,WBV+PAP、PAP以及控制處理,實驗處理後立即檢測身體自覺量表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並休息5分鐘,進行第二趟100 m衝刺測驗;控制處理則是在第一趟測驗100 m完後,休息4分鐘,緊接進行第二趟100 m衝刺測驗,衝刺前後記錄RPE。衝刺測驗使用紅外線光閘系統記錄每10 m的累積及分段計時。結果:PAP處理在10-20、80-90及90-100 m的分段表現明顯快於控制處理 (p< .05) ,WBV+PAP處理在80-90及90-100 m的分段表現亦明顯快於控制處理 (p < .05) 。WBV+PAP與PAP處理在0-90及0-100 m的累積時間表現顯著快於控制處理 (p < .05) 。RPE部分在第二趟100 m衝刺前及第二趟100 m衝刺後立即,皆發現PAP處理顯著低於CON處理 (p < .05) 。結論:以WBV+PAP或是PAP處理方式進行熱身時,皆能有效提升隨後100 m的衝刺表現,但高強度動態熱身可改善10-20 m之衝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