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教」「學」相長?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在職進修角色衝突之個案研究
    (2015) 王碩煌; Wang Shuo-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對在職進修的看法,以及學位進修過程中角色衝突情形和採用之因應策略。研究參與者立意取樣選取兩名男性和兩名女性代理與代課之臺北市國中、高中體育教師共四名。研究方法採質性取向的個案研究,用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並以持續比較法將訪談逐字稿進行分類、編碼及詮釋。本研究之可信賴度 (trustworthiness) 以成員查核(member checks)與同儕檢定(peer examinations)作為檢核,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共同確認所有主題階層、類別、關係及概念化之適宜性。研究結果發現中學體育代理/代課教師:(1)為了增進專業能力和加薪晉級而就讀研究所,但過程中獲益導致改變了對在職進修的看法;(2)因三種不同的身分互相影響而產生了角色衝突;(3)採積極面對的方式看待角色衝突,並依據本身狀況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結論:(1)在職進修可提升教師專業知能,有利於改善教學及提升教甄競爭力;(2)產生角色衝突最關鍵原因為「時間的限制」;(3)視角色衝突為自我成長的機會和挑戰,運用適當的因應策略能減輕角色衝突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建議:(1)教育行政機關應明確規定代理/代課教師從事學位進修之相關辦法;(2)針對不同背景之體育代理/代課教師或正式教師探討角色衝突實際情形。(3)採觀察法到校觀察,蒐集更豐富的資料。
  • Item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
    (2014) 蕭宇廷; Hsiao, Yu-Ting
    台灣競技運動尚未全然產業化之際,柔道教練往往必須身兼數職,以致教練壓力集於一身,且是一種長時期身心皆處於高度壓力的狀態,其來源與因應策略為何,實需進一步的被探究,提供教練們最好的協助。本研究主要針對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進行探究,藉由教練本身觀點,來發崛出造成他們產生工作壓力的原因,以及個人因應策略又有哪些?其調適過程為何?又有那些外在助力適時介入?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法為主,輔以文獻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再將所蒐集的資料加以分析與整理,結果發現,受訪者目前均感受到工作壓力。工作壓力現況大多為:1.身兼行政職無法專心於柔道教練工作。2.工作時間過長。3.選手表現不如預期。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為:自我本身要求;外界要求達成與否;選手成績及家庭責任。 綜合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的壓力源主要為:1.柔道教練學校角色與任務混淆。2.柔道教練柔道專業不受肯定。3.柔道教練壓力無法受到學校、家庭的支持與關懷。其因應策略為:1.自我轉移(如運動或休息等…)。2.尋求社會資源。3.溝通及協調等。最後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公務人員每週最低工作時數,必須考慮適用工作性質。2.加強社會支持,以增強學校柔道教練對壓力之因應。3加強學校柔道教練之獎勵,來達到激勵的目的。
  • Item
    赴日交換學生跨文化適應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為例
    (2015) 洪綺苓; Hung, Chi-Ling
    赴日交換學生跨文化適應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為例 2015年7月 研究生:洪綺苓 指導教授:湯添進 摘要 人們到另一個國家時,常因環境的轉換,在過程中無論是遇上語言、文化、人際關係、生活環境、經濟能力各方面,都可能因無法負荷或適應不良而引起焦慮不安的壓力反應。若個體未能妥善因應,可能導致學生與當地社會脫節、情緒沮喪、難過、學業與生活產生問題,身心產生困擾。如何面對壓力並調適壓力成為重要的議題。本研究目的旨在暸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赴日交換學生於國外生活學習時面對之文化適應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藉此協助臺師大運休學院掌握暸解學生赴外生活情形。本研究以滾雪球法選定5年內曾以臺師大體育學系之名義到日本參與赴外交換學生計畫之學生4名,以文獻分析法與半結構訪談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體育學系學生的主要壓力,主要是經濟條件不佳與語言障礙所造成。在因應策略方面,對經濟壓力學生則以擬定計畫、尋求資訊、尋求社會支持、增加努力方式來解決。語言能力不足所引起之壓力則以積極 (正向) 之態度,尋求社會支持、尋求資訊、增加努力、解決問題為主要之因應策略。 關鍵詞: 交換學生、跨文化適應壓力、因應策略、體育系、日本
  • Item
    籃球裁判誤判心理因素與因應策略
    (2016) 何孟家; Ho, Meng-Chia
    在一場籃球比賽中,籃球裁判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整場比賽誤判出現的次數也關係著比賽的精采度,而研究者本身也擔任裁判的工作,也曾經歷過誤判的情況,想藉由研究來了解裁判誤判的心理因素及因應策略,但由於量化研究無法呈現裁判在比賽誤判時的心境和複雜現象的想法,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方式,以期深入探討籃球裁判誤判的心理因素及因應策略。研究對象為六位具有A級和國際籃球裁判證之裁判,藉由半結構式訪談,訪談時間為30分鐘,並利用紮根理論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裁判誤判的種類有:「規則引用錯誤」、「不應宣判而宣判」、「應宣判而未宣判」、「裁判間意見或觀念不一致」。在誤判的心理因素上有:「比賽的壓力」、「過度自信」以及「倦怠感」。在因應策略上分別就三個因素,各有兩個作法:在比賽壓力的因應策略為「夥伴間的溝通」、「多與教練或球員溝通」,在過度自信的因應策略為「影帶討論」、「熟悉比賽狀況」,在倦怠感的因應策略為「心理技能訓練」、「適當安排執法場次」。本研究結論指出籃球裁判在誤判時的心理狀態,藉由其因應策略來降低誤判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