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大專甲組運動員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依附風格與自主動機對運動員主動行為之預測
    (2021) 游惠渝; Yu, Hui-Yu
    主動行為已被發現可為個體與組織帶來益處, 而在大專階段 主動行為的展現與否是影響運動員運動表現與生涯發展的重要關鍵 。本研究 目的為 了解大專甲組運動員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教練 選手依附風格與自主動機對運動員主動行為之預測情形、自主動機的中介效果以及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 對 自主動機在教練 選手依附風格預測主動行為中介效果之調節情形。本研究 招募 臺灣 兩所 北部 大學之大專甲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 19.72 1.42歲,平均參與專項 9.58 2.79 年 。本研究 使用運動員主動行為量表、知覺教練賦權動機量表、教練 選手依附量表與運動參與量表進行施測,共回收214 份問卷, 回收率 87% 研究結果發現 一、運動員主動行為與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和自主動機呈正相關,與教練 -選手逃避依附和教練 -選手焦慮依附呈負相關;教練 -選手逃避依附與自主動機間無顯著相關;二、自主動機可部分中介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預測運動員主動行為、完全中介教練 -選手焦慮依附預測運動員主動行為; 三、 在知覺高賦權動機氣候環境下, 自主動機在教練 -選手焦慮依附預測運動員主動行為之中介效果會受到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之調節。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教練創造賦權動機氣候之環境, 可促進大專甲組運動員之自主動機與主動行為。
  • Item
    高中女子排球選手知覺教練交易領導、轉型領導與選手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
    (2011) 葛晶珮; Ko, Ching-Pei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排球教練交易領導、轉型領導行為及選手運動動機之情形,以參加99學年度排球聯賽高中女子排球選手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普查,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508份,根據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中女子排球選手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程度高低依序為:「例外管理」、「激勵鼓舞」、「智能啟發」、「個別關懷」、「建立願景」、「魅力影響」、「後效酬賞」。 二、高中女子排球選手之運動動機型態高低依序為:「內在動機」、「認同調節」、「內射調節」、「無動機」、「外在調節」。 三、競賽水準較高的選手比競賽水準較低的選手知覺到較多「後效酬賞」、「建立願景」的教練領導行為,以及較高的「無動機」和「外在動機」認知。 四、競賽水準較低的選手比競賽水準較高的選手在知覺到較多「魅力影響」的教練領導行為,以及較高的「內在動機」認知。 五、訓練次數較多的選手比訓練次數較少者知覺到較多「後效酬賞」的教練領導行為,以及較高的「無動機」和「外在動機」認知。 六、訓練次數較少的選手比訓練次數較少者知覺到較多「魅力影響」、「激勵鼓舞」、「啟發才智」的教練領導行為,以及較高的「內在動機」認知。 七、球齡5年以上的選手比不滿3年的選手知覺到較多「後效酬賞」、「建立願景」的教練領導行為,以及較高的「無動機」、「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以及「內在動機」認知。 八、經典型相關分析後,顯示「個別關懷」領導行為與選手「無動機」有典型相關存在,「例外管理」領導行為與選手「外在調節」動機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
  • Item
    教師回饋知覺、目標導向與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之關聯
    (2007) 林俊賢; Chun-hsien Lin
    教師回饋知覺、目標導向 與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之關聯 日期:2007年6月 研 究 生:林俊賢 指導教授:卓俊伶 摘要 體育課重要的功能就是為終身體育活動做準備,瞭解青少年涉入體育活動如何維持,就須知動機的機轉和改善的問題,才能提昇動機和活動品質。本研究依據Deci and Ryan (1985, 1991) 認知評量理論、自我決定理論為基礎,探討教師回饋知覺及目標取向與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之間關聯性。研究對象為國民中學八年級學生共105人,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研究工具包括 1.教師回饋知覺量表、2.目標導向量表、3.體育課動機形態量表。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教師回饋知覺和體育課參與動機之間的相關,目標取向和體育課參與動機之間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一、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與教師回饋知覺,其動機分量: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認同調節、射入調節)與正面一般性回饋、正面特殊性回饋及表現獲知的知覺呈正向關聯。二、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與目標取向,參與動機型態以內在動機與工作取向呈現較高的正向關係,參與動機型態以外在動機(認同調節、射入調節)與目標取向呈現的正向關係。換言之,學生對於參與動機型態越趨向內在動機時,對於教師回饋知覺接受程度也相對提高,對高程度目標取向亦是如此。 關鍵詞:自我決定理論、教師回饋知覺、目標取向、參與動機
  • Item
    女子籃球選手隊友關係對退出意圖之預測:無動機中介效果
    (2015) 劉嘉瑋; Liu﹐ Jia-Wei
    目的:在競技運動中,選手為了能夠創造佳績往往需要日積月累的從事訓練,因此動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Ullrich-French與Smith (2006) 的研究中指出擁有正向的隊友關係品質與青年足球運動中的樂趣和自我決定動機有正相關。而近年也有研究結果發現,在運動情境中擁有正向同儕關係的會有較高的勝任感進而提昇參與運動的程度 (Cox& Ullrich-French, 2010)。有鑑於運動同儕關係在運動參與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將進一步檢視女子籃球選手隊友關係對無動機和退出意圖之間的預測情形。方法:本研究參與者為國內WSBL籃球選手,共54名。平均年齡為23.3歲。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經參與者同意後,請選手填寫運動同儕關係量表、無動機量表和退出意圖量表。結果:本研究的發現如下:(1)正向同儕關係可以顯著的預測無動機(2)正向同儕關係可以顯著的預測退出意圖(3)正向同儕關係可以透過負向預測無動機進而預測退出意圖(4)負向同儕關係可以顯著的預測無動機(5)負向同儕關係可以顯著的預測退出意圖(6)負向同儕關係透過無動機進而預測退出意圖(7)無動機可以顯著的預測退出意圖,無動機完全扮演中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