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小男童立定跳遠之生物力學分析
    (2009) 張武進; Wu-Chin Chang
    目的:探討國小高年級男童之「高表現立定跳遠組」與「一般表現立定跳遠組」其立定跳遠各分期動作表現之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是否有差異,探究影響立定跳遠動作表現的因素為何。方法:以16名國小五年級男童為施測對象,分為「高表現立定跳遠組」8名及「一般表現立定跳遠組」8名共兩組。並以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MX-13+高速影像擷取攝影機(250Hz)及Kistler三維測力板(1250Hz),蒐集立定跳遠動作過程中的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所得結果採用無母數統計方法之曼-惠特尼U考驗(Mann - Whitney U test),進行「高表現組」與「一般表現組」兩組立定跳遠動作各項參數的差異檢定。結果:一、立定跳遠跳躍距離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p<.05)。二、下蹲擺臂期之重心高度變化量兩組有顯著差異(p<.05)。三、蹬伸起跳期與飛行著地期之重心水平位移變化量兩組有顯著差異(p<.05)。四、起跳瞬間重心水平速度與移動合速度兩組有顯著差異(p<.05)。五、蹬伸起跳期之重心、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及膝關節最大合速度兩組有顯著差異(p<.05)。六、蹬伸起跳期之水平衝量兩組有顯著差異(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