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7

:::

起源與展望

緣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國內師範教育的先驅,更是教育研究的重鎮。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耕耘,不只培育中學的優秀師資,也造就國內外諸多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臺灣師大教育學系的課程與教學學群更有悠久歷史、豐富的師資與研究資源,已培育無數「課程與教學」專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專業人才。過去這些人才與教育系本身在國內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中,不僅扮演推手與實踐者的角色,更是理念引導與批判意識催化的改革者。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與提昇全球學術發展的競爭力,本校自九十六學年度起推動「一系多所」方案。教育學系為配合此發展方向,乃在組織結構上進行有效的整合與重組。因此課程與教學學群乃申請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並於民國九十九年正式招生,下設碩士班及博士班。期許透過設所,整合與深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能量,並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

展望

        本所著重以下發展方向與重點:

(一) 深究課程與教學基礎理論:
       本所將深化與整合課程與教學之基礎理論,並連結重要理論與本土議題,以厚植並發展建構本土理論。本所亦將進行國內外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瞭解國際課程改革動態,藉由比較、分析與自我批判,不斷開創研究新知。   
(二) 多元化與創新化方法論課程:
       本所除分別開設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入門與進階課程,並針對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性質開設新興研究方法課程,以培養學生多元的研究能力。

(三) 關注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本所尤其積極關注本土化的教育研究,強調社會變遷之下,課程與教學的新興議題研究。本所亦持續發展整合型研究計畫,以統整本所與外校研究人才,共同探究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四) 實務精進與教師專業發展:
       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本所將持續開設相關的碩士專班,以精進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實務,加強師資培訓與進修的專業化與優質化。

(五) 推展國際學術交流與跨國研究合作:
       除了本所教師目前正在進行的國際研究專案,本所亦將藉由姊妹校與其他國內外大學與研究中心,繼續擴展國際合作的研究網絡。同時,將陸續與國內外著名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交換學生或講學,並與國外學校合作開課,共同指導學生,逐步推向雙聯學制。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以自我調整學習方案提升大學生英文口語溝通意願之行動研究
    (2022) 吳伯軒; Wu, Po-Hsuan
    本研究採用自我調整學習模式(Self-regulated Learning Model),設計教學方案。透過本方案的設計,本研究希望提升大學生的英文口語溝通意願,並藉此了解學生對本課程方案的意見與學習歷程。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時程約為四個月,以本國籍大學生(共5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量化工具使用英文口語溝通意願量表進行前測與後測,並且以無母數統計法進行研究結果的分析,以評估參與者的英文口語溝通意願變化。實施本課程方案的期間,亦針對所有課程蒐集影音紀錄、學習單、課程回饋單、研究者教學札記、課後訪談紀錄等作為質性資料,以了解參與者的學習情形以及對上課內容的意見與想法。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的英文口語溝通意願上有顯著的進步,在英文口語溝通焦慮感上則沒有顯著改變,在自我感知的口語溝通能力上則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從深度訪談以及參與者回饋中也發現,參與者對於自我調整學習模式運用於口語溝通教學大多持正面看法;也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模式除了能提升口語溝通意願外,更能對於英文口語溝通能力有正向的影響。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亦在最後提出相關討論與建議,以提供英語教學者以及後續研究者在進行英文口語溝通能力教學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一所偏鄉小學推動食農教育之課程領導行動研究
    (2021) 鍾尚峯; Zhong, Shang-Feng
    本研究以臺中市偏遠國小為對象,旨在探討太陽國小課程領導者推動食農教育之課程領導,透過行動研究將以探討食農教育之課程領導理念與具體作為、所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具體成效等,並運用文獻整理、訪談、觀察等方式輔助,最後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歸納並提出結論。本研究結論如下:一、理念與具體作為方面 (一) 校長對食農教育之理念:營造學習環境,藉由食農教育課程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二) 課程領導理念:由行政主導轉變成親師生共同參與;增權賦能由下而上推動;行政支持並鼓勵教師進行食農專業進修;積極爭取校內外資源提高親師生課程參與程度。 (三) 課程領導實際作為:透過會議引領親師生共同發展食農教育目標;藉由平等對話與領導權力下方帶動親師生參與課程;提供教師專業進修和行政支持以利發展食農課程;撰寫計畫爭取經費並營造有利於課程實施之學習環境。 二、問題及解決策略方面 (一) 課程領導及親師生專業知能不足,用對話及進修解決問題解決。 (二) 領導及授課時間不足問題,利用妥善規劃解決問題。 (三) 親師參與態度程度不積極,藉由積極宣導實作解決問題。 (四) 偏遠學校資源不足,透過計畫及校內外資源挹助解決問題。 三、具體成效方面 (一) 行政及教師專業知能成長之具體成效:推動社群顯著提升教師課程設計的意願及信心研究者發現;增權賦能與行政支持顯著提升教師食農專業能力及教學熱忱;平等對話顯著提升教師專業分享的質與量。 (二) 學生學習成果之具體成效:透過會議及活動增能以提高學生對食農教育的興趣;透過行政支援以增加學生對於食農學習的自信程度。綜合以上結論,研究者對課程領導之建議:成立專業發展策略聯盟使其具備課程領導知能、規劃多元食農教育活動以提升學生對食農的興趣、掌握學校與社區間的平衡狀態、善用正式與非正式組織並精簡行政及善用管道充實設備主動爭取食農教育資源;對縣市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持續與各項團體合作、補助偏遠小學經費以推展食農教育、辦理產出型課程設計研習、考量小校編制並整合相關教育政策、定期辦理食農教育種子教師培訓、提供偏鄉學校發展食農預算經費。關鍵字:偏遠國民小學、課程領導、食農教育、行動研究
  • Item
    運用輕小說進行文學圈討論以提升八年級學生樂觀解釋型態之行動研究
    (2021) 林玟辰; Lin, Wen-Chen
    本研究採樂觀解釋型態(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觀點,運用輕小說作為教學材料,設計以文學圈作為討論模式的教學方案。透過本方案的設計,本研究希望瞭解學生在樂觀解釋型態上的改變情形,並藉此了解輕小說閱讀教學的教學歷程。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時程為五個月,共計17週,以八年級的學生(共24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量化工具使用中學生解釋型態量表進行前測與後測,並以相依樣本t檢定進行統計分析,以評估學生的樂觀解釋型態變化。實施課程方案的期間,亦針對所有課程蒐集課堂影音紀錄、學習文件、課程回饋單、研究者教學省思札記、課後訪談記錄等作為質性資料,以了解學生對於上課內容的意見與感想。研究結果顯示,在學生的樂觀解釋型態變化情形上,學生面對正向事件的解釋型態沒有顯著提升,面對負向事件的解釋型態則有顯著提升。在各分量表的後測結果上,「正向事件個別性」、「負向事件永久普遍性」有顯著的進步;「正向事件永久普遍性」、「負向事件個別性」則無顯著進步。學生對於輕小說閱讀討論課程實施的歷程、難易程度、閱讀討論和樂觀學習各向度的收穫等方面,皆給予中上程度的評價。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亦在最後提出相關討論與建議,作為教育人員及後續研究者在進行輕小說文學圈情意教學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以「說」帶「寫」之議論文寫作教學行動研究-以八年級國文科為例
    (2016) 丁秀妃; Ting, Hsiu-Fei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法,探討以「說」帶「寫」的議論文寫作方案,在八年級國文課進行寫作教學的活動。研究者以八年級國文科教材為媒介,於課堂中引導學生建構議論文寫作的歷程性活動,以幫助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上有所進步並提升寫作能力。 為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包括:學生課堂練習的學習單、作業、作文、學生課後回饋紀錄,以及研究者自己的省思札記、課堂觀察紀錄、與學生個別訪談、諍友會談紀錄,來檢視學生議論文寫作上的改變情況,以及學生對於課堂引導過程的表現情形。 經過四個多月共五篇課文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教學後顯示:透過「以說帶寫」幫助學生主動建構議論文的知識;課堂教材、說話與寫作緊密結合;透過「以說帶寫」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能力與思考能力;透過學習單的練習與建構,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以便後續教學修正與實施之依據,同時作為未來在國文科、其他議論文類型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參考。
  • Item
    建構以食安議題為核心之國小媒體素養課程方案─以食品添加物為例
    (2017) 潘香汝; Pan, Hsiang-Ju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食安議題發展成媒體素養課程,融於國民小學健體領域,並探討學生的媒體素養表現,及實施過程對教師教學專業知能的影響。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之桃園公立小學六年級班級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共30位學生,進行為期十周,共計25堂的行動研究。課程一共進行兩階段,研究者根據第一次課程進行的結果,將問題修正,重新設計及實施。教學主題依據學生興趣,聚焦食安五大議題中的「食品添加物」。本研究採用參與觀察、訪談、研究者省思日誌與文件分析,歸納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認為採課程生態實踐模式發展融入式媒體素養課程為佳,課程發展從分析、情意覺察進而動手實作,三面向逐層遞進可提升學童媒體素養。 二、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切合時事及學生興趣,在主題、新聞文本選擇、輔助資料的選取上,以學童平時易懂、常接觸的媒體資料為主軸。 三、教學策略應從解析新聞開始,邀請相關人士現場論述新聞,比較報導文本,進一步編輯仿作與拍攝體驗,提升學生理解訊息產製與權力的關係。 四、經過行動研究不斷反省、修正的過程,研究者同時獲得媒體素養課程發展與食安議題的專業成長,拉近理論與實務的差距。   最後,本研究針對行動研究過程中遭遇之問題提出建議,期能提供日後從事媒體素養教育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