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7

:::

起源與展望

緣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國內師範教育的先驅,更是教育研究的重鎮。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耕耘,不只培育中學的優秀師資,也造就國內外諸多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臺灣師大教育學系的課程與教學學群更有悠久歷史、豐富的師資與研究資源,已培育無數「課程與教學」專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專業人才。過去這些人才與教育系本身在國內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中,不僅扮演推手與實踐者的角色,更是理念引導與批判意識催化的改革者。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與提昇全球學術發展的競爭力,本校自九十六學年度起推動「一系多所」方案。教育學系為配合此發展方向,乃在組織結構上進行有效的整合與重組。因此課程與教學學群乃申請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並於民國九十九年正式招生,下設碩士班及博士班。期許透過設所,整合與深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能量,並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

展望

        本所著重以下發展方向與重點:

(一) 深究課程與教學基礎理論:
       本所將深化與整合課程與教學之基礎理論,並連結重要理論與本土議題,以厚植並發展建構本土理論。本所亦將進行國內外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瞭解國際課程改革動態,藉由比較、分析與自我批判,不斷開創研究新知。   
(二) 多元化與創新化方法論課程:
       本所除分別開設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入門與進階課程,並針對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性質開設新興研究方法課程,以培養學生多元的研究能力。

(三) 關注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本所尤其積極關注本土化的教育研究,強調社會變遷之下,課程與教學的新興議題研究。本所亦持續發展整合型研究計畫,以統整本所與外校研究人才,共同探究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四) 實務精進與教師專業發展:
       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本所將持續開設相關的碩士專班,以精進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實務,加強師資培訓與進修的專業化與優質化。

(五) 推展國際學術交流與跨國研究合作:
       除了本所教師目前正在進行的國際研究專案,本所亦將藉由姊妹校與其他國內外大學與研究中心,繼續擴展國際合作的研究網絡。同時,將陸續與國內外著名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交換學生或講學,並與國外學校合作開課,共同指導學生,逐步推向雙聯學制。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一位國小教師的課程意識與國語文教學實踐之旅
    (2020) 魏俊陽; Wei, Chun-Yang
    本研究旨在探究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轉化歷程及兩者之關係,並探究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採用敘事探究,透過半結構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蒐集資料。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歷程依時間軸之順序為師專時期、初任教師時期、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及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 二、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課程本質的認識從教科書即文本轉化至從個人擅長學科語文出發,再轉化至低年級學生角度學習思考,最後為全語文教學;在學科知識的掌握上從教學即技術轉化至聚焦學科本質,調整教學策略,再轉化至從音樂教學啟發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教學;在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及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從教師中心轉化至逐漸轉向學生中心思考,再轉化至因Montessori教學模組影響以學生為中心,最後為因Maslow需求層次影響以學生為中心;在和外界溝通之心智思考與個人實踐行動之批判思考歷程從無轉化至環境敏覺力,再轉化至環境調適度提升,最後為班級活動結合行政政策延伸教學。 三、溫美玉老師教學實踐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實施型態,從傳統講述教學轉化至小組討論,再轉化至音樂教學融入語文教學,最後為單元主題教學;在課程內容,從第一、二階段均為教科書中心,再轉化至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主題式、跨單元;在實施策略,從無轉化至故事教學及提問,再轉化至故事教學、提問及Montessori教學模組,最後為結合班級經營與鷹架運用;在情境感知上,從無轉化至單一到多元,再轉化至結合學校生活情境,最後為結合生活情境與師生平等信任;在教學評量上,從無轉化至紙本到評量,再轉化至最後兩階段均為多元評量;在教學資源,從無轉化至自我精進師專進,再轉化到繪本及圖書館資源。最後為影片、繪本、小說及輔具。 四、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關係,自初任教師後期產生交融,而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兩者交融出跨領域教學之區塊;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兩者交融區塊最多,尤其以學生為中心之課程與教學之思考最為一致。 五、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為引領老師們進行一場由下而上的體制內溫柔教育改革,藉由紀錄與分享個別的教學案例,激發更多教學創意及提升老師自我專業感知,讓參與的老師藉由網路社群分享,進而實踐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形成自發、互動、共好的自主學習樣貌。也是目前全臺超過十萬人參與最大的教育學習網路社群。 本研究最後提出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互為共構的課室風景、教師自我精進成長改善教學成效、教師社群的形塑與共好及在職進修的助力與師培課程的重要他人之建議,期盼能為我國的108課綱之課程與教學提供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