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

發展沿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995年成立「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成立博士班,致力於培育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師資及研究人才。2006年成立「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招收華外語國際生,致力於培養具有流利華語文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之外籍華語人才。2006年成立「應用華語文學系」學士班,復於2012年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整併成立碩士班,招收本國籍學生及僑生,致力於培養全方位的華語文應用人才,以及海外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研究人才。2012年「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合併為具博士班、碩士班與學士班學制之「華語文教學系」。2017年「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進一步整併。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包含兩個學士班組(「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及「應用華語文學組」)、碩士班、博士班、以及數個學程與專班(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兒童雙語教育學分學程、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宗旨

        華語文教學系之教育宗旨在於因應當前東風西漸、華語全球化之趨勢,培養各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能通曉並傳播海內外華人的語言與文化,藉此厚植華語文化實力、促進東西方交流、進而確保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

特色與願景

        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與臺師大歷史悠久的國語教學中心及僑生先修部構成中華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規模最大最完備、且學理與實務兼具的華語文專業人才培育重鎮。師資包含語言學、語言教學、教育心理、認知科學、教育科技、華人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學生涵蓋本地生、僑生、外籍生,來自全球各地,具多元背景。師生共構成一個真正生態多樣的學習環境。未來「華語文教學系」將積極與本校翻譯、國際人力資源與管理相關系所合作,強化學生跨語言跨文化素養與行政管理的能力。「華語文教學系」也將強化與國外學校合作,發展符合當代學習趨勢、有實證依據的華語教學方法,建立有特色的華語教學與僑教品牌。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字本位教材認讀與書寫成效研究
    (2018) 戴宇核; Tai, Yu-Ho
    近年來,華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愈來愈受到重視,不同的教學法與教學策略成為炙手可熱的研究議題,如何從初級開始培養學習者漢字之認讀與書寫能力,更是教師與研究者頗費思量的課題。 研究者以序列位置效果理論為基礎,導入漢字輸入與輸出途徑之模型,設計了兩種漢字教學策略──「讀音優先教學策略」與「書寫優先教學策略」。正因過去研究中未見探究漢字形音義教學時,應該先行「讀音」輸入亦或是先行「書寫」輸入,對於漢字的認讀或書寫能力能起到較大的助益,研究者隨將上述兩種於字本位模式框架下發展出的教學策略與傳統詞本位模式之教學方法導入研究設計,進行教學實徵研究。 本研究之實驗以菲律賓基督教靈惠學院177位八年級華裔與非華裔之初級華語學習者為對象,進行了教學與施測,統計分析了測驗數據後得到如下三個結論: 一、接受字本位教學模式的學習者,其漢字認讀與書寫能力之提升幅度皆大於詞本位教學模式的學習者。 二、施測結果與序列位置效果之初始效應理論相符,即「讀音優先組」之漢字認讀能力顯著優於其他組別;「書寫優先組」之漢字書寫能力顯著優於其他組別。 三、整體而言,菲律賓華裔學習者的漢字認讀與書寫能力顯著高於菲律賓裔學習者。 本研究成果能作為華語教師及研究人員於漢字實務教學上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