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

發展沿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995年成立「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成立博士班,致力於培育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師資及研究人才。2006年成立「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招收華外語國際生,致力於培養具有流利華語文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之外籍華語人才。2006年成立「應用華語文學系」學士班,復於2012年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整併成立碩士班,招收本國籍學生及僑生,致力於培養全方位的華語文應用人才,以及海外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研究人才。2012年「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合併為具博士班、碩士班與學士班學制之「華語文教學系」。2017年「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進一步整併。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包含兩個學士班組(「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及「應用華語文學組」)、碩士班、博士班、以及數個學程與專班(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兒童雙語教育學分學程、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宗旨

        華語文教學系之教育宗旨在於因應當前東風西漸、華語全球化之趨勢,培養各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能通曉並傳播海內外華人的語言與文化,藉此厚植華語文化實力、促進東西方交流、進而確保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

特色與願景

        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與臺師大歷史悠久的國語教學中心及僑生先修部構成中華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規模最大最完備、且學理與實務兼具的華語文專業人才培育重鎮。師資包含語言學、語言教學、教育心理、認知科學、教育科技、華人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學生涵蓋本地生、僑生、外籍生,來自全球各地,具多元背景。師生共構成一個真正生態多樣的學習環境。未來「華語文教學系」將積極與本校翻譯、國際人力資源與管理相關系所合作,強化學生跨語言跨文化素養與行政管理的能力。「華語文教學系」也將強化與國外學校合作,發展符合當代學習趨勢、有實證依據的華語教學方法,建立有特色的華語教學與僑教品牌。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華語兩性會話開端之語用策略研究
    (2023) 張家寧; Chang, Chia-Ning
    「萬事起頭難」,會話開端作為人際溝通的重要一環,正是華語學習者需要培養的能力。多數學習者不擅與母語者交談,成為他們融入華人社會的一大困難(Light, 1987),同時會話的語言形式又受到溝通雙方的性別影響(Coates, 1993),某種程度就像是跨文化交流,因而增加溝通時的難度。本研究遂透過問卷先調查學習者的會話學習需求,另以角色扮演法蒐集華語母語者的口語語料,從會話開端的三個面向對比男女日常會話的異同之處,包含如何開啟會話、選用的話題類型以及為了延續會話採取的語用策略,並輔以訪談探究兩性策略選擇的背後動機。研究結果顯示,面向陌生異性時,男性傾向使用積極禮貌策略來開啟會話,如表示敬意或是連結關係來建立正面的公共形象,在話題選擇上,男性多使用與聽話者有關的聽者類來探查對方的需要,以期有效找到共同主題,達到傳遞資訊之目的。於延續話題面,多數男性傾向採取探討事實的提問方式。女性開啟會話的方式較不固定,她們會視不同的溝通對象對於面子的需求來選擇採用積極禮貌策略或是消極禮貌策略。雖然女性同樣傾向選用聽者類話題,與男性不同的是,她們的動機在於促進情感交流,因此會鼓勵對方多分享且揭露自我的意願也較高。為將話題持續發展下去,多數女性傾向使用延續故事邀請對方多補充細節。本文綜合上述研究發現和學習者需求調查結果後提出教學建議,於華語教案之中加入語用學的概念應用,希冀培養學習者於真實情境下的會話能力,協助他們面對不同性別的華語母語者時,都能夠表現有禮、提問順暢及回應適當,順利與對方開展一段自在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