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單次認知要求運動對工作記憶之影響
    (2023) 謝知辰; Hsieh, Chih-Chen
    目的:工作記憶是指牢記並處理不具感知力訊息的能力,對任務相關的訊息進行主動維持和操弄。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單次性運動有助於提升工作記憶,且高認知需求的身體活動被認為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認知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單次性認知要求運動對成年人工作記憶和神經電生理機制之影響。方法:本研究招募 31 位成年男性(平均年齡 23.55 ± 2.19 歲),採用組內設計隨機次序平衡使每位參與者皆進行三種情境 20 分鐘的介入,分別為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HE)、低認知要求運動情境(LE)、控制情境(AC)。在運動情境中,參與者需根據不同認知要求的規則踩踏燈號進行 20 分鐘中高強度間歇運動(運動一分鐘,休息一分鐘)。在三種情境介入前後皆進行 工作記憶 2-back 測驗和簡單反應時間測驗(SRT),並同時使用腦電圖紀錄 P3 成分的變化。結果:行為表現的部分,在2-back測驗中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反應時間改變量顯著優於控制情境(p = .015),但低認知要求運動情境與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和控制情境皆無差異,而三情境間 SRT 測驗表現亦無差異。腦電圖的部分,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的 P3 潛時改變量顯著大於控制情境(p = .002),然而三情境間 P3 振幅並無差異。結論:運動中加入與工作記憶測試有關的認知要求,能夠使工作記憶表現及神經處理速度有更好的促進效果,但未在 SRT 測驗中看到效果,提供了認知要求特定性的重要證據。
  • Item
    不同認知模式訓練對高齡者工作記憶之影響-以桌上遊戲為例
    (2019) 劉蕙翎; Liu, Hui-Ling
    高齡者進入老化後認知功能會開始衰退,尤其以記憶和工作記憶之能力會急速下降。臺灣於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要如何維持高齡者認知功能的運作,甚至改善認知功能之衰退成為重大議題。本研究欲探討桌上遊戲作為工作記憶訓練的介入,對於工作記憶簡單及複雜廣度作業之表現,以及不同認知模式的訓練,對工作記憶作業之影響。計畫經篩選後有41位高齡者以團體分派至實驗二組及控制組,實驗其中一組以直覺反應類型桌上遊戲為介入,共16人;另一組以理性分析類型桌上遊戲進行介入,共15人。而控制組亦招募10人,僅以維持其原本生活型態為主。所有成員將於介入前後接受認知測驗,包括數字順背廣度、數字逆背廣度、N項作業任務與數值史楚普作業。測驗後資料以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進行檢定,以瞭解實驗組二組與控制組之差異,比較不同認知訓練模式之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高齡者在接受直覺反應桌上遊戲的訓練後,後測表現有顯著進步。直覺反應組在工作記憶簡單即複雜廣度作業的表現較理性思考佳,而理性思考組可能因年紀顯著大於直覺反應組,由於老化帶來之影響而無法彰顯成效。
  • Item
    中高齡者運動行為與工作記憶之研究
    (2018) 曾婉玲; Tseng, Wan-Ling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失智海嘯衝擊,如何維持認知功能是一重要議題。研究指出,認知功能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衰退,其中工作記憶是受老化影響最大的能力之一。過去研究指出,運動可以改變大腦結構,進而對認知功能有顯著正向影響。然而,運動的項目、頻率、持續時間與強度,對小腦神經細胞與突觸之連結,及大腦認知功能呈現出選擇性的效益。研究目的為探討中高齡者運動行為與工作記憶的現況,分析背景變項與二個變項之間的差異,並探討變項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方法採便利抽樣法,抽取居住在大臺北地區187位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調查其運動行為,並施以N-back任務、數值史楚普效應測驗工具來測量工作記憶表現。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集群分析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從業身分會影響運動項目之參與程度,而年齡、教育程度、從業身分、職業身分、慢性病會影響工作記憶表現。再以集群分析,將運動項目分為三群組,發現「短時高強度快走組」及「長時高強度運動組」其工作記憶表現較「短時低強度走路組」好。建議中高齡者應從事高強度以上之運動,並選擇具有運動效益之參與型態,如騎單車、球類、體適能運動,以減緩認知老化的速度,來提升晚年的生活品質。
  • Item
    不同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體適能與心智功能之比較研究
    (2010) 歐恬維; OU TIAN WEI
      目的: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方法,比較不同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體適能與心智功能之差異。方法:本研究共招募60位年齡65~75歲健康且活動能力與心智功能無障礙的老年女性,依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 PASE) 得分,分成低身體活動量(≦84.71分)、中身體活動量(84.72~125.68分)及高身體活動量(>125.68分)等三組,每組各20人。所有受試者皆進行體適能、簡易老年憂鬱量表與曾氏工作記憶量表檢測。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相關考驗,顯著水準設為p< .05。結果:(1)高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其敏捷/動態平衡與心肺適能表現,顯著優於低身體活動量組 (p< .05) ;(2)不同身體活動量組的憂鬱傾向與工作記憶力皆無顯著之差異;(3)老年女性身體活動量與下肢柔軟度、敏捷/動態平衡、上肢肌力與心肺適能表現呈顯著正相關 (p< .05) ;(4)老年女性憂鬱傾向與功能性體適能相關參數間無顯著相關;(5)老年女性工作記憶力與肩膀柔軟度、下肢肌力及心肺適能呈顯著正相關 (p< .05) 。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顯著擁有較佳的敏捷/動態平衡與心肺適能;雖然不同身體活動量老年女性之憂鬱傾向與工作記憶力皆無顯著差異,但高身體活動量者在憂鬱傾向與工作記憶表現有較佳之趨勢。
  • Item
    中等強度急性健身運動對ADHD兒童作業轉換之影響
    (2015) 洪巧菱; Hung, Chiao-Ling
    本系列研究主要目的為了解急性健身運動對ADHD執行作業轉換之影響。研究一比較ADHD與健康對照組兒童作業轉換之差異。20位ADHD及20位配對健康對照組執行作業轉換並記錄腦波。結果顯示ADHD相較於對照組有較長之RT及較低正確率,尤其是混合試做情境。ERP部分ADHD在整體轉換效應則顯示較小P300振幅及較長之潛伏時間。研究二進一步檢驗急性健身運動對ADHD兒童執行作業轉換之影響。實驗設計採組內平衡消去法,34位ADHD兒童分次完成30分鐘跑步機快走,及控制 (影片觀賞) 兩階段。結果顯示相較於控制情境,30分鐘急性運動後ADHD兒童有較小的整體轉換成本RT,運動後混合情境比起單一情境有較大之P300振幅,控制階段則未觀察到此差異。本研究發現指出一次性中等強度急性運動對ADHD兒童的工作記憶面向可能有正向助益,尤其是需要大量執行控制之作業。此研究結果擴展了過去的研究發現,支持一次性運動促進ADHD兒童與作業轉換有關之執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