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
    (2007) 陳永安; Yung-An Chen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之個人背景變項,消費者行為及休閒效益之特徵,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消費者行為及休閒效益有無顯著差異,消費者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相關情形。於2007年4月20日至5月22日施測760份,回收625份,有效樣本594份,有效問卷率達78.2%。主要發現: 一、不同性別之圍棋參與者對「消費習慣」、「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購後行為」均達顯著水準,顯示女性有較大消費成長空間,建議擬定針對女性訴求之圍棋推廣策略。 二、不同圍棋學習管道之圍棋參與者對「消費習慣—消費場地」、「消費時段」、「消費頻率」、「消費時間」、「消費金額」及「消費涉入—其他休閒活動之大眾媒體類、個人嗜好類」均達到顯著水準。 三、不同圍棋棋齡圍棋消費者對「消費場地」、「消費時段」、「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消費金額」達到顯著水準。 四、不同棋力圍棋參與者對「消費場地」、「消費時段」、「消費頻率」、「消費時間」及「消費金額」、「消費涉入」均達到顯著差異。 五、不同圍棋棋齡之圍棋參與者對「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教育效益」、「自我實現效益」及「整體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水準。 六、不同圍棋棋力之圍棋參與者對「心理效益」、「社交效益」、「教育效益」、「自我實現效益」及「整體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水準。 七、不同教育程度之圍棋參與者對「心理效益」、「教育效益」、 「自我實現效益」及「整體休閒效益」均達顯著水準。 八、消費者行為(消費涉入、購後行為)與休閒效益進行相關分析發現,除「消費涉入—曾經購買幾本圍棋書籍」與休閒效益未達顯著相關外,其餘各項均為正相關,並達極顯著水準(p<.001)。 九、消費者行為之「消費頻率」、「消費時間」、「消費金額」、「消費涉入」及「購後行為」與整體休閒效益關係,均呈現「正相關」,且皆達極顯著水準( p<0.001)。
  • Item
    大學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
    (2006) 蕭嘉靖
    大學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為瞭解大學住宿生於課餘在宿舍上網的休閒現況,以及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透過問卷調查法,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4學年度第二學期住宿大學生發放問卷4583份,計回收有效問卷2983份,回收比例達65.1%。 在分析上網行為發現:一、上網頻率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男生較趨向高頻率。二、經常使用的上網時段為晚上10時至凌晨1時,其次是下午6時至晚上10時。三、經常性的上網目的為傳達訊息及瀏覽或查詢資料庫。四、宿舍享有免費上網且自由自在,造成忽略課業及干擾睡眠的問題。 在分析網路休閒效益發現:一、不同的性別在教育、心理效益出現顯著差異。二、不同的年級未出現顯著差異。三、不同的學院在社交、放鬆、教育、心理效益均有顯著差異,科技學院、理學院較高,藝術學院較低。四、僑、外籍生與本國生在社交、放鬆、心理有顯著差異,僑、外籍生較低。五、不同的上網能力在社交、放鬆、教育、心理效益均有顯著差異,以非常熟練較高。六、上網頻率在社交、放鬆、教育、心理效益均有顯著差異,以每天隨時上網較高。 關鍵字:上網行為、休閒效益、宿舍網路、臺師大住宿生
  • Item
    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
    (2013) 連央毅; Yang-I Lien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馬拉松跑者參與動機、休閒效益對於滿意度之影響,並以參與2013年北馬櫻花馬拉松選手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含參與動機量表、休閒效益量表、參賽滿意度量表,以及馬拉松跑者人口統計變項四個部分。研究者是以便利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與調查,預試問卷發放200份,正式施測問卷發放450份,有效問卷為391份,回收率87%。回收資料以SPSS19.0進行資料處理,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方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一般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的結果與結論為:馬拉松的參與者以男性跑者、年齡層以41-50歲者、具有大學(專)教育程度、收入方面在30,001-40,000元、職業以工商服務業者居多;不同年齡、教育程度之馬拉松跑者在參與動機上之社會支持構面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之馬拉松跑者在休閒效益之社交效益構面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參與動機之自我展現、社會支持與休閒效益之心理效益、生理效益等4個變項對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能力。本研究建議馬拉松賽事推展單位應強化跑者的參與動機、休閒效益,注重服務品質與行政效率以提升賽會滿意度,加強志工的召募與運用,重視跑者間口碑傳播的效力,切實掌握馬拉松賽會的整體規劃與核心價值,積極開發各種類型的賽事,進行差異化的特色行銷,以提升國內馬拉松運動的賽事品質,藉由馬拉松運動的推展,帶給跑者更多的休閒效益,政府與民間社團同心協力營造優質的馬拉松運動環境。
  • Item
    觀光吸引力、地方依附、休閒效益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稻埕觀光地區為例
    (2018) 張家齊; Chang, Chia-Chi
    本研究旨在比較台北市大稻埕觀光地區遊客的不同人口背景變項和旅遊特性對觀光吸引力之差異,並探討台北市大稻埕觀光地區遊客的觀光吸引力、地方依附、休閒效益與重遊意願之關聯性。研究對象以台北市大稻埕觀光地區的台灣遊客為主要抽樣對象 (外籍遊客除外) ,採用量化研究方法,透過問卷調查進行研究。正式問卷調查時間於2018年5月11日至5月21日共計11天,總共發放540份問卷,有效回收492份,回收率達91.1%。研究工具包括:一、觀光吸引力量表;二、地方依附量表;三、休閒效益量表;四、重遊意願量表等進行研究。統計方法根據研究目的,分別採用項目分析、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處理。研究結果如下:一、大稻埕遊客以女性為居多、年齡介於20-29歲之間、婚姻狀況以未婚為主要客群、教育程度以大學或專科之學歷最多、職業類別以上班族為居多、月收入10,000元以下的遊客最多、居住地以新北市遊客為最多;二、遊客特性:與朋友同行居多、主要交通工具為捷運、一年到大稻埕次數為一次最多、資訊訊來源為親友介紹為主、花費金額500元以下、停留時間1-2小時、主要旅遊動機為放鬆心情;三、不同人口背景變項對觀光吸引力有部分顯著差異;四、旅遊特性對觀光吸引力有部分顯著差異;五、觀光吸引力對地方依附有顯著正向影響;六、地方依附對休閒效益有顯著正向影響;七、地方依附對重遊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