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急性MICT和LV-HIIT對中老年人執行功能影響 :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2023) 艾競一; Ai, Jing-Yi
    近年來,全球高齡化浪潮來襲,老化已成為現今社會需要重視的課題,伴隨著認知退化與罹患失智症的案例與日俱增,使得如何提升中老年人認知功能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可以改善認知功能和表現。大多數HIIT研究採用"全力以赴 "的可變負荷運動干預,然而這可能不安全,也不能被特定的人 (中高齡或者病患等) 所接受。低量HIIT是為了確定性能、代謝和分子適應更實用的模型,儘管總運動量低,但其效益可以類似于傳統耐力訓練并且產生積極的情緒價值。此外,急性運動誘發乳酸濃度之提升可能與認知表現之增進產生關聯。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急性中等强度連續運動 (MICT)和低量HIIT (LV-HIIT)對中老年人抑制控制之影響。本文採用對抗平衡組内設計,參與者按順序隨機分派至完成30分鐘的急性MICT、19分鐘LV-HIIT或30分鐘非運動干預 (觀看影片) 。當參與者在基線和干預模式後執行Stroop任務時,同時測量神經心理學[即準確率 (ACC) 和反應時間 (RT) ]、神經生理學[即事件相關電位 (ERP) P3和N450振幅]以及血清中乳酸濃度指標。主要結果表明,MICT和LV-HIIT對抑制控制的行爲表現有相似的效益,其中LV-HIIT對神經電激活有特定的内在歷程,次要結果表明,LV-HIIT產生較多的乳酸並令人充滿愉悅感。總而言之,LV-HIIT可能是一種更省時高效率來改善認知健康的方法。
  • Item
    急性同時健身運動對抑制控制之影響:事件關聯電位研究
    (2022) 陳泰睿; Chen, Tai-Rui
    抑制控制係一執行功能成分,為心理健康、學習及工作成就及社會發展的必要能力。統合分析指出,急性健身運動可增進抑制控制,且有氧及阻力健身運動型態皆產生效益。結合兩種運動型態的同時健身運動可以增加生長激素等賀爾蒙反應,且相較於單一型態健身運動,進行同時健身運動對於增進身體適能有更多效益。然尚未有研究探討結合該兩種運動成分之同時健身運動對於抑制控制之效果。本研究結合測量神經電生理指標及生理指標對急性健身運動後效益進行探討,採用事件關聯電位及血乳酸測量,觀察P3振幅及血乳酸的變化,並進一步分析血乳酸是否為急性健身運動與抑制控制變化的中介因子。本研究目的為:一、探討急性同時健身運動對抑制控制之影響。二、探討同時健身運動對於P3振幅之影響。三、探討血乳酸是否為中介因子。本研究招募78位成人,隨機分派至同時健身運動組、有氧健身運動組及閱讀控制組,分別進行同時健身運動、有氧健身運動以及閱讀。並對抑制控制進行前、後測。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抑制控制測驗之反應時間、準確率和P3振幅,以四步驟法進行血乳酸中介分析。結果發現同時健身運動組之抑制控制作業表現優於閱讀控制組,且與有氧健身運動組相同。然三組之P3振幅無顯著差異。中介分析則顯示血乳酸非中介因子。總體而言,進行急性同時健身運動對抑制控制有效益,未來可進一步以同時健身運動之順序是否影響其對抑制控制之效益。
  • Item
    急性多面向健身運動對認知功能之效果:事件關聯電位研究
    (2023) 黃子菀; Huang, Tzu-Yu
    過去研究指出,急性健身運動有助於認知功能,並提及該效益受到運動型態的調節。多面向健身運動乃是將健身運動與其他針對認知功能相關之非藥物介入 (如冥想、音樂、認知訓練等) 結合之型態,其對於認知功能之促進漸在研究中顯現,甚至表明該效益更勝傳統型態之健身運動 (即:有氧健身運動、阻力健身運動)。然而現今相關研究數量仍有限,部分研究亦存在缺乏控制組/情境、參與者較少或運動時間較短等研究設計限制,整體仍待投入發展。有鑑於此,本研究之目的即聚焦此議題進行深究,旨在探討急性多面向健身運動對於認知功能表現之影響,並配合神經生理指標—P3之探討,亦納入有氧健身運動,比較不同型態健身運動之效果,期能拓展領域知識。研究將84名大學生隨機分派至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有氧健身運動組與觀看影片之控制組,分別進行35分鐘之介入,並在介入前、15分鐘後進行叫色測驗結合事件關聯電位之檢測。結果顯示,兩組健身運動介入後於叫色測驗各情境反應時間皆較控制組快,而兩組無差異;P3振幅的變化則僅有氧健身運動後有顯著效果,顯示相較控制組有較大之P3振幅。當前研究支持多面向健身運動對於認知功能行為表現之促進,但或許需要足夠之運動強度才能有效影響P3指標,期待未來研究進一步針對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成和變項之劑量關係進行探討,並結合生理指標等機制之探究,以使相關處方更臻完整。
  • Item
    以事件關聯電位探討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之影響
    (2021) 蕭方慈; Siao, Fang-Cih
    研究顯示健身運動與執行功能之間有正向關聯,而近年發現不同型態的健身運動與健康因子相結合亦對執行功能有正面的影響。此外,在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中發現相較於單一的健身運動,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可能有較佳的效果,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時探討不同成分的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與事件關聯電位之影響。為此,本研究以事件關聯電位角度探討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之影響,並同時量測身體適能。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之方法,總共招募48名健康大學生並分配到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有氧健身運動、柔軟度訓練、阻力健身運動、社交互動以及體適能知能)與太極拳組(伸展、阻力健身運動與社交互動),進行每周100分鐘、為期12週的介入。每位參與者在介入前與介入後皆以叫色測驗、次最大腳踏車測驗、屈膝仰臥起坐與坐姿體前彎等測驗,評估其執行功能、心肺適能、肌肉適能以及柔軟度,並同時記錄腦波資料。以介入前的數據作為共同變量進行控制後,結果發現與太極拳組相比,多面向健身運動組在叫色測驗的所有情境(中性、一致與不一致)之反應時間顯著減少,而在正確率上兩組沒有顯著差異;在事件關聯電位方面,多面向健身運動組與太極拳組之間在P3振幅沒有顯著差異;此外,在心肺適能方面兩組雖無顯著差異,但多面向健身運動組的肌肉適能與柔軟度皆顯著優於太極拳組。這些結果表明,兩組之間的心肺適能與P3振幅雖沒有顯著差異,但多面向健身運動可顯著提升行為表現,意即相較於太極拳組,為期12週的多面向健身運動可以有較佳之肌肉適能、柔軟度與執行功能。因此,本研究結果有利於提供增進年輕族群之身體適能與執行功能方面的運動處方,並鼓勵年輕族群規律的從事多面向健身運動,以提升不同面向的身體適能與認知表現。
  • Item
    以事件關聯電位探討運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童抑制能力的影響
    (2012) 蔡侑蓉; Yu-jung Tsai
    研究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認知功能上 (特別是在抑制能力) 比一般孩童差。然而目前研究證實運動對認知功能有正面影響。目的:探討運動介入是否能改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童的抑制能力,並採用事件關聯電位瞭解大腦活動改變的歷程。方法:實驗參與者為13位ADHD孩童,研究採組內設計,所有實驗參與者需接受三次Go/Nog與Flanker作業,而三次測驗之間皆相隔八週時間,而在第二次測驗後則進行身體活動課程介入,介入完成後再進行第三次測驗。結果:在行為表現方面,運動後介入後Flanker作業的正確率提高、反應時間變異減少,Go/Nogo作業則無顯著效果。在ERP方面,運動介入後,Flanker作業的N2振幅變大、潛伏時間變短;Go/Nogo作業Nogo刺激的P3潛伏時間變長、振幅變小,與抑制能力有關的N2則無顯著效果。結論:運動可能改善抑制能力,但對需要干擾控制能力的效果較明顯,而其中仍然包含歷史、成熟與測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