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有無欄架對跨欄運動員動作表現之影響(2024) 羅正廷; Lo, Cheng-Ting跨欄運動需結合跑步水平速度與良好的跨欄技術,快速跨越欄架抵達終點以取得勝利。跨欄運動員在比賽前的熱身以及在訓練中會以無欄架跨欄進行練習,模擬實際比賽動作,但無欄跨欄練習改變了工作限制,可能造成不同的跨欄動作。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欄架運動員在有無欄架跨欄之動作表現及協調型態之差異。方法:招募八位跨欄運動員,以有、無欄架兩種情境自起起跑線跨五個欄架,每情境兩次。兩台120fps攝影機拍攝第三欄架跨欄步,兩台30fps攝影機拍攝自二至四欄架兩個區間欄間步,Simi Motion擷取跨欄步的關節點三維數據。跨欄步時間分為三期。相依樣本t檢定檢驗跨欄步表現、各肢段關節垂直軸最高點、空中期時間與空中期角度變化量在有無欄架情境間之差異。三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檢驗欄間步距在有無欄架情境兩個區間三步間之差異。最後以角-角圖及主成分分析觀察動作協調差異。結果:無欄架情境於跨欄步速度與時間表現皆顯著優於有欄架情境;有欄架肢段關節直軸最高點多顯著高於無欄架情境;角度變化量攻欄/回收髖與攻欄膝有欄架顯著大於無欄架;跨欄步十個關節角度可縮減至二至三個主成分,解釋變異量皆達79%以上,且在攻欄髖、膝角角圖中觀察第一成分與第二成分動作趨勢的關係;成分分數圖與角角圖亦可觀察到有無欄架整體或兩兩肢段跨欄步過程協調異同。結論:無欄架訓練會導致選手動作無法與實際比賽接軌,建議選手及教練在未來盡量避免無欄架訓練,讓選手在訓練中符合真實比賽情況。Item 奔向尋常之旅的猝睡兔:一位田徑選手的敘說分析(2023) 黃荷雯; Huang, Ho-Wen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一位田徑選手敘說分析自己的經驗歷程,從初次投入田徑訓練到診斷出後,仍不放棄田徑運動。本研究以Maxwell(2013)的質性研究設計為架構,研究文本為個人經驗,將自身經驗歷程分為「日常」、「異常」、「非常」三種過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體會與詮釋,尋常之旅的路徑更加清晰。研究結果為:(一)人生的階段,不單只是一層一層的相關,現在與過去是互相交織而成(二)猝睡兔不斷的迷惘、混淆,最後藉由碩士的學習,撰寫敘說找到自我。(三)人生有無限的可能,遇到困難不要馬上放棄,要保持遊戲人的精神,勇於嘗試。最後也期盼可以藉由這樣的生命故事,可以提供給遇到困境的運動員參考,觸動更多人有說出來的勇氣,並鼓勵人們,即使面對困境也要有著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決心。Item 「態度、執行、成就」敘說一位田徑教練的故事(2011) 張玉誠; Chang Yu Cheng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索對潘瑞根老師的人生心路歷程與不同時期的訓練策略所產生的訓練風格與成果,運用敘說、訪談的方式,來寫出主角的經驗故事,將這種經驗轉換成實用的知識。研究方法主要是透過訪談、參與觀察及蒐集相關資料,從中探討、分析、連結並刻劃出研究對象在不同時期的訓練風格、成果與人生故事。 本研究依據相關的脈絡與事件,分成「困苦童年」「休學生蛻變」「築夢中的西湖田徑」「教育藍圖」「蛹化的成淵高中人生課程」「人生道路上的永遠推手」等方向。經由訪談與實地觀察中得知潘瑞根老師,志在培養全人教育、生命教育、多元教育,並強調每個人對國家社會自己應抱持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最後藉由潘瑞根老師之生命故事,刻畫描述出人生或田徑教練路上的每一步腳印,在苦行與修行中對人生的體悟,對田徑運動的執著與熱愛,擔任教練的熱沉,歡喜做、甘願受,只為成就他人,不慕自己榮利,自甘黯淡且無私無我,心甘情願的付出,這是運動、教育界的寫照與典範。Item 三級跳遠跨步階段不同擺臂動作之運動學分析(2018) 陳佳蓮; Chen, Chia-Lien田徑三級跳遠起跳動作中依序為單腳跳、跨步跳與跳躍三個階段,且每個選手會依自己的技術有不同的比率分配,分別有單腳跳為主技術、跳躍為主技術與均衡技術,不同的技術各有不同的優缺點。而三級跳遠的上肢擺動技術也分為單手擺臂技術與雙手擺臂技術;對於單擺與雙擺技術究竟何種技術較能提升三級跳遠的競技成績,一直是倍受爭論的話題。因此本研究目的是以生物力學的方法比較正常助跑與短助跑 (11步) 的三級跳遠在跨步階段單擺與雙擺技術訓練前後的運動學特徵並進行比較分析。研究使用三部高速攝影機以 (250Hz) 針對台灣四名女子三級跳遠選手 (年齡,20±2.3;身高,164.5±4.7;體重,54±2.9) 經過八週的雙擺技術訓練後,於跨步階段使用單擺及雙擺技術的動作進行拍攝,四名選手皆習慣使用單擺技術,並以Kwon 3D 3.1分析軟體針對不同擺臂動作的跨步階段之進板速度、身體重心水平、垂直位移與人體的角運動學等參數進行分析;再以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無母數魏可遜符號等級檢定進行差異比較,顯著差異設為α =.05。結果發現兩種技術在三級跳遠總距離及擺臂角度無明顯差異;但雙擺技術比單擺技術,有較高的重心高度、起跳垂直速度、支撐腳著地時間與騰空時間。若能維持高水平速度的同時,使用雙擺技術或許能夠增加三級跳遠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