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有無欄架對跨欄運動員動作表現之影響
    (2024) 羅正廷; Lo, Cheng-Ting
    跨欄運動需結合跑步水平速度與良好的跨欄技術,快速跨越欄架抵達終點以取得勝利。跨欄運動員在比賽前的熱身以及在訓練中會以無欄架跨欄進行練習,模擬實際比賽動作,但無欄跨欄練習改變了工作限制,可能造成不同的跨欄動作。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欄架運動員在有無欄架跨欄之動作表現及協調型態之差異。方法:招募八位跨欄運動員,以有、無欄架兩種情境自起起跑線跨五個欄架,每情境兩次。兩台120fps攝影機拍攝第三欄架跨欄步,兩台30fps攝影機拍攝自二至四欄架兩個區間欄間步,Simi Motion擷取跨欄步的關節點三維數據。跨欄步時間分為三期。相依樣本t檢定檢驗跨欄步表現、各肢段關節垂直軸最高點、空中期時間與空中期角度變化量在有無欄架情境間之差異。三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檢驗欄間步距在有無欄架情境兩個區間三步間之差異。最後以角-角圖及主成分分析觀察動作協調差異。結果:無欄架情境於跨欄步速度與時間表現皆顯著優於有欄架情境;有欄架肢段關節直軸最高點多顯著高於無欄架情境;角度變化量攻欄/回收髖與攻欄膝有欄架顯著大於無欄架;跨欄步十個關節角度可縮減至二至三個主成分,解釋變異量皆達79%以上,且在攻欄髖、膝角角圖中觀察第一成分與第二成分動作趨勢的關係;成分分數圖與角角圖亦可觀察到有無欄架整體或兩兩肢段跨欄步過程協調異同。結論:無欄架訓練會導致選手動作無法與實際比賽接軌,建議選手及教練在未來盡量避免無欄架訓練,讓選手在訓練中符合真實比賽情況。
  • Item
    以主成分分析探討學習獨輪車過程中動作型態之轉移
    (2010) 李易潔; I-Chieh, Lee
    探討運動學習時型態轉移現象可提供有關學習過程的訊息,因為處理複雜動作資料較為困難,多數研究者傾向探討簡單動作,因此對於複雜動作的學習過程仍有待釐清。目的:以表現結果及主成分分析,探討學習獨輪車運動時的型態轉移現象。方法:6名學習者於有欄杆的室內跑道學習獨輪車,每天練習30次,至少練習28天,並以達成連續三天放手騎乘21次以上為最終目標;每天記錄表現結果與動作時間,但每四天收取運動學資料,並以串聯每人每天有收取運動學資料的最好試作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6位學習者間第一次放手騎乘的時間相差達17天,個別差異頗大,且僅有三人在28天內達到最終目標。達成目標前放手率的SD顯著大於達成目標後。主成分分析可將36維資料縮減至5維,其中第一、三、五成分為腳踩踏板動作以及踩踏的關聯動作,第二與第四成分為手部的平衡動作,效果量顯示手部的動作幅度於學習初期較小,而後增大。結論:對於獨輪車學習者,達到穩定騎乘至少須練習20天的時間,學習時手部以及髖部的平衡動作顯示凍結自由度到釋放自由度的過程,且大幅度的平衡動作為獨輪車學習的必經歷程。
  • Item
    從七手八腳到六步排腿—街舞排腿學習的量化與分析
    (2014) 潘柏遠; Po-Yuan Pan
    美國傳奇街舞舞者Alien Ness曾經說過"Footwork is the original Power move." ( Martinez, 2013)。他認為排腿相當具有力量,甚至覺得排腿才能夠算是power moves。排腿的種類繁多,但如何才能做出人人讚賞的排腿呢? 許多舞者都認為在執行排腿工作時,掃腿(sweep)為最能辨別排腿程度差異的變項,一位好的舞者有快速且大弧度的掃腿動作。70年代後期B-boy Spy將六步排腿訂為Footwork的基礎動作,至今,六步排腿一直被認為是Footwork的基礎。人體的運動本身就相當複雜多變,舞蹈則是更為複雜的動作,面對排腿複雜的動作控制,該如何有效運用肢段協調完成排腿工作呢?由於多肢段的全身性動作複雜度較高,不易分析,相較於單肢段的動作分析,相關文獻較少。近年來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被有效運用於分析人體多肢段的協調動作,以資料縮減的方式,方便資料分析。目的:以主成份分析及其他運動學表現資料觀察、量化街舞中的六步排腿學習。方法:以6名沒有街舞經驗男性自願者為研究對象,利用IGS-190動作擷取系統收集參與者學習六步排腿動作資料進行分析。結果:6名參與者經5回練習後掃腿的各項表現及節奏準確性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在PCA的成份數,累積變異量上個別的差異很大。成份在肢段上的分布經過練習後趨於穩定。結論: 前掃腿動作在練習的第二階段即有明顯進步,後掃腿則在第三階段才有明顯進步;而觀察參與者練習六步排腿於前、中、後三個階段協調型態的變化,發現在經過學習後主成份的數量、解釋變異在個體間有所差異,會有所增加、減少或是維持不變,先前研究中有經驗的舞者所呈現出的「繞圈」、及「六步」的協調,在本實驗經過練習後亦可觀察到。
  • Item
    不同限制對網球正拍擊球動作影響之探討
    (2011) 陳佳郁; Chia-Yu, Chen
    網球運動是常見的大專院校體育課程之一,對初學者而言正拍擊球是最重要且基本的技術,常見情形是初學者皆能完成對牆擊球的評量要求,但轉移到場地時表現卻差異甚大。目的:探討網球運動初學者正拍擊球動作表現及協調型態,在不同環境和工作限制下的差異及關係。方法:8名網球運動初學者在對牆情境與場地情境,分別執行6公尺與9公尺距離的擊球,記錄成功率,並收取運動學資料、擊球點、擊球前球速,每一次擊球分段處理後,選取成功擊球再串聯進行主成份分析。結果:短球成功率高於長球,對牆成功率高於場地,且距離對於場地的影響顯著大於對牆情境。而短球擊球點較長球前面,對牆擊球點又較場地前面,且長球球速大於短球,場地球速變異情形大於對牆。透過主成份分析可將全身36維的資料縮減至只需4到5個主成份,可以解釋75%以上的動作變異,其中拉拍到揮拍動作為第一及第三成份,非持拍手維持平衡的動作為第二成份,下肢動作及身體肢段的上下動作為第四或第五成份;效果量顯示長球動作幅度大於短球。結論:不同環境與不同距離有其工作難度的分別,且擊球點的早晚可能是影響成功率的因素之一;場地與對牆的動作協調型態並無太大差異,但距離會影響其動作幅度,當距離增加,動作幅度會隨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