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穿戴裝置訊息回饋對跑步之影響
    (2020) 謝哲安; Hsieh, Che-An
    目的:以穿戴裝置介入選手訓練,分析其跑步姿勢,並且給予反應回饋,讓跑者能夠立即做技術上的修正,提升訓練效果。方法:受試者為大專公開組中長跑選手共14人,依性別及項目隨機分配至2組進行實驗,皆配戴穿戴裝置進行8週有氧體能期訓練,實驗組每週進行步幅與垂直振幅數據回饋,而對照組則否。實驗開始前與結束後分別進行最大攝氧量、3000公尺跑步表現、步幅及垂直振幅檢測,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 way ANOVA)分別觀察兩組在組內及組間之檢測參數差異,統計水準定為α = .05。結果:兩組在組內及組間比較最大攝氧量、3000公尺跑步測驗、3000公尺跑步垂直振幅及步幅後,無顯著差異及交互影響。結論:經由8週有無穿戴裝置回饋介入,對於大專公開組中長跑選手之訓練無明顯協助效果。
  • Item
    不同係數防曬品對最大攝氧量測驗與皮膚生理及防曬效果之研究
    (2003) 成和正
    臺灣南部大專男性學生約90%在陽光下運動並未擦拭任何防曬品(SS),另外約有35%的人認為擦拭SS會影響運動表現或皮膚品質。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較一般人在擦拭或未擦拭不同防曬係數(SPF)的SS後,在靜坐或做最大攝氧量測驗(VT)至衰竭後,其背後對稱部位皮膚生理的品質與曬後紅斑量之差異,以及探討一般人擦拭SPF15、SPF90的SS、安慰劑(P)或未擦拭任何物品(N)「以下簡稱為四種擦劑」,並在紫外線燈下做VT至衰竭,其VO2max與前測變化之差異。本研究選取96位皮膚型態III或IV台灣南部大學男學生(年齡平均為20±1.9歲)作為實驗對象。其中36位受試者先分成6組,每組的背部兩側(每側各有2公分平方的7個洞),各足量擦拭這四種擦劑的兩種。並在每秒鐘0.08百焦耳/平方公尺的紫外線B燈照射下靜坐十分鐘後,測試其背部對稱部位的曬後紅斑量(E)、皮膚含水量(SWC)、排汗量(SSR)、水份蒸發量(TEWL)、皮膚老化(SA)與皮膚彈性(SE)後,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進行分析。另外選擇36位受試者再分成另外6組(分組方法與上述相同),並在每秒鐘0.08百焦耳/平方公尺的紫外線B燈照射下做VT至衰竭後,測試其背部對稱部位的E、SWC、SSR、TEWL、SA與SE變化之差異,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t考驗進行分析。剩下24位受試者,只穿著背心,先做VT後,在二星期後隨機分成四組,每組全身皮膚裸露部份,各足量擦拭四種擦劑的一種後,在每秒鐘0.08百焦耳/平方公尺的紫外線B燈照射下再做一次VT後,所得前後VO2max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進行分析。統計結果顯示曝曬在紫外線下不論靜坐或做最大攝氧量測驗至衰竭,在防曬效果方面,擦拭SPF90的SS比擦拭SPF15的SS、或擦拭P或N有顯著的差異。擦拭SPF15的SS比擦拭P或N有顯著的差異。擦拭P與N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在皮膚生理與最大攝氧量方面,不論擦拭SPF15、SPF90的SS,或擦拭P,或N皆沒有顯著的差異。所以短時間曝曬在紫外線下靜坐與做VT後,不論擦拭或未擦拭SS,皆不會影響E、SWC、SSR、TEWL、SA與SE等皮膚生理品質,但使用SPF較高的SS,其防曬效果較佳。另外在做VT時,也不會因為SS的擦拭,而影響其皮膚生理,或進一步影響VO2max的表現。
  • Item
    氧協同多重菸鹼酸鉻複合物與U!behi能量嚼錠對有氧及無氧運動表現的影響
    (2010) 林立山; Li-shan Lin
    摘要 目的:探討氧協同多重菸鹼酸鉻複合物 (NBC) 及U!behi能量嚼錠 (UBE) 增補對有氧及無氧運動表現的影響。方法:受試者為12名體育科系男性學生,分別接受三次最大有氧運動能力(原地跑步機,Bruce protocol)及最大無氧運動能力測驗(原地腳踏車之Wingate無氧動力測驗)。每次測驗前15分鐘以雙盲方式,分別給予不同之增補膠囊(NBC、UBE或安慰劑;劑量均為200μg)。實驗參數包含有氧運動表現(最大攝氧量、衰竭時間、運動後過攝氧量)及無氧運動表現(平均動力輸出、最大動力輸出、達到最大動力輸出時間、疲勞遞減率)等參數。結果:在有氧運動表現方面,受試者增補NBC及UBE後之最大攝氧量 (NBC:53.3 ± 4.9 ml/kg/min, UBE:53.5 ± 4.86 ml/kg/min) 及衰竭時間(NBC:14.73 ± 1.02 min, UBE:14.93 ± 1.05 min),皆顯著高於增補安慰劑 (50.7 ± 4.7 ml/kg/min, 14.4 ± 1.01 min ; p<.05) ,且增補UBE後之衰竭時間又顯著高於增補NBC。在無氧運動表現方面,受試者增補NBC及UBE後之最大動力輸出 (NBC:970.6 ± 76.9 W, UBE:993.8 ± 134.4 W) ,皆顯著高於增補安慰劑 (887.3 ± 81.6 W; p<.05) 。結論:NBC與UBE增補均能有效改善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之表現。若單就運動衰竭時間而言,由於UBE內含NBC及碳水化合物等其他成份,所以增補UBE更具有加成之效果。 關鍵詞:最大攝氧量、衰竭時間、最大動力輸出
  • Item
    八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男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2016) 陳昀宗; Chen, Yun-Tsung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8週、每週3天的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的影響。方法:招募20名男性運動員,依據最大攝氧量配對分組到:(1) 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n=10)、(2) 跑步訓練組 (RT, n=10)。兩組皆以50%HRR的相對速度,進行3分鐘跑步訓練、5組、組間休息1分鐘,但RT-BFR額外進行大腿加壓,加壓程度為手臂收縮血壓x 1.3倍。所有受試者在8週訓練前、後與2週停止訓練後,評估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屈肌與膝伸肌等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另外,第1週第1次與第8週最後1次訓練的訓練前、訓練後15分鐘與24小時,採血分析血液生化指標 (睪固酮與皮質醇)。統計方法,8週跑步訓練效果,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保留效果,以2週停止訓練改變量 (Δ%),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標以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1) 8週訓練效果;RT-BFR的最大攝氧量顯著高於RT (67.41 vs. 59.54 ml/kg/min, p< .05)。RT-BFR的運動力竭時間高於RT (16.4 vs. 15.0分鐘, p < .05)。RT-BFR的膝伸肌等速肌力 (60º/s, 2.61 vs. 2.39 Nm/kg; 180º/s, 1.88 vs. 1.67 Nm/kg) 與肌耐力表現,皆與RT達顯著差異 (p < .05)。但是兩組之間的膝屈肌等速肌力、肌耐力、膝屈肌與膝伸肌最大力矩比值 (H/Q ratio)、疲勞指標與血液生化指標,皆無顯著差異 (p > .05)。(2) 保留效果;RT-BFR與RT的2週停止訓練改變量,在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肌耐力、H/Q ratio與疲勞指標,皆無顯著差異 (p > .05)。但RT-BFR的H/Q ratio從0.75下降至0.69,減少訓練帶來的腿後肌保護效果。結論:8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最大攝氧量 (5.1%)、運動力竭時間 (6.6%)、膝伸肌等速肌力 (15.9~17.4%) 與肌耐力 (9.5%) 表現,並維持良好的下肢肌力平衡 (H/Q ratio, 0.60~0.75)。即使2週停止訓練,仍能保持較佳的心肺與肌肉適能狀態。建議未來可應用在長跑與鐵人三項等運動員訓練上,以增加其訓練多元性,並促進競技運動表現。
  • Item
    PACER測驗和最大攝氧量相關之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2-09-01) 余鑑紘; 方進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