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素養導向體育課之學習經驗探討
    (2024) 刁莉晏; TIAO, Li-Yen
    素養導向教學為達成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球類教學模組運用情境化之整合教學方式,為當前協助國小跨體育領域教師在體育課實踐素養導向的教學方法之一。有鑑於國小體育課多數由跨體育領域教師授課,傾聽學生的聲音,才能真實瞭解在教育改革下,學生於課程中的想法與感受。因此,本研究欲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實施素養導向體育課的學習經驗。方法:立意取樣南投縣某國立小學高年級學生 (共33位) 為研究對象。運用半結構式個人訪談、團體訪談與繪圖學習單作為研究工具。結果:一、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動機、學習方式及社會情感三個層面,顯示有正向學習經驗。二、學生對課程中實施修改式遊戲比賽,產生負面經驗並感到不安。三、學生在策略討論環節,除了感到壓力增加,也因團隊不配合,削弱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四、學生對於競賽結果十分看重,使其成為影響學生對於體育課感受的關鍵要素之一。建議:跨體育領域教師未來在實施素養導向體育教學時,可能需要在問題引導和小組討論方式、球類戰術概念、競賽勝負結果的教育價值進行專業發展,以利國小階段素養導向體育教學的推動。
  • Item
    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關係之研究
    (2024) 張靜宜; Chang, Ching-Yi
    我國的競技運動成績優異,其成果源於一貫的選手培育體制,而大部分的選手皆來自於體育班,高中體育班正處於生涯發展的關鍵階段,然而追求運動成績的同時卻也發現了學業與生活適應不良的問題,進而對後續的生涯決策與發展產生影響。本研究探討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的現況與關聯性並以111學年度就讀高中體育班之6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獲得588份有效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與階層迴歸分析檢驗,獲得以下結論:一、 高中體育班學生在學習經驗方面,以「教師教學」感受度最高;在生涯自我效能方面,多數學生認為生涯「自我瞭解評估」最具信心;生涯決定的方面,「生涯已定」程度為較高。二、 高中體育班學生與不同背景變項分析之結果,不同年級、學業成就、運動成就在「學習經驗」具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專長種類在「生涯自我效能」具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年級、專長種類在「生涯決定」具顯著差異。三、 高中體育班學習經驗與生涯自我效能可預測生涯決定,其中以「自我瞭解評估」最高,其次為「目標選擇決定」、「學習環境」、「教師教學」。四、 生涯自我效能對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與生涯決定之關係具部分中介效果。基於上述研究結果,高中體育班學生處於生涯發展的關鍵階段,可透過正向的學習經驗,提升自我瞭解與評估,藉以強化生涯自我效能,降低對生涯的阻礙,進而增加生涯決定的信心。
  • It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學生就讀動機、學習經驗及生涯發展之研究
    (2012) 張閔涵; Min-Han Chang
    近年來國內運動產業發展更加迅速,促成運動與休閒產業人才需求量增加,運動休閒管理人才的培育顯得格外重要。有鑑於管理策略的成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998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臺師大運休所)學生就讀動機、學習經驗及其生涯發展,並且瞭解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對於學生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調查時間為2011年3-5月,研究方法透過質性研究法,以開放式問卷調查99學年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班一般生所有在學生,並以內容分析法分析結果。共回收43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在學生之就讀動機係以懷抱著對運動與休閒領域十足的熱忱與濃厚興趣及增進個人專業知能為主,會因為校名特色、為滿足他人期待與建議為重要影響因素;在學生之學習經驗則是對於課程規劃以及研究生的生活型態有所差異,在人際關係與待人處事的態度有所收穫,包括專業知識與活動經驗的累積;生涯發展部分則多是以相關運休產業為就業計畫,以及繼續進修等;而就讀臺師大運休所對於其生涯發展的影響是增加求職優勢及職業的選擇,並能拓展人脈,使自己能夠從中自我成長。研究建議研究所可以了解學生需求後,結合實務經驗並與業界共同發展,以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研究生則需要培養自我的專業能力,並要妥善運用研究所的資源,包含人力資源等,並多累積相關領域的活動經驗。
  • Item
    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
    (2009) 鄭維宜; Wei, I Cheng
    本研究旨在以質性方式藉由訪談、文件分析等質性方法探討臺北市某高中體育班不同專長項目學生在面臨「運動員」與「學生」雙重角色壓力下,對其在學期間的學業、訓練以及生涯發展規劃之學習經驗。結果發現:一、在學業學習經驗的部份:學生對於學科教師評價頗高,給予適當的學科學習內容,並以鼓勵、支持的態度教學,並形塑出了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在課程規畫方面,希望在主科(國文、英文、數學)方面能再增加時數;在寒、暑期課後輔導的部分,則希望課程可配合學校各校隊之訓練時間,建立相關辦法與制度;二、在專項訓練經驗方面:學生多數認同其教練之專業性,且認為教練對訓練成果、學業及生活教育皆有要求。在嚴苛的訓練的經驗中,隊友彼此鼓勵為堅持下去的力量,這些痛苦的經歷卻是最甜美且驕傲的回憶,且認為超出能力負荷的訓練是激發潛能的關鍵。當面臨學業與訓練必須取其重的情況之下,多以專項訓練為重心。三、在生涯發展與規劃方面:多數學生表示就讀體育班期間並未接收到關於升學的完整訊息,且師生皆認為高三開設體育班專門生涯輔導課有其必要性;並表示教練為影響體育班學生高中生活最深遠的重要他人,應加入輔導團隊當中協助學生。四、在生活歷程與感受的部份,研究參與者肯定住宿生活訓練獨立個性、加深團隊的情感以及人際間溝通的能力,這些經驗對於學生而言影響深遠。五、學生省思高中體育班學習經驗所帶來之影響,多數表示不論是否在高中三年達到了當初預期的目標,都得到了他處所不可尋的寶貴經驗,同時更瞭解了自己的能力與限制,以及從事運動這條路的多元性。
  • Item
    大學體育表演會學習經驗之探討~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
    (2015) 陳秋君; Chen, Chiu-Chun
    體育表演會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年度的盛會,其乃國內體育表演會之先河,至今有六十餘載的歷史。本研究目的即是以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做中學的教育理論為基礎,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針對參與學生進行深度訪談,探究體育表演會學生學習經驗之內涵與意義。其結論分析如下:一、體育表演會的價值乃在於做中學的學習經驗。二、體育表演會形塑的潛在意義。三、體育表演會的掌聲謝幕開啟每位學生的人生舞台。四、沒有個人的英雄主義,只有發揮絕佳團隊合作的默契。五、每個角色都扮演表演成功的幕後推手。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分述如下:一、學生應積極主動參與體育表演會,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二、教師應站在輔導的角色協助學生籌辦,給予學生探索與發現的機會,並明確傳達體育表演會的意義與目標所在。三、各級學校提供各種體育表演的平台,可以讓學生獲得許多自我成長的機會,亦應提供適當的資源協助,使得體育表演會更能順利辦理與傳承。四、學校、學院、系所,甚至每位教師或學生應凝聚共識,以及面臨就業的挑戰下,應思考如何培養學生有利的競爭力。五、舉辦規模可朝向巧而美小而精的方式辦理,在有限的資源與能力下發揮最大的可能性。六、未來可擴大研究對象範圍,針對不同年級之學生、沒有參與之學生或無擔任相關領導者之參與學生,進行其學習經驗之探討,進而對我國體育表演會之學習經驗能有更深一層之認識。七、後續研究可透過參與觀察與記錄,實地了解體育表演會運作的概況與流程,亦可採問卷調查比較不同年級學生之體育表演會的學習經驗,以輔佐訪談之不足,使研究資料更為深入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