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單次有氧健身運動及中鏈脂肪酸補充對中年人抑制控制之影響:事件關聯電位研究(2023) 蔡淑祺; TSAI, Shu-Chi中年族群為未來老化主要人口,且認知功能也在此時期開始漸漸下降,因此如何改善或預防認知功能退化是需要被關注之議題。一些研究指出,中強度有氧運動對中年人認知功能確實可產生效益,另外,血清中β-羥基丁酸 (βOHB) 對工作記憶可以產生積極的效益,但對於其餘認知領域仍鮮少被討論。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中鏈脂肪酸補充與單次有氧健身運動對於抑制控制、P3振幅之影響。本研究共招募40位中年族群,依組內平衡設計隨機進行三種情境,有氧健身運動、中鏈脂肪酸補充與影片觀賞。使用二因子混合變異數分析檢測抑制控制任務表現、P3振幅與酮體濃度變化。本研究結果顯示,有氧健身運動情境與控制情境相比,抑制控制有顯著進步,中鏈脂肪酸補充則沒有發現相同效益;P3振幅在三種情境沒有顯著差異,N450則在有氧情境有顯著效益;βOHB在中鏈脂肪酸補充後有顯著提升。整體而言,單次2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健身運動可以做為中年族群提升抑制控制之運動模式,然而單次20公克中鏈脂肪酸補充不具有同等效益。Item 單次認知要求運動對工作記憶之影響(2023) 謝知辰; Hsieh, Chih-Chen目的:工作記憶是指牢記並處理不具感知力訊息的能力,對任務相關的訊息進行主動維持和操弄。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單次性運動有助於提升工作記憶,且高認知需求的身體活動被認為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認知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單次性認知要求運動對成年人工作記憶和神經電生理機制之影響。方法:本研究招募 31 位成年男性(平均年齡 23.55 ± 2.19 歲),採用組內設計隨機次序平衡使每位參與者皆進行三種情境 20 分鐘的介入,分別為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HE)、低認知要求運動情境(LE)、控制情境(AC)。在運動情境中,參與者需根據不同認知要求的規則踩踏燈號進行 20 分鐘中高強度間歇運動(運動一分鐘,休息一分鐘)。在三種情境介入前後皆進行 工作記憶 2-back 測驗和簡單反應時間測驗(SRT),並同時使用腦電圖紀錄 P3 成分的變化。結果:行為表現的部分,在2-back測驗中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反應時間改變量顯著優於控制情境(p = .015),但低認知要求運動情境與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和控制情境皆無差異,而三情境間 SRT 測驗表現亦無差異。腦電圖的部分,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的 P3 潛時改變量顯著大於控制情境(p = .002),然而三情境間 P3 振幅並無差異。結論:運動中加入與工作記憶測試有關的認知要求,能夠使工作記憶表現及神經處理速度有更好的促進效果,但未在 SRT 測驗中看到效果,提供了認知要求特定性的重要證據。Item 單次性高低認知要求運動對成年人抑制控制之影響(2023) 吳紹瑀; Wu, Shao-Yu目的:過去多在探討運動對認知功能的影響。越來越多證據指出在運動中加入認知要求,對促進認知功能的效果更好。本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單次性運動中加入高與低的認知要求對於成年人抑制控制之影響。二、探討特定種類的認知要求是否能夠促進特定的執行功能。方法:本研究招募 30 名成年人,並採用組內設計的方式使每一位參與者皆完成控制情境 (AC)、低認知要求運動情境 (LE)以及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 (HE)。運動前後使用Flanker task以及SRT (simple reaction time) task 進行測量。結果:行為結果顯示在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的Flanker反應時間進步量顯著高於控制情境,且在不一致情境的Flanker測驗中,高認知要求運動情境下的反應時間進步量也高於低認知情境。三個情境之間的SRT task反應時間進步量則沒有顯著差異。而P3振幅以及P3潛時則皆無顯著差異。討論與結論:在運動中加入認知要求能夠有效的促進成年人的抑制控制,且加入的認知要求劑量越多則對抑制控制的促進效果越好。另外,在運動中加入特定的認知要求就能夠促進特定的執行功能。Item 急性登階運動對學前兒童反應時間與事件關聯電位之影響(2012) 廖智千; Jhih-Cian Liao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近年來,身體活動對兒童大腦認知表現的影響引起廣泛的興趣。學齡前階段是兒童大腦神經認知功能發展之關鍵階段,然而過去研究鮮少探討急性運動對學前兒童大腦神經認知功能影響,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急性登階運動對學前兒童大腦認知功能的影響。本研究招募20位學前兒童,其中10位為實驗組,另10位控制組。實驗操弄為實驗組兒童進行10分鐘登階運動,控制組兒童則原地休息10分鐘。並收集兩組兒童實驗操弄前後執行Flanker作業時之反應時間與事件關聯電位。統計方法以T考驗檢測兩組兒童在反應時間、事件關聯電位N100與P300之潛伏時間與振幅之差異。結果發現,急性登階運動介入之後,實驗組兒童在需執行控制功能需求下之P300潛伏時間上短於控制組兒童。表示急性運動對於學前兒童在大腦神經認知功能方面有所影響。 關鍵詞:學前兒童、急性運動、事件關聯電位Item 身體活動與老年人空間工作記憶的關係-以事件關聯電位為指標(2012) 林韋儒; Wei-Ju, Lin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類型的身體活動與老年人空間工作記憶的關係。方法:招募身體活動組(持續參與游泳、慢跑、健走二年以上者,平均年齡67.75 ± 2.22,男12人,女8人)與無規律運動組(平均年齡68.15 ± 2.32,男7人,女13人)各20位老年人,施以空間工作記憶作業並收集腦波。結果:身體活動組與無規律運動組在空間工作記憶作業的反應時間與正確率並無顯著差異;但身體活動組在Fz的N100振幅顯著較大。結論:有規律身體活動的老年人在執行認知功能上有較佳表現,尤其在Fz的N100振幅明顯較大,代表參與者對於早期刺激出現時,能夠投入較多專注力。雖然研究結果上與假說部份不符,但身體活動強度、持續時間及類型對於認知功能的可能影響,還是有待探討。Item 中等強度急性健身運動對ADHD兒童作業轉換之影響(2015) 洪巧菱; Hung, Chiao-Ling本系列研究主要目的為了解急性健身運動對ADHD執行作業轉換之影響。研究一比較ADHD與健康對照組兒童作業轉換之差異。20位ADHD及20位配對健康對照組執行作業轉換並記錄腦波。結果顯示ADHD相較於對照組有較長之RT及較低正確率,尤其是混合試做情境。ERP部分ADHD在整體轉換效應則顯示較小P300振幅及較長之潛伏時間。研究二進一步檢驗急性健身運動對ADHD兒童執行作業轉換之影響。實驗設計採組內平衡消去法,34位ADHD兒童分次完成30分鐘跑步機快走,及控制 (影片觀賞) 兩階段。結果顯示相較於控制情境,30分鐘急性運動後ADHD兒童有較小的整體轉換成本RT,運動後混合情境比起單一情境有較大之P300振幅,控制階段則未觀察到此差異。本研究發現指出一次性中等強度急性運動對ADHD兒童的工作記憶面向可能有正向助益,尤其是需要大量執行控制之作業。此研究結果擴展了過去的研究發現,支持一次性運動促進ADHD兒童與作業轉換有關之執行功能。Item 單次運動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視覺空間工作記憶之影響(2016) 莊嵐雅; Chuang, Lan-Ya過去的研究顯示中強度的急性有氧運動能提升ADHD孩童的認知與學業表現,然而,運動對於ADHD孩童工作記憶的影響尚未被深入探討。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單次中強度有氧運動對於ADHD孩童工作記憶影響之差異。本研究分兩部份,第一部份主要比較典型發展孩童 (TD) 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 (ADHD) 在工作記憶作業上表現的差異。研究召募9到12歲的TD孩童15位以及ADHD孩童14位,進行工作記憶-儲存作業、工作記憶-執行作業及簡單反應時間作業測量其行為表現(反應時間、反應正確率、個人內反應時間標準差),以及事件關聯電位 (P3)。第二部份主要是要檢驗單次運動對於ADHD孩童視覺空間儲存工作記憶及視覺空間執行工作記憶的影響。此階段召募14位9到12歲ADHD孩童,所有參與者均需完成運動情境及影片欣賞情境,完成後同樣進行工作記憶-儲存作業、工作記憶-執行作業及簡單反應時間作業,並以及神經電生理測量。所有的行為資料與事件關聯電位 (P3) 以獨立樣本t檢定和變異數分析分別來檢驗TD孩童與ADHD孩童(影片欣賞情境)的工作記憶表現的差別。此外,行為測量(反應時間、反應正確率、個人內反應時間標準差)與事件關聯電位 (P3) 將分別以相依樣本t檢定及重覆量數變異數分析來檢驗ADHD孩童在兩種介入情境後,認知表現的差異。結果發現,ADHD孩童在所有作業上都呈現較長的反應時間,且ADHD孩童也在兩個工作記憶作業上有較高的錯誤率。此外,相較於TD孩童,ADHD孩童在兩個工作記憶作業中,S1誘發較小額葉、中央區及頂葉P3振幅,而S2則誘發較小的中央區及頂葉區的P3振幅。在急性運動效果方面,ADHD 孩童在單次運動後,在工作記憶-執行作業方面有較低的錯認率 (false recognition),同時,在記憶的提取階段也出現較小的額葉P3振幅及較大的頂葉P3振幅。本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一致,亦即ADHD孩童與一般發展孩童相較之下,有較差的工作記憶表現。此外,ADHD 孩童在單次運動後,較能夠有效率分配有限的大腦資源,並且能夠在中央執行控制功能需求較高的工作記憶作業上有較佳的表現。Item 籃球課程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干擾控制的影響:事件關聯電位研究(2019) 林琦方; Lin, Chi-Fang過去研究已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之孩童在基礎動作能力及抑制功能的關係,然而,但過去研究以橫斷性研究為主並無法指出其中的因果關係,因此本研究目的為以開放性技能運動介入針對ADHD孩童改善其干擾控制(行為表現、ERP)及動作技能為主。以交叉設計法將24名經診斷之ADHD孩童,以分派至運動情境及控制情境,半年後再進行下個介入情境,運動情境進行為期10週的開放性技能運動(籃球)課程,每週三次、每次50分鐘,而控制情境則在教室中進行閱讀等靜態課程。期間10位參與者退出,因此本研究僅分析剩下之14位參與者。本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在每週籃球技能目標之目標達成率為69.87%,但是動作技能及干擾控制皆不受開放性技能運動影響,此推論可能原因為樣本數不足或是因為本研究所採用的籃球技能較特定而無法改善一般基礎性動作技能。因此未來的研究應找出防止參與者中途退出之策略,以確保研究能保有足夠的統計考驗力,另外,也要考慮能提升基本動作技能的運動課程來確認基本動作技能與執行功能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