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驗證多元性運動訓練對肌少症高風險之老老人功能性體適能之效益(2019) 蔡富任; Tsai, Fu-Jen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3月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14.05%,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的行列。高齡者因身體老化、疾病等因素,身體功能日益下降,特別是肌肉功能的減退,容易造成高齡者跌倒,進而影響其日常生活,嚴重還可能導致死亡,過往研究大多是針對65歲以上高齡者,進行大範圍的探討,鮮少針對各個年齡層細部探究,因此為深入了解高齡者之差異,本研究欲小範圍在85歲至99歲高齡者進行探討,透過8週的多元性運動課程介入,是否能有效提升肌少症高風險老老人的功能性體適能,並協助其維持其日常生活中身體活動的能力,達到有效預防、降低罹患肌少症的風險。研究對象共計42位,平均年齡87.83±2.78歲,研究對象為參與臺北市106年、107年悠活防跌班之肌少症高風險老老人,在經由8週多元性運動課程介入後,經前實驗設計之單組前、後測,得相關數據進行進行前、後測分析。結果顯示:肌少症高風險之老老人在參與8週多元性運動課程後,其坐姿起立、手臂彎舉項目有顯著進步;再針對肌少症低風險與肌少症高風險進行前後、測的比較差異,發現低風險組與高風險組僅在坐姿起立有顯著進步。因本研究介入時間僅有短短8週,所以相關結果成效表現有限,但對於85歲以上的老老人而言,特別是有罹患疾病風險的老老人,需透過更長時間的運動訓練,才能延緩老老人身體衰退的速度,方能保有該年齡階段所需具備的身體能力。但對此族群的老老人而言,功能性體適能未退步,且能保有維持日常生活之機能,就是最大的進步。Item 酒精對老年人平衡能力、反應時間及下肢肌力之影響(2005) 王思淵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老年人攝取酒精飲料對平衡能力、反應時間及下肢肌力等功能的影響。以15位六十五歲以上,平常無飲酒或輕度飲酒習慣的男性老年人為受試對象,其平均年齡、身高、體重,分別為77.9±8.4歲、167.1±7.0公分、67.9±11.8公斤。初步研究以呼氣酒測器測出酒精濃度值介於0.047-0.238毫克/公升之間,是用來決定受試者每公斤體重適當的飲酒量。喝酒前後受試者接受下列五項測驗:1,閉眼單足站立;2,靜態伸展;3,8呎起立-走;4,反應時間;5,30秒坐椅站立測驗;後測於前測後一天,每位受試者攝取每公斤體重2.5毫升酒精濃度為10.5﹪的紅酒,三十分鐘後實施與前測相同的測驗。所得資料以相依t考驗比較處理,結果如下:1, 前測閉眼單足站立(2.5±1.3秒)成績顯著優於(p<.05)後測(1.1±0.26秒);2,靜態伸展測驗前測(34.9±6.707公分)成績顯著優於(p<.05)後測(32.3±7.334公分);3,8呎起立-走測驗前測成績(7.6±2.554秒)顯著優於(p<.05)後測(8.5±3.755秒);4,反應時間測驗前測(0.911±0.283秒)與後測(0.894±0.371秒)成績未達顯著差異;5,30秒坐椅站立測驗前測(12.3±3.97次)與後測(12.1±3.07次)成績未達顯著差異。結論:老年人攝取酒精後靜態平衡能力、動態平衡能力與敏捷性明顯降低。Item 雙重任務對下肢關節協調之影響(2012) 李光鑫; Kuang-Hsin Lee目的:藉由功能性的上下樓梯動作,探討年齡差異(組間)及不同任務情境(組內),對認知任務表現、步態時間空間及下肢關節協調參數之影響。方法:16名老年人受試者 (7男9女, 79.16 ± 6.97 歲, 160.49 ± 7.27 公分, 62.16 ± 11.26 公斤) 及12名年輕人受試者 (6男6女, 23.00 ± 1.21 歲, 165.25 ± 4.11 公分, 60.25 ± 6.90 公斤),皆須接受坐姿的認知任務測驗、上下樓梯行走測驗,以及上下樓梯合併認知任務回答測驗。結果:老年人上樓梯回答次數顯著多於前測及下樓梯,而後測也顯著多於前測,年輕人上樓梯和下樓梯回答次數顯著多於前測,而後測回答次數也顯著多於前測。不同年齡組別間,年輕人在兩種情境下相對於老年人,呈現較短的步行時間、較快的步行頻率、較快的步行速度及較大的步行長度,而不同情境間,年輕人和老年人在單一任務情境下相對於雙重任務,呈現較短的步行時間、較快的步行頻率、較快的步行速度及較大的步行長度。關節協調穩定性部分,上樓梯轉換期,年輕人在擺盪期的雙重任務情境下,膝-踝協調的穩定性比單一任務情境還差,但老年人卻沒有。在上樓期階段,站立期的膝-踝協調穩定性,雙重任務情境下,年輕人的穩定性比老年人還要差。下樓期階段,年輕人在擺盪期的單一和雙重任務情境下,髖-膝協調穩定性都比老年人還差,相反地,老年人的膝-踝協調穩定性則比年輕人還差。在下樓轉換期,年輕人在單一和雙重任務的情境下,站立期的髖-膝協調穩定性都比老年人還差。結論:老年人和年輕人會根據動作的困難度,選擇是否專注於認知任務上。年輕人在上下樓梯的動作中,協調穩定性較差,是因為有足夠的下肢肌力控制,採取較大膽的動作策略,老年人剛好相反,都趨向選擇較保守的策略,來維持下肢關節協調的穩定性,老年人顯然在下樓梯時,受到的影響較大,但年輕人則反之,因此,下樓梯動作可能造成老年人跌倒的風險提高。Item 不同休閒生活型態高齡者下肢肌力探討(2008) 蔡明書; Tsia Ming-Shu由於不同生活型態對高齡者會有不同的身體活動量表現,而不同的身體活動量會影響高齡者的肌力表現,因此本研究藉由不同的身體活動量將高齡者的生活型態分為動、靜態兩組生活型態來進行下肢肌力表現之探討;在同一生活型態組別裡,又以性別來探討其間差異。 在研究裡,研究對象共有214位60~80歲的高齡者,以每日平均身體活動量達200 kcal者為動態生活型態,未達者則區分為靜態生活型態,因此研究受試者中共有102位動態生活型態之高齡者,平均年齡69.47±6.05歲;有112位靜態生活型態之高齡者,平均年齡69.61±5.98歲;主要檢測項目有: 30秒坐站、6分鐘走路及8英呎起立前進往返。檢測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研究結果顯示: (一) 動態生活組的下肢肌力30秒坐站、6分鐘走路及8英呎起立前進往返表現顯著優於靜態生活組(p<.05)。 (二) 在動態生活組中,男、女在下肢肌力30秒坐站、6分鐘走路及8英呎起立前進往返表現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三) 在靜態生活組中,男、女在下肢肌力30秒坐站、6分鐘走路及8英呎起立前進往返表現,女性組在30秒坐站顯著優於男性組(p<.05),但其餘兩項並無明顯差異。 (四) 下肢肌力檢測項目30秒坐站、6分鐘走路及8英呎起立前進往返三者之表現具有高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動態生活組之下肢肌力明顯優於靜態生活組,探討其原因是足夠的身體活動量(每日達200 kcal以上)能讓動態生活的高齡者之下肢肌力表現比靜態生活的高齡者來的優異;因此透過本研究的發現建議高齡者從事動態生活型態,以讓身體擁有足夠肌力,持續健康生活,同時建議政府在規劃高齡者之教育白皮書時,應加強高齡者的運動休閒方案,以提升高齡者的動態生活機會。Item 十週元極舞運動介入對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與平衡能力之影響(2006) 吳芳成; Fang-Chen Wu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十週元極舞運動介入對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與平衡能力的影響。研究對象為宜蘭市20位55歲至64歲無規律運動習慣之中老年女性,其中10名為元極舞運動介入(每週從事元極舞運動五次、每次運動60分鐘)之實驗組,另10名則為無規律運動之控制組。受試者分別於實驗前、第五週及第十週進行:開、閉眼單足立測驗、功能性伸展測驗、八呎起立-走測驗、20秒反覆橫向跨步、30秒坐椅站立等測驗。所有資料以混和設計二因子變異數進行分析考驗,而本研究之顯著水準訂為α= .05。結果發現: 1. 運動組在30秒坐椅站立次數、8呎起立走測驗成績、20秒反覆橫向跨步測驗成績上皆明顯優於控制組(分別為22.80±3.91次 VS 16.90±2.28次、4.13±0.54秒 VS 5.24±1.38秒、26.70±3.16次 VS 19.30±5.01次;p< .05)。 2. 不同運動組別在開眼單足立、閉眼單足立及功能性前伸測驗等項目並沒有顯著差異。但運動組的T2與T3時開眼單足立測驗成績(分別為95.06±67.46與114.64±95.58秒)、閉眼單足立測驗成績(分別為7.18±4.13與10.69±8.65秒)都明顯優於T1(分別為85.44±66.84與4.58±1.44秒p< .05)。 由於元極舞運動介入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女性的下肢肌力與動態平衡能力,將能減少其跌倒發生機率,增進生命品質,因此是值得中老年人女性從事的一項運動。 關鍵詞:運動介入、元極舞、平衡能力、下肢肌力Item 智障者下階梯動作特徵之研究(2006) 曾志明; Tseng chih ming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體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智障者下階梯動作特徵研究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一、描述智障者下階梯之動作特徵;二、探討智障者下階梯之動作特徵與其平衡能力的相關;三、探討智障者下階梯之動作特徵與其下肢肌力的相關;四、探討不同障礙程度智障者下階梯之動作特徵之差異。 研究以就讀於國立桃園啟智學校高職部,可以獨立行走,並無肢體或視聽力、情緒障礙之智障學生為對象。經篩選出符合可以獨立行走,並無肢體、視力、或情緒障礙之智障學生187名,平均年齡17.3±1.09歲。動態平衡以八呎起立走為測驗項目,靜態平衡以閉眼單腳站立為測驗項目,下肢肌力以三十秒椅站立為測驗項目。並以經專家效度檢定之「智障者下階梯動作特徵檢查表」對智障者下階梯動作特徵進行評分。結果發現: 1. 智障程度越重者,其下階梯的動作特徵越趨於雙手不自然抬高、僵硬,身體向前傾,下階速度減緩並較多採用兩腳一階的策略下階梯。 2. 除身體傾斜程度與靜態平衡能力無相關外,全體受試者之手部動作、下階步伐、下階步數、下階速度(秒數)與其靜態平衡、動態平衡能力均有明顯相關(p<.o1)。 3. 全體受試者之手部動作、下階步伐、下階步數、下階速度(秒數)、及身體傾斜程度與下肢肌力均有相關。 4. 在智障者下階梯動作特徵上,中度障礙與重度以上障礙在手部動作、身體姿勢、下階速度、下階步數及下階步伐表現均有顯著差異(p<.01)。 關鍵詞:下階梯動作特徵、平衡能力、下肢肌力Item 元極舞運動對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之影響(2005) 簡世煜; ACHILLES中文摘要 老年人跌倒對身體功能多有明顯的損傷,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缺乏肌力與失去平衡是老年人發生跌倒的主要原因,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年人減緩肌力流失和改善平衡能力,進而降低發生跌倒的風險。在台灣地區,從事元極舞運動的老年人口眾多。本研究除了分析元極舞動作內容,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探討1.元極舞運動對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之影響;2.不同元極舞舞齡在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之差異。 本研究以台灣宜蘭地區65-74歲從事元極舞運動(n=25;平均年齡68.5+2.8歲),無規律運動習慣(n=18;平均年齡69.7+3.7歲)的老年人為實驗參與者。元極舞運動者均學會元極舞共10集動作,包括6位舞齡3-5年、9位舞齡5-8年以及10位舞齡8年以上的老年女性。主要測驗項目包括:下肢肌力(30秒坐站)、靜態平衡(Catsys2000測力板開眼單足站立)及動態平衡(Catsys2000測力板+Reebok動態訓練板雙足站立)。將測驗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研究結果顯示,元極舞運動組在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皆顯著優於無規律運動組。非慣用腳單足站立的各項平衡擺動參數皆達顯差異(p<.05),這與元極舞下肢動作時間的特性有關。兩組動態、靜態平衡能力的差異在平衡擺動面積皆達顯差異(p<.05),這與元極舞下肢動作空間的特性有關。在不同元極舞舞齡方面,除了下肢肌力項目8年以上組明顯優於3-5年組及5-8年組,其他項目則無顯著差異。三組不同舞齡的實驗參與者都是長期並且規律地參與運動。因此研究推論,長期從事元極舞運動有助於老年人平衡能力與下肢肌力的維持。 關鍵詞:元極舞、平衡能力、下肢肌力Item 智障者上階梯動作特徵研究(2006) 林大衛; Lin, Ta-Wei本研究的目的是:一、描述智障者上階梯之動作特徵;二、探討智障者上階梯之動作特徵與其平衡能力的相關;三、探討智障者上階梯之動作特徵與其下肢肌力的相關;四、探討不同障礙程度智障者上階梯之動作特徵之差異。 研究以就讀於國立桃園啟智學校高職部,可以獨立行走,並無肢體或視聽力、情緒障礙之智障學生為對象。經篩選出符合可以獨立行走,並無肢體、視力、或情緒障礙之智障學生187名,平均年齡17.3±1.09歲。動態平衡以八呎起立走為測驗項目,靜態平衡以閉眼單腳站立為測驗項目,下肢肌力以三十秒椅站立為測驗項目。並以經專家效度檢定之「智障者上階梯動作特徵檢查表」對智障者上階梯動作特徵進行評分。 結果發現:1. 智障程度越重者,其上階梯的動作特徵越趨於雙手不自然抬高、僵硬,身體向前傾,上階速度減緩。2.智障者在上階梯之手部動作、身體傾斜程度、及上階速度與其平衡能力相關(p<.o1)。3. 智障者在上階梯之手部動作、身體傾斜程度、及上階速度與其下肢肌力相關(p<.o1)。4.智障者手部動作、身體傾斜程度、及上階速度項目於不同障礙程度間達顯著差異(p<.o1)。重度智障者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明顯差於中度智障者,造成重度智障者在上階梯之手部動作、身體姿勢、上階速度表現亦明顯不如中度智障者,這和手部動作、身體姿勢、上階速度與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明顯相關之結果相符。 關鍵詞:上階梯動作特徵、平衡能力、下肢肌力Item 水中有氧運動的介入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之影響(2006) 張哲榕面對全球高齡化的來臨,老年人的健康促進是值得重視的課題。老年人的跌倒是嚴重的身體功能之退化,尤其是在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的部份。許多研究顯示,適度之陸上運動訓練能增進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且水中運動的種種特性適合老年人進行運動。是否水中有氧運動的介入對老年人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有所影響是本研究欲探討之課題。 本實驗之受試者為33位年齡高於65歲之老年女性(平均年齡為68.9± 3.9歲,平均身高153.3± 4.7公分,平均體重58.9± 7.5公斤,平均安靜血壓值:收縮壓131.7 ± 20.9mmHg、舒張壓75.2± 11.3 mmHg,平均安靜心跳率76.7 ±10.2次)。於2005年3月7日至5月13日完成10週、每週3次、每次60分鐘及目標心跳率達到最大心跳率之65%至80%之水中有氧運動課程。 所有受試者在水中有氧運動課程介入之前後,各接受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檢測,包括:(1)靜態平衡:閉眼單足立測驗及開眼單足立於Castsys2000平衡能力測試儀器; (2)動態平衡:8呎起立-走測驗;(3)下肢肌力:垂直跳及30秒坐站測驗。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及成對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接受10週的水中有氧運動課程後,在閉眼單足立、開眼單足立於Castsys2000平衡能力測試儀器、8呎起立-走測驗、垂直跳及30秒坐站測驗之成績皆明顯優於運動介入前,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 水中有氧運動在增進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上都有相當好的運動效果,可建議老年人從事類似相關的水中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