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以肢體律動課程促進成人智能障礙者身體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
    (2022) 陳筠嬛; Chen, Yun-Hsuan
    本研究旨為探討肢體律動課程對於智能障礙者身體自我概念所體現之情形。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以立意取樣選擇臺北市心路基金會的四位成人智能障礙者為研究參與者。研究者自編十二堂肢體律動教案,課程為期六週、每週實施兩次、一次九十分鐘。課程以拉邦的動作元素作為每堂教案主題,且另設有練習基本動作技能之活動環節。研究者經由課程觀察者回饋、教學者反思日誌、課堂錄影,以及觀察研究參與者於課堂中的學習表現等,將質性資料加以整理並歸納出智能障礙者在課程歷程中,其於身體自我概念所展現的樣貌。研究結果發現:一、本研究實施的肢體律動課程適合智能障礙者參與,藉由各式的活動主題與教案內容得以帶給智能障礙者多元的身體經驗。二、智能障礙者對於肢體律動課程之學習情形與接納反應為佳,其能遵照課程規範且與研究者於互動有所默契。三、本研究之肢體律動課程能夠部分促進智能障礙者於身體自我概念的面向。其中,有最為明顯變化的部分為「運動能力」,不論在肢體協調、動作學習與模仿、身體與動作感知能力,以及創造性肢體方面的能力皆有進步;而有較少明顯差異的為「身體力量」中的肌力狀況,以及「身體情況」中的體能耐力、肢體柔韌性和身體平衡性。四、於研究歷程中,研究者對於教學行為能有所發覺與省思,且於專業有所成長。未來研究建議找尋適合智能障礙者量測之工具,冀以能更加客觀與深入地探究議題。
  • Item
    青出於籃-品格教育融入籃球教學之行動研究
    (2011) 丁立宇; Li-yu Ting
    本研究旨在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品格教育融入籃球教學歷程中,高關懷青少年學生責任層級的表現情形,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因應對策,最後做出教學反思,進而促進研究者的專業成長。研究參與者為桃園縣青春國中高關懷男學生12 名,運用Don Hellison 所提倡的TPSR 責任模式設計22 節的行動方案課程,以錄影觀察、教師日誌、學生學習資料、訪談做為資料蒐集的方式。研究結果發現:這是一套可行的課程方案,學生在體育館內的品格表現獲得改善,也看出轉移出體育館的可能性。過程中遭遇的問題與因應策略為:1.小組討論品質不佳:讓每人輪流發言、設置主持人引導發言、控制討論時間、針對比賽表現反省;2.轉移的困難:利用課內外時間讓學生多做反省、使用課程介入;3.衝突之發生:舉行團體反省會議;4.部份成效不佳的案例:發揮同儕影響力、加強建立他們的信心。上述策略使問題逐漸獲得改善,TPSR 的課程對高關懷的學生有正面的影響力,而研究者也從中獲得TPSR 責任模式課程設計與教學、帶領高關懷學生等方面的專業成長。
  • Item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教師發問技巧之行動研究
    (2010) 李靜宜; Lee Ching Yi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理解式排球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深入探究教師發問的技巧以及學生對教師發問內容與學習過程的看法,促進教師教學過程的省思。研究參與者為七年級學生男生17位,女生13位,共30位。透過8節課的理解式排球教學,並配合比賽表現評量(GPAI)進行教學前、後測驗。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修正教學活動與教師發問技巧,以達到理解式教學的學習成效並增進教師教學效能。在量的資料處理部份,以相依樣本t考驗對學生前、後測驗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另外在質性資料部份,蒐集教師日誌、反省札記、學生學習單、師生訪談所得的資料,以三角檢核法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在實施理解式排球教學後,學生在比賽表現上有明顯的進步。2.教師發問的類別以閉鎖式與開放式問題並重,分別佔48.59%與51.40%;發問問題次數為閉鎖式的事實性問題最多,佔29.96%,而開放式的解釋性問題次之,佔24.30%。3.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自己能從教師發問的內容中學習思考與行動,並表示具備回答問題的能力,且對於這樣的學習過程感到有趣。4.教學者能藉由行動研究促進自我省思,改進教師發問技巧,提升教學效能。研究發現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教師發問類型需建立在閉鎖式與開放式並重的基礎下,能幫助學生學習規則認知與戰術理解,增進學習興趣,培養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習成效,更能增進教師教學能力並促進專業知能的成長。針對本研究中的發現提供未來體育教學發展與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
  • Item
    理解式球類訓練法應用於高中棒球校隊訓練之行動研究
    (2010) 馬良睿; Ma Liang-Jui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高中棒球隊球員實施理解式棒球訓練法在技能與比賽表現的訓練成效,同時比較高低年級間的差異情形,深入瞭解參與研究的球員以及教練對於實施理解式棒球訓練情形的看法與感受。參與研究的球員以台北縣某高中體育班棒球隊一、三年級,共28位球員,其中高一低年級球員15位,高三高年級球員13位,設計15天的理解式棒球訓練,並配合棒球主觀與客觀技能測驗與比賽表現評量進行訓練前、後測驗。在量的資料處理部份,分別以相依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對於球員前、後測驗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另外在質性資料部份,蒐集訓練日誌、球員訓練心得、球員訪談所得的資料,以持續比較法進行內容分析。主要的結果如下:(一)實施理解式棒球訓練後,球員在棒球的技能訓練成效上有明顯的進步,高低年級球員之間技能訓練成效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二)實施理解式棒球訓練後,球員在棒球比賽表現訓練成效上有明顯的進步,高低年級球員之間比賽表現的訓練成效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三)球員肯定理解式棒球訓練的訓練設計,對於技能的訓練與比賽表現的訓練成效有幫助,同時對於訓練方式能增加比賽技能與享受訓練的樂趣等感受,也呈現出認同的反應。(四)參與研究的教練指出理解式棒球訓練能引起球員的動機與興趣,有助於戰術戰略的理解,同時也能夠發展運動技能、激勵團隊的士氣。透過本研究得知教練及球員對理解式球類訓練法表示正面及支持,能促進球員對棒球運動的訓練成效,提供球隊一種新的訓練方法。針對本研究中的發現提供未來學校棒球運動代表隊訓練模式的發展與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國小五年級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之行動研究
    (2007) 葉人豪; Yah Jen Hao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法在認知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同時比較不同性別間的差異情形,深入瞭解參與研究的學生以及教師對於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上課情形的觀點。參與研究的學生以高雄縣某國小五年級,一班共27位學生,其中男生14位,女生13位,設計10節課的理解式巧固球教學,並配合巧固球認知測驗與比賽表現評量進行教學前、後測驗。在量的資料處理部份,分別以相依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對於學生前、後測驗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另外在質性資料部份,蒐集教師日誌、教學觀察單、學生心得、師生訪談所得的資料,以三角檢核法進行內容分析。主要的結果如下:(一)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後,學生在巧固球的認知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但不同性別學生之間認知學習的效果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二)實施理解式巧固球教學後,學生在巧固球比賽表現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但不同性別學生之間比賽表現學習的效果是沒有顯著差異的。(三)學生肯定理解式巧固球教學的上課內容,對於認知的學習與比賽表現的學習效果有幫助,同時對於上課方式能增加比賽知識與享受運動的樂趣等感受,也呈現出喜愛的反應。(四)參與研究的教師指出理解式巧固球教學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有助於戰術戰略的理解與認知學習的持久,同時也能夠發展運動技能、激勵團隊的士氣。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既可以促進學生認知學習與比賽表現,也能提供教師在體育知識與專業的成長。針對本研究中的發現,提供後續研究的建議以及未來學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