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悶壞了嗎?虛擬旅遊產品在後疫情時代之應用探討(2022) 林侑蓉; Lin, You-Rong在COVID-19疫情流行下,許多政府實施防疫政策限制了人口的出入,導致了經濟受到影響,而旅遊業首當其衝。面對這些挑戰,Airbnb、Amazon Explore、KLOOK等旅遊網站推出虛擬旅遊來適應這些當前對實體旅行的限制,自疫情以來所提供的線上體驗產品數量增加了十倍以上,可見此產品於全球疫情下發展之規模程度,以及相關研究的及時性和重要性。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虛擬旅遊在臺灣消費者計畫行為以及科技接受度中的表現,將旅遊意願做為行為意圖,並探討虛擬旅遊的市場前景。研究方法為兩階段研究設計。第一階段以文字探勘抓取共169688則虛擬旅遊產品網路評論,經詞頻分析萃取出450個分析單位,並以內容分析法做人工歸類;第二階段除了對第一階段的因素做出權重排序,也使用深度訪談法訪談共8人,經內容分析後將342項分析單位,歸納成9項主題以及51項子類別。研究結果呈現虛擬旅遊吸引消費者的五大因素分別為人員專業、客服、線上特性、體驗行程內容、口碑,以及對應的20項詳細因素。本研究建議虛擬旅遊未來之發展方向為:加強感官的體驗、結合實體的商品、做為實體旅遊的行銷手段。同時也點出了虛擬旅遊對社會的行影響,虛擬旅遊將會刺激產業、降低消費者的旅遊支出、降低實體社交。最後,本研究認為虛擬旅遊未來將可以透過異業結合、提升視訊技術、提升體驗技術來對產品作加值,才能在未來更蓬勃發展。Item 以擴增式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休閒農場重遊意願之因素(2022) 黃麗娟; Hwang, Lih-Chuan現代人對於休閒活動的重視,已由一般室內娛樂活動轉向戶外的休閒遊憩。臺灣的休閒農場快速崛起、轉型,並提供遊客多元化的休閒活動,吸引旅客來訪。2022年全臺灣共有366家休閒農場,休閒農場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田園景觀和農產品,是國內觀光產業中重要的一環,然而國內各種休閒遊憩產業競爭激烈,休閒農場除了要面對同業的競爭之外還要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如民宿、渡假中心、綜合遊樂園、森林遊樂區等的競爭,休閒農場需要增加競爭力,讓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願意重遊農場。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為基礎,擴增體驗活動、農產品消費2項自變數,來探討影響休閒農場重遊意願的因素。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法於實地與網路發放問卷,問卷結果以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相關敘述性統計分析,使用AMOS 24.0進行測量模型分析與結構模型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行為計畫理論中的主觀規範正向顯著影響休閒農場遊客重遊意願,休閒農場提供之體驗活動與休閒農場的農產品消費都會正向顯著影響休閒農場遊客的重遊意願。建議休閒農場可以針對團體中的領袖人物加強行銷,利用農場特色開發多元化的體驗活動項目與農產品種類。Item 台灣人前往北海道旅遊行為意圖之研究(2010) 詹依靜; Chan, Yi-Chin日本一向是台灣人海外旅遊的首選地,其中北海道更是近年來廣受台灣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北海道在日本旅遊市場中炙手可熱,至今將近10年過去,北海道仍然以豐富的自然景觀、美食等觀光資源為日本代表性的旅遊景點。因此,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探討北海道吸引台灣人前往的潛在因素。研究對象以年滿18歲以上的國民且設籍於台灣為主,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共發放540份問卷,回收510份,有效回收率為94.4%,去除未填完問卷廢卷後有效問卷為502份。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以女性多於男性;年齡以30-39歲之間為最多;居住地以北部地區為主;職業以上班族最多;教育程度以大學/專科為主;婚姻狀況以已婚最多;月收入以30,001元~40,000元最多;日本旅遊經驗以1~2次經驗最多;日本平均旅遊費用以30,001元~40,000元最多;如何獲得北海道旅遊資訊以旅遊雜誌、旅遊書和報紙最多。另外本研究顯示整體的受試者未來一年有47.0%願意前往北海道旅遊,而已去過的受試者則未來一年有59.3%願意前往北海道旅遊,且無論是否去過的受試者的意圖對於態度、主觀規範、行為控制知覺等都表示正向的認知。以迴歸分析來瞭解影響前往北海道旅遊行為意圖中,「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控制知覺」三個變項皆達顯著水準,特別是行為控制知覺影響力最大,主觀規範次之。而行為控制知覺中以「便利條件」、主觀規範以及態度中的「情感性信念」為主要影響因素。依據上述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及行為控制知覺影響受試者前往北海道旅遊的行為意圖,故應藉由多樣化的宣傳管道,積極地宣傳北海道的印象,並提供多元化的旅遊行程及旅遊資訊,以吸引更多重遊客造訪。Item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2011) 王孟佳; Meng Chia Wang本研究旨在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內涵,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體育班學生在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差異情形,同時,分析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關聯性。透過自編之「臺北市公立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臺北市19所公立高中職設有體育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1,195位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體育班學生在學習行為方面,態度是主要影響學習行為因素。其中,體育班對於學習過程可以提升專項運動知識和能力得分最高,顯示體育班學生認知到體育班學習中提升自我專項運動能力之重要性。其次,在生涯發展方面以生涯探索情況最佳,生涯規劃次之,生涯定向最差,顯示體育班學生對於自己的運動專長興趣、能力與升學或就業方向等資訊的來源是豐富的,能依據運動表現、課業表現規劃,但在如何實現選擇方面得分最低,可看出體育班學生在目標選擇與達成目標的規劃能力不足。 二、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行為會受到性別、年級、專長項目、學業成績、運動成就及訓練年資差異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結果。其次,在生涯發展方面,除運動專長外,不同性別、年級、訓練年資、學業成績、運動成就之體育班學生其生涯發展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其解釋力為23.72%;其中,絕大部分的解釋力來自於第一個典型因素(ρ=.612)。且學習行為之「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態度」分別影響生涯發展之「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規劃」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結果證實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間確實有相關性的存在,且學習行為愈正向則生涯發展愈正向。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提出以下結論:體育班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確實會因為學生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不一致的情形;其次,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兩者間具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存在。Item 高中階段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意圖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9-09-01) 張千培; 鄭志富Item 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08-09-01) 呂宛蓁; 鄭志富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旨在建構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之模式,進而探討職棒現場觀眾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之影響。本研究以2007年3月至4月間前往中華職棒觀賞比賽之現場觀眾444名為研究對象,以「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問卷」進行調查,並以描述統計、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論如下:一、依據計畫行為理論所建構之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模式與樣本資料的適配度達可接受水準。二、知覺行為控制最能影響觀眾觀賞職棒的行為意圖,其次為態度,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力不顯著。基於以上發現,建議職棒聯盟與球團應增加觀眾之觀賽便利條件(如交通、友伴等),並善用行銷策略來塑造職棒球員之知名度,加強觀眾對職棒之正向態度,以刺激其觀賞意願。而針對未來研究,可將此模式應用於其它職業運動領域中,並依據實證資料來建構完整模式,作為職業運動經營與行銷策略規劃上之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