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採計「體適能加分」之高中學生學業表現分析
    (教育部, 2011-06-01) 卓俊辰; 曾竣瑋
  • Item
    班級社會環境對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自尊的影響研究(II)
    (2010/08-2011/07) 賴香如; 呂昌明; 卓俊辰; 李碧霞
    全球各地均積極推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希望透過學校場域,提供健康機會,增進學生健康的水準和生活品質。我國自2005年在教育和衛生單位合作下,開始努力推動,但少有從學校社會環境營造著手者。值得擔憂的是,學生自殺、憂鬱症增多,心理健康問題將成為本世紀三大重要疾病之一。 學校社會環境的營造和落實,需以班級為基礎。健康的班級社會環境對同儕團體的穩定性、學習動機、學業成就、學校生活滿意度及自信心均有幫助。如何協助國中教師重視和營造健康班級的社會環境,是本研究的焦點。 本計畫為期三年,採質、量並重的方式進行。第一年採深入訪談和焦點團體訪談,以探知教師和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的觀點,作為發展班級社會環境量表和營造方案的基礎。另抽樣調查全台1,500名國中生,以驗證班級社會環境與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和自尊的關係。第二年採準實驗研究設計,以兩所國中24班學生為對象,分為3組,實驗組進行一學年的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介入,再評價實驗介入的立即成效。第三年,進行實驗介入延宕效果的評價,並調查398名教師和539名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的意見。 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1.訪談和分析教師與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的看法。 2.建構有效評估班級社會環境之本土化工具。 3.探討班級社會環境與國中學生學習表現、學校生活適應及自尊的關係。 4.研擬班級社會環境的營造方案。 5.執行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實驗介入。 6.評價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實驗介入的立即和延宕效果。 7.探討國中教師和學生對班級社會環境營造方案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