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系(含 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9

本系設立的宗旨,首在養成學生具備地球科學五大學術領域–地質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充分之本職學能;本系的教育目標,則首重致力培養有志從事地球科學之專精人才,以培育優秀之地球科學研究人才和實務工作的專業人才為主軸,並以培養優良的中學地球科學師資為輔。特別是在國內各地球科學相關系所中,本系是唯一同時涵蓋五大地球科學研究領域,並擁有師範大學在科學教育專業基礎的高等學術機構,此為本系之特色。若志在從事中等學校地科教學,本系亦可提供地科教學知能和教育專業知識,充分培育健全之地球科學師資。

在課程上,為營造更優質的學習與研究環境,本系已適度調整原以師資培育目標為主的舊有課程架構,整合各地球科學次領域之基礎課程,降低本系必、選修課程之比例,大幅減少各次領域之必修課程學分,以增加學生在各次領域課程選修之自由度及彈性,進而充分落實各次領域之專業進階課程。此外本系並積極鼓勵學生,實際參與實驗、撰寫論文、從事專題計畫研究等,以豐富其研究經驗,訓練學生使其具備獨立研究之精神與能力。經由選修本系提供之更多進階專業課程,進而厚植學生之理論基礎、充實其專業背景,並強化其選定目標次領域之學術養成和專業訓練;連同充足的研究經驗,本系學生的未來發展,將更具時代性與面對挑戰時的競爭力,進一步達到「博而精、廣而深」的終極目標。近來本系更積極增聘優秀外籍專任師資,以全英語教學方式授課,期能增加學生之國際觀與國際競爭力。

本系在碩、博士班研究所的教育上,採一系多所之架構,除地球科學研究所外,還包括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本系研究所的研究重點與發展方向,首在地球科學各領域之深耕與研究發展,並加強各次領域間之跨學門合作,以進一步提升本系之學術研究及國際化,並為本系學生的訓練和學習,提供全面全方位的考量,以訓練學生從容面對多變的世界,因應未來的挑戰。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9
  • Item
    海燕颱風(2013) 之雲解析差時系集預報應用研究
    (2019) 李昭億; Li, Chao-Yi
    燕颱風是2013年相當有代表性的強烈颱風,在登陸時的強度超過五級颶風的強度,從這部分來看是歷史少有,根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 的資料顯示,海燕颱風於2013年11月7日1200 UTC達到最強的狀態,其一分鐘平均最大風速達到了170 knots,中心氣壓895hPa,此強度也已經達到五級颶風的標準,海燕颱風本身帶來的災害以登陸時帶來的風暴潮為主。 本研究使用名古屋大學開發的CReSS(Cloud-Resolving Storm Simulaor) 雲解析模式與Wang et al.(2016) 提出的差時系集預報方式,具備高水平和垂直解析度,大的高解析度區域,及更長的預報時間長度,有機會能及早對災害有所掌握,本文進行每6小時的事後預報,討論上述這些優勢是否能夠在預報上對海燕颱風這個案例達到改進,以求日後對於此類容易造成重大災情的案例,有更有效的預報示警手段,減少生命與經濟上的巨大損失。 本研究除了使用差時系集策略外,其他幫助改善預報的作法,包含提高模式設定的層頂高度,同時對初始時間格點資料和觀測強度落差較大的時段,使用先前模式在該時間表現最好,強度最接近的預報來做為初始資料進行預報,以減少初始資料跟觀測資料的差距,進一步降低颱風登陸前兩天內的誤差。 結果顯示,差時系集的高解析度,對於颱風強度的預報結果有明顯幫助,對海燕颱風其路徑也有良好的掌握。自11月4日開始CReSS預報的颱風登陸位置與JTWC的最佳路徑就僅有小於150公里誤差的成員出現,而扣除徑向路徑誤差則有小於100公里誤差的成員。在11月6號0000 UTC之後,誤差都小於100公里,登陸點的誤差則小於50公里。由於良好的路徑預報,颱風在登陸前後有在雷伊泰灣內產生明顯風向轉變,與觀測相符。 強度的表現不採用額外作法時以11月6日0000 UTC的表現為最佳,最大風速達到76.2 m∙s^(-1),最低海平面氣壓則達到891 hPa,相較於JTWC的84.9 m∙s^(-1)和895 hPa,強度的表現已經相當接近,另外由於路徑誤差亦小,能捕捉到Takagi et al.(2015) 所提出,海燕颱風造成風暴潮的原因,因此本差時系集預報所產出的資料,若套用到暴潮模式後是有機會預報出接近真實的風暴潮的出現。而使用了先前CReSS預報作為初始資料,進行了從6日0600 UTC開始的6個預報,這成員預報的最大風速都有超過70 m∙s^(-1),而最低氣壓低於900 hPa,相較於初始場使用GFS資料的預報,風速上又增加了10 m∙s^(-1)以上,而氣壓則下降約20 hPa,故有相當的程度的改善。 總結而言,本研究的CReSS差時系集預報,能夠在海燕颱風登陸前2天內,對於其登陸階段的風速預報誤差大致小於10 m∙s^(-1),中心氣壓則與觀測接近甚至更低,登陸的位置誤差則能在50公里以內,預報表現十分突出。
  • Item
    以錐蜷殼體之穩定碳氧同位素及元素成分探討古環境—以斯里蘭卡Bolgoda湖泊為例
    (2019) 張承瑞; Zhang, Chen-Rui
    本研究分析斯里蘭卡Bolgoda湖泊現生及湖泊岩芯(長度410 cm;取樣深度9 cm-253.5 cm)中的霰石質軟體動物殼體,進行穩定碳氧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來探討斯里蘭卡地區近2400年以來的環境特徵。 現生標本氧同位素數值介於-6.6‰和-1.7‰ 之間,(平均值為-3.2 ± 0.9‰,N=74;1σ;V-PDB)。岩芯中標本氧同位素數值介於-6.9‰和-1.8‰ 之間,(平均值為-4.0 ± 1.1‰,N=352;1σ;V-PDB)。將推算後的水體氧同位素數值與可倫坡測站30年平均氣溫資料帶入同位素溫度方程式計算出標本一年間的氧同位素理論平衡值,部分標本氧同位素記錄與理論平衡值呈現相似的季節性震盪變化,標本氧同位素數值約可呈現6個月至2年之季節性震盪記錄。 現生標本及岩芯標本的元素分析結果顯示Al/Ca、Fe/Ca、Mn/Ca比值均接近於偵測極限(0.3 mmol/mol),進一步顯示本研究標本的保存度良好,未受成岩作用影響。Bolgoda湖泊水體混和均勻,水體鹽度大致介於2 ppt~ 20 ppt之間,湖水鹽度受到海水及天水影響,理論上水體(殼體)氧同位素數值可以反映淡水注入比例。若殼體Na/Ca 比值的變化主要受到鹽度的影響,標本氧同位素數值較大或較小值時伴隨著較高或低的Na/Ca 比值,進一步反映了乾季及雨季降雨量的差異。 季節性震盪中,現生標本及岩芯標本,於乾季之氧同位素數值多在-2‰左右;而雨季時現生標本約為-4‰;岩芯標本則約為-6‰。假設斯里蘭卡地區近3000年來溫度變化小,因此忽略溫度變化對標本氧同位素數值之影響,則現生標本及岩芯中標本相比可反映2340-190 (cal yr BP)斯里蘭卡西南部雨季降雨較現今強,亦表示較強烈的印度洋西南季風時期;而乾季降雨的降雨量變化不大。
  • Item
    宜蘭地區最大地動加速度之估算
    (2019) 李正宇; Lee, Cheng-yu
    本研究提出完整的模式以推算震源頻率函數及強震站的場址效應。使用中央氣象局強地動觀測計畫1996~2009年強震站觀測紀錄,先利用複數解載解析強震站地震紀錄,找出PGA瞬時的頻率函數;利用波線追跡法及能量衰減構造及平均法推算震源函數;再推算出各強震站的場址效應。最後利用已知震源函數、路徑效應及場址效應估算宜蘭地區各強震站的最大加速度峰值。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 各強震站PGA瞬時的頻率函數與全時段地震紀錄的頻率函數有極大的相似性。 (2) 宜蘭地區放大頻率範圍在1Hz~5Hz為主,且靠近山區頻率有變大趨勢。宜蘭地區第一主頻的場址效應,放大倍率大多落於0.9~2.5倍之間。而且靠近蘭陽平原西北部強震站放大倍率較低(1.2~1.8倍),東部平原放大率較高(2.4~3.0倍)。 (3) 利用已知震源函數、路徑效應及場址效應推估宜蘭地區的最大地動加速度峰值,除了南澳地區強震站有明顯低估外,其餘地區有相當的準確度。
  • Item
    未來長期氣候變遷對北行侵台颱風個案之降雨影響
    (2019) 陳常溢; Chen, Chang-Yi
    本研究主要針對暖化情境對侵台颱風在降雨方面造成的影響為主軸。為了排除諸多不確定因素,本研究選取過去發生並有發布警報之北行颱風個案,使用雲解析風暴模式Cloud-Resolving Storm Simulator (簡稱CReSS)重現,並將其放置於本世紀末的氣候場探討,並加以比較進行敏感度測試,隨後本研究也使用水收支方程式來探討兩者降雨差異的原因。 未來的氣候推估方面,我們選取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共38個模式,挑選1981-2000年Historical run和未來RCP4.5和RCP8.5暖化情境的2081-2100年,選取這三種情境的6到10月做平均後,計算這100年間的差異作為氣候差異場。在個案上,我們選取了梅姬颱風(2010)、泰利颱風(2012)、康芮颱風(2013)以及鳳凰颱風(2014)。各個案的控制組實驗(現代氣候)採用格點分析資料模擬,而將上述氣候差異場疊加於相同分析資料後,即為未來暖化情境的敏感度實驗。 結果顯示,各個案大同小異:梅姬颱風在距中心500 km半徑內,RCP4.5情境下的總降雨量增加約20%,RCP8.5情境下增加約9%;泰利颱風在400 km半徑內,RCP4.5情境下總雨量增加約11%,RCP8.5情境減少約2%;康芮颱風在500 km半徑,RCP4.5情境下降雨量增加約57%,RCP8.5情境下減少約8%;最後,鳳凰颱風在400 km半徑內,RCP4.5情境下降雨量增加約11%,RCP8.5情境下增加約6%。所有的共通特性皆為強降水事件增加;弱降水事件減少。由於RCP4.5情境下雨帶較RCP8.5情境分佈廣泛,而RCP8.5情境下降雨集中在眼牆附近。在計算格點平均時,會使得降雨較集中的RCP8.5情境總雨量較少,但其雨量集中的程度不容小看。 在降雨增加的原因,分析颱風的次環流運動,低層內流增強;高層外流增強,導致內核上升運動增強,這也使得降雨在內核提高。
  • Item
    全新世早期微孔珊瑚骨骼穩定碳氧同位素組成與Sr/Ca比值反映之臺灣西南部古環境
    (2019) 林重燁; Lin, Chung-Yeh
    本研究分析採自臺灣西南部阿公店珊瑚礁岩芯(長約2.4公尺;U-Th定年8986±28~7870±29 yr BP)中微孔珊瑚(Porites;成分為霰石)生長較為連續之部分,進行穩定碳氧同位素以及Sr/Ca比值成分分析,以重建全新世早期臺灣西南部地區之古環境。 珊瑚標本以X射線照相以確定主要生長軸方向;之後沿生長軸以電鑽微取樣(間距1mm),進行穩定碳氧同位素以及Sr/Ca比值之分析。標本氧同位素數值範圍介於-3.36‰~-6.64‰ (V-PDB),平均值為-5.18‰±0.72‰(1;N=1634)。根據穩定氧同位素數值變化可觀察到106個震盪,其震幅約0.5~1‰。而Sr/Ca比值分析以每1cm為間距取樣,共分析169個標本,為追求數據的完整性,本研究額外挑選2點以每1mm為間距多做取樣(N=18),也以氧同位素震盪之峰值部分去做Sr/Ca比值分析(N=50)以了解季節之最高及最低溫度,其數值介於8.27mmol/mol~9.79mmol/mol之間,平均值為9.09mmol/mol±0.39mmol/mol(1;N=237),發現主要共可分為九個區段。而碳同位素數值範圍為0.79~-4.75‰,平均值為-1.40‰±0.82‰(1 ;N=1634),與氧同位素並無明顯的相關性。 年代由老至年輕,若根據微孔珊瑚之Sr/Ca比值溫度轉換公式,其溫度的震盪可分為九個階段:第一段(8700 yr BP),平均溫為32.3℃(N=8);第二段(8640 yr BP),平均溫為22.3℃(N=22);第三段(8595 yr BP),平均溫25℃(N=30);第四段(8525 yr BP),平均溫為21.3(N=40);第五段(8400 yr BP),平均溫為24.4℃(N=19);第六段(8350 yr BP),平均溫為20.9℃(N=58);第七段(8220 yr BP),平均溫為30℃(N=20);第八段(8200 yr BP),平均溫21.4℃(N=17);第九段(8090 yr BP),平均溫為29.6℃(N=23)。將所得溫度代入 Shen(1996)之海溫與海水氧同位素轉換公式,便可推得該時期之海水氧同位素數值範圍介於-2.0~2.0‰,夏季與冬季平均值分別為-0.3(N=71)及0.4‰ (N=44),比現今臺灣西南部實測之冬、夏海水氧同位素數值大。而若假設當時海水氧同位素值為0.5‰,則整體海水氧同位素反映出全新世早期臺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當時夏季季風較現今強,降水量較現今為多的現象。 本研究之碳同位素與氧同位素數值並無明顯的相關性,但整體來看碳同位素數值自8700 yr BP至8090 yr BP有逐漸變大的趨勢,或許顯示出當時日照量逐漸變強,使珊瑚之光合作用更旺盛的現象。而整體珊瑚碳同位素的低值逐漸變大,振幅則逐漸變小,可能表示冬季日照量有增加的趨勢。
  • Item
    副熱帶東北太平洋海溫年際及年代際變化以及其對亞洲-太平洋之影響
    (2019) 鄔毅愷; Wu, Yi-Kai
    觀測發現,副熱帶東北太平洋的暖海溫從2013年開始出現持續增暖的現象,近期研究發現此暖海溫對短期天氣或長期氣候變異颱風都有顯著的影響。然而相較於赤道東太平洋海溫, 有關副熱帶東北太平洋海溫的時空特徵之相關研究仍相當有限. 本研究主要探討副熱帶東北太平洋的特徵, 增暖的物理機制, 以及對天氣與氣候的可能影響 分析顯示,此區域之海溫變異與太平洋經向模態密切相關。除此之外,亦受到暖化趨勢的影響(約貢獻15%之海溫變異)。小波分析進一步發現此區域海溫包含了年際及年代際變化。在年際尺度,副熱帶東北太平洋海溫增暖同時,赤道太平洋亦同時有一類似聖嬰結構之海溫增暖現象。而在年代際尺度,太平洋年代際震盪、北太平洋環流震盪以及大西洋多重年代際震盪對此區域海溫變化皆有顯著的影響。 海洋混合層熱量收支得知,此海溫近期之增暖,主要透過風-蒸發-海溫(wind-evaporation-SST, WES) 之正回饋機制。除此之外,本研究也藉由兩個個案,討論此海溫對聖嬰現象以及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之影響。
  • Item
    不同梅雨鋒面走向與移速對臺灣北部地區降雨影響之理想模擬研究
    (2019) 謝竣安; Hsieh, Chun-An
    每年5、6月梅雨季為臺灣重要的降水來源,此期間常受到鋒面影響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其中不乏有豪大雨個案。然而,不同梅雨鋒面所造成的降雨多寡以及分布不盡相同,而此結果受到許多複雜的因素影響,包括水氣含量、西南氣流、鋒面與地形效應以及中尺度擾動等影響,難以比較釐清單一條件在不同降雨個案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利用理想化模擬的方式簡化複雜的鋒面系統,排除其他因素,探討在真實地形下,不同鋒面走向與移速對臺灣北部降雨的影響。 為製作出理想化模擬的初始場,本研究先從分析資料平均得到鋒面前後的大氣垂直狀態,之後藉調整鋒後東北風的風向及風速,設定不同鋒面走向與移速。將東北風700 hPa以下的低層風場固定為均勻風場,其中,東北風風向與鋒面走向間維持45°夾角,意即隨鋒面走向而變化;東北風風速則對應鋒面移速,風速隨鋒面移速加快而增加。之後經由地轉風平衡式與地球大圓距離公式等計算,將東北風與西南風的大氣垂直狀態擴展為三維經緯網格資料。最後合併鋒前西南風場與鋒後東北風場兩個三維資料場得到理想化模擬的初始場,進行理想化模擬實驗。實驗設計8種鋒面走向,以角度表示,東西走向為0°,順鐘向為負,逆鐘向為正,分別為-20°、-10°、0°、10°、20°、30°、40°與50°。加上3種鋒面移速,分別為快(20 km/h)、中(15 km/h)以及慢(10 km/h)的鋒面移速,共24種組合,代表不同的鋒面情境。 為探討各鋒面模擬結果在臺灣北部的降雨情形,本文藉由實驗模擬結果分析不同鋒面情境下,臺灣北部降雨的強度與空間分布。並選取臺灣北部特定的區域範圍進行空間平均,並且依照實驗模擬結果選取臺灣北部因為梅雨鋒面系統發生降雨的時段,得到實驗的累積雨量、降雨強度以及降雨時間長度,進行臺灣北部降雨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在相同鋒面移速的情況下,鋒面的走向越接近20°與30°走向,降雨強度越高;鋒面的走向越接近-20°走向,則降雨時間越長,而在相同的鋒面走向情況下,鋒面的移動速度越快則降雨強度越高;而降雨時間長度則減少。臺灣北部累積降雨較多的實驗的可以分為長降雨時間以及強降雨強度兩個類,其中長降雨時間類型較為符合觀測,且有所有實驗中最多的累積雨量。另外本研究也發現,在特定的鋒面走向時,儘管鋒面移速慢,臺灣北部雖可有鋒面通過但是幾乎沒有降雨發生。然而相同的鋒面走向,當鋒面移速提高後,北部又出現降雨,顯示為鋒面走向、東北風強度與北部地形間的非連續交互作用。另外,經由垂直速度與輻散得時序分析,得知20°與30°時的上升運動與低層輻合較其他走向更強,有利於對流發展造成更高的降雨強度。
  • Item
    An assessment of the magmatic conditions of Late Neoproterozoic collisional and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from the Guéra Massif, South-Central Chad
    (2019) 范氏芝; Chi Thi Pham
    The Guéra massif of South-Central Chad recorded the late stages of the Pan-African orogeny related to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Congo Craton and the Saharan Metacraton. The granitic rocks of the Guéra massif are Neoproterozoic and were emplaced during three distinct intervals: ~590 Ma, ~570 Ma, and ~560 Ma. The younger granites from the Guéra massif may be related to the slightly younger granites (~550 Ma) that constitute the Lake Fitri inliers to the west. The oldest (≥ 590 Ma) rocks hav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isional granites whereas the younger (≤ 570 Ma) rocks are similar to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Biotite and amphibole chemistry for both types of granites are studied to estimate the magmatic conditions of the host rock, subsequently, to distinguish the type of granites and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ology of south-central Chad area. The biotite from the collisional granites have higher Al and Ti content, and low iron number (Fe# = Fe2+/(Fe2++Mg) = 0.40-0.96). Their average magmatic temperature is 639 ± 73oC, and average pressure is 1.9 ± 0.1 kbars, and the average redox state -18.3 ± 3.1 that lies between the nickel-nickel oxide and quartz-fayalite-magnetite buffers. The biotites from the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Fe# (≥0.7), and lower Al and Ti contents, as compared to collisional granites. All post-collisional biotites crystallized at lower temperatures (570 Ma = 620 ± 44oC, 560 Ma = 616 ± 31oC and 550 Ma = 613 ± 45oC). However, the Guéra granites are formed at pressures of 1.8 ± 0.1 kbars and 2.1 ± 0.1 kbars with the relative oxidation state transitioning from oxidizing to reducing environment (log fO2 = -19.5 ± 1.9 and -19.1 ± 1.6 for 570 Ma and 560 Ma, respectively) around the quartz-fayalite-magnetite buffers and wüstite-magnetite buffers. In contrast, the Lake Fitri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were emplaced at higher pressure (4.1 ± 0.1 kbars) and higher relative oxidation state, similar to the Guéra massif collisional granites (log fO2= -18.3 ± 3.1). Amphiboles are more common in the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and are calcic with a low magnesian number (Mg#=Mg2+/(Mg2++Fe) ≤ 0.3)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ower oxidation state. It appears that the granites of the Guéra massif display distinct evolution from high to low in temperature, pressure, oxidation state over time. Moreover, the Guéra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had very different magmatic conditions than the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of Lake Fitri, suggesting there may be a terrane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exposures.
  • Item
    海流資料同化方案之建立
    (2019) 顏嘉緯; Yan, Jia-Wei
    臺灣四周環海,海洋流場研究為我國國防、漁業、航運、救災、永續發展等的重要基石。海洋流場之觀測因受限於天氣、人力、航期規劃等、不易執行空間上大範圍的連續測量。相較於海表面的流場測量可輔以海表流速觀測浮標(Surface Velocity Program drifter, SVP drifter)等儀器來補足,次表層海流資料的取得仍十分困難。本研究藉由運用表面海流觀測資料對海洋模式進行同化,可使模式的次表層海流之模擬結果更趨近於觀測結果。研究中以船載式都卜勒流剖儀(ship-boar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sb-ADCP)所測量的海流資料,應用基於艾克曼理論所發展之同化技術,並帶入交互校準多重衛星風場資料(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 CCMP)運算,來修正混合坐標海洋模式(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HYCOM)之模擬結果。再將HYCOM修正前後資料分別與sb-ADCP資料比對。比對結果可知此同化方法,可使該區域HYCOM模式上層資料更趨近ADCP觀測資料,達成改善模式資料之目的。本研究以海表面風影響海流變化原理的修正,惟因海表面風並非影響上層海流之唯一因素,所以在未來工作上將加入其他影響因素的研究,使模式資料同化結果更符合實際海流流況。
  • Item
    非彈性應變回復法之三維應力測量應用於宜蘭地熱探勘之評估
    (2019) 楊士寬; Yang, Shih-Kuan
    世界上的化石能源逐年面臨匱乏的危機,這將對人類的生活與經濟發展造成衝擊,因此開發替代能源為全球必行的趨勢,考慮環境保護、永續利用、經濟發展與資源優勢之因素,地熱能為適合臺灣發展的替代能源之一。 位於太平洋火環帶西緣的臺灣,是個富含地熱資源的國家,其中宜蘭地區地下水充足,若能在該地深處找到熱源與水源富集之區域,該地則即為理想的地熱電廠場址。 本研究以宜蘭紅柴林地熱潛能區紅柴林1號井(HCL01)與紅柴林2號井(HCL02)之岩心為樣本,進行非彈性應變回復法(ASR)實驗,量測現地的三維應力場,並以岩心描述取得現地導水裂隙與弱面位態的資料,利用三維應力與裂隙位態評估現地裂隙的滑動與擴張趨勢以及導水效果的好壞,作為地熱開發潛能的評估依據。 紅柴林1號井樣本所解算出的三軸應變場結果顯示,各樣本的三軸應變場沒有特定的規律,每個深度之樣本所對應的應力場型式也不相同。HCL01-01樣本結果不屬於安德森斷層理論的任一種斷層型式的應力場,水平最大應力的擠壓方向為西北-東南向,解算三為主應力之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46.05、41.06、34.29 MPa;HCL01-02樣本結果趨近於逆斷層型式的應力場,水平最大應力的擠壓方向為北北西-南南東向,解算三為主應力之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57.86、34.03、29.3 MPa;HCL01-03樣本結果趨近於正斷層型式的應力場,水平最大應力的擠壓方向為北北東-南南西向,解算三為主應力之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41.35、34.46、27.96 MPa;HCL01-04樣本結果趨近於逆斷層型式的應力場,水平最大應力的擠壓方向為北北東-南南西向,解算三為主應力之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68.58、61.16、51.09 MPa。整體而言,各樣本ASR實驗顯示的應力場結果並不一致,但有水平最大主應力的擠壓方向皆趨近為南北向擠壓的共通點。 紅柴林2號井樣本所解算出的三軸應變場結果顯示,各樣本的三軸應變場沒有特定的規律,每個樣本所對應的應力場型式也不同。HCL02-06樣本結果趨近於正與走向滑移間過渡斷層型式的應力場,水平最大應力的擠壓方向為西北西-東南東向,解算三為主應力之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65.09、56.46、34.96 MPa;HCL02-07樣本結果趨近於走向滑移斷層型式的應力場,水平最大應力的擠壓方向為西北-東南向,解算三為主應力之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80.08、60.79、46.8 MPa。HCL02-6、7樣本水平最大主應力的擠壓方向趨近於西北東南向擠壓,彼此間有水平最大應力擠壓方向雷同的共通點。 紅柴林1號井樣本解算出的滑動趨勢皆小於0.6,各位態的構造弱面均不容易錯動活化。紅柴林1號井樣本解算出的擴張趨勢顯示,深度約1492公尺西北-東南走向、向東北傾斜之中到高傾角的構造弱面有高的擴張趨勢;深度約1560公尺東北-西南走向、向東南傾斜之中傾斜程度傾角的構造弱面有高的擴張趨勢;深度約1579公尺南北走向、向東或向南傾斜之高傾角的構造弱面有高的擴張趨勢;深度約2222公尺西北-東南走向、向東北傾斜之中到低傾角的構造弱面有高的擴張趨勢。 本研究由紅柴林1號井岩心樣本所計算的擴張趨勢與附近深度構造弱面位態進行比對,分析的結果為大部分的構造弱面(如: 層面、劈理、裂隙、礦脈、斷層擦痕面、導水裂隙)位態都沒有高擴張趨勢,於現今應力場下不利於以擴張撐裂的方式發展成為導水裂隙。只有1491.5~1555.7公尺深朝西南方傾沒的礦脈群擁有高擴張趨勢,較有機會以張裂的方式發展成為現今的導水裂隙。 若能由其他資料,例如井測資料,證實該位置導水裂隙的存在,將有利於加強型地熱電廠之注入井與生產井的設井相對位置之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