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美術「停格動畫」教學之成效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6-03-??) 黃祺惠; Chi-Hui Huang數位科技的快速唱起逐漸改變了人才培育的方式,科技融入教學已蔚為現今的教育趨勢。科技與人文的整合能提供教育及藝術創作更多元的可能性,為提升學生數位軟體操作能力,並開發學生多元的視覺經驗智能,本研究以臺北市某高級中學六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停格動畫創作課程,並於課後實施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作品的創意表現及學習成效。研究結果發現:數位停格動畫創作可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且學生創作時可突破手繪障礙,能提升學習興趣與成就是鼠,並能透過小組創作方式提升團結合作精神及績密的組織能力,最後本研究藉此提出未來高役中學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建議,期望對學生的數位藝術創作能力有所助益。Item 高中美術「停格動畫」教學之成效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6-03-??) 黃祺惠; Chi-Hui Huang數位科技的快速唱起逐漸改變了人才培育的方式,科技融入教學已蔚為現今的教育趨勢。科技與人文的整合能提供教育及藝術創作更多元的可能性,為提升學生數位軟體操作能力,並開發學生多元的視覺經驗智能,本研究以臺北市某高級中學六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停格動畫創作課程,並於課後實施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作品的創意表現及學習成效。研究結果發現:數位停格動畫創作可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且學生創作時可突破手繪障礙,能提升學習興趣與成就是鼠,並能透過小組創作方式提升團結合作精神及績密的組織能力,最後本研究藉此提出未來高役中學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建議,期望對學生的數位藝術創作能力有所助益。Item 國中學生的藝術家想像與教學上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4-03-??) 王麗雁; Li-Yan Wang藝術家形象與概念隨著時代改變。教學過程中免不了關於藝術家故事與作品介紹。大眾透過媒體亦接觸各類關於藝術家的訊息。然而園中學生心中的藝術家形象為何?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藝術家?兒童可否被稱為藝術家?藝術家概念受那些因素影響?本研究分析中部地區某國中兩個班級六十位國二普通班學生的觀點。研究發現藝術家形象存在男性為主、有鬍子、帶帽子、手持調色盤與畫筆的刻板形象;學生印象深刻的藝術家以梵谷、畢卡索以及歐洲白人男性畫家為主。然而亦有22位(36. 7%) 學生抱持較開放性的觀點,認為人人皆可成為藝術家。八成五以上的學生認同兒童與未學過專業訓練者可以成為藝術家;並自述其藝術家概念受到教師、書籍與電視媒體的影響。依據研究發現,本文進而提出教學上的省思與建議。Item 良師典範—高中美術教師信念與職涯發展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4-03-??) 林麗雲; Li-Yun Lin本研究為在職教師以反思與進修學習為出發點,為了成為更好的教師,以良師典範為研究對象,採個案研究法,透過蒐集資料與分析,闡明良師的教師信念與職涯發展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提出本個案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