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實習教師對數位化實習輔導環境Eplace使用情形及看法之研究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0-09-??) 曲林凱胤; 楊子瑩; 王國華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個有助於生物科實習教師專業知能發展的數位化輔導環境,並探討使用者的參與情形、看法以及遭過到的相關問題。ePLACE ( electronic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entered, Learner centered, Assessment centered, and Community centered Environment等字母的縮寫)主要以教師專業知識、實習教師、評置與社群為中心的概念為基礎,然後結合線上研習課程和討論、個人網頁歷程檔案、Blog等網路互動工其,應成一個數位化的輔導環境,以期協助實習教師專業知能的發展。本研究採個案研究,參與研究的實習教師共6有5位,經過近一年的實施,結果發現:l.ePLACE能提供指導教授與實習教師虛擬互動的管道,突破時空的限制,給予實習教師較多的協助實習教師;2.實習教師對ePLACE的感受多持正面的看法;3.實習教師在ePLACE中的參與程度有兩極化現象,且對話情形有運月銳滅的態勢。
  • Item
    以專家知識結構為基礎發展學習進程及評估──以國三「直線運動」單元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21-06-??) 陳秀溶; 王國華; 蔡顯麞; Hsiu-Jung Chen, Kuo-Hua Wang, Hsien-Chang Tsai
    本研究以專家知識結構為基礎發展學習進程及其評估。研究過程分成二部分,首先利用內容分析法了解不同版本教科書「直線運動」概念排序、運用調查法得知專家教師的教材知識架構,並參考相關文獻找出概念排序情形,綜合上述資料提出假設性學習進程模型。其次以Q矩陣理論發展7題有效試題,正式施測學生樣本數共1,913 人,並運用語義結構分析法分析學生的試題反應,檢驗所提出的假設性學習進程模型。研究結果共歸納出29個假設性學習進程,分析發現其中有5個與受試學生答題反應所呈現出的知識架構相關係數高達1.0,其中涵蓋所有研究概念且概念階層性最完整的就屬模型12-1。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教科書的編排、教學、認知診斷及學習進程的發展提出建議。
  • Item
    教科書章節編排順序對國中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以生殖、遺傳章節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9-??) 陳秀溶; 王國華; 蔡顯麞; Hsiu-Jung Chen, Kuo-Hua Wang, Hsien-Chang Tsai
    本研究主要探討現行教科書在生殖、遺傳章節順序安排的兩種類型,對不同學習成就之國中生遺傳章節學習成效與各認知層次試題作答表現之影響。採準實驗研究,樣本139位,依學生上學期自然段考平均分數分高(前27%)、中與低(後27%)三群。實驗組教學處理排序為無性生殖、有性生殖、細胞的分裂、遺傳章節;對照組則為細胞的分裂、無性生殖、有性生殖、遺傳章節。學生依序接受前測(Cronbach's α=0.84)、教學處理與後測(Cronbach's α=0.83),數據用共變數分析與百分比同質性檢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高分群與中間群後測成績無差異,但低分群表現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03<0.05)。實驗組在應用層次答題表現顯著優於對照組(p=0.03<0.05),低分群學生在應用與分析層次答題表現上,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p=0.00<0.05)。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教科書概念安排及教學的建議。
  • Item
    別被影片綁架了-逆向的翻轉教室課程設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5-06-??) 鍾昌宏; 王國華
  • Item
    實習教師對數位化實習輔導環境Eplace使用情形及看法之研究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0-09-??) 曲林凱胤; 楊子瑩; 王國華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個有助於生物科實習教師專業知能發展的數位化輔導環境,並探討使用者的參與情形、看法以及遭過到的相關問題。ePLACE ( electronic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entered, Learner centered, Assessment centered, and Community centered Environment等字母的縮寫)主要以教師專業知識、實習教師、評置與社群為中心的概念為基礎,然後結合線上研習課程和討論、個人網頁歷程檔案、Blog等網路互動工其,應成一個數位化的輔導環境,以期協助實習教師專業知能的發展。本研究採個案研究,參與研究的實習教師共6有5位,經過近一年的實施,結果發現:l.ePLACE能提供指導教授與實習教師虛擬互動的管道,突破時空的限制,給予實習教師較多的協助實習教師;2.實習教師對ePLACE的感受多持正面的看法;3.實習教師在ePLACE中的參與程度有兩極化現象,且對話情形有運月銳滅的態勢。
  • Item
    從知識移轉觀點看實習教師的教學知能發展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1-09-??) 林凱胤; 王國華
    本文從Nonaka等人所提出知識移轉機制,包括社會化、外化、結合化及內化等,以內容分析方式來闡釋一位實習教師( '1、靜)教學知能發展的歷程,結果發現:在社會化(內隱翊識轉內隱知識)階段,小靜老師在觀摩輔導教師的教學後,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找出自己需要加強的部份,並會模仿輔導教師的教學,達到內隱知識間的移轉;在外化(內隱知識轉外顯翊識)階段,小靜老師經由試教與對話,並從嘗試錯誤及參考輔導教師的建議中修正教學第峙,將內隱知識外顯化;在結合化(外顯知識轉外顯知識)階段,小靜老師以教材分析及課文編擬的方式整合外顯知識,並嘗試整合各項資源及教學方法於教學之中,達到外顯翊識間的移轉;在內化(外顯知識轉內隱知識)階段,小靜老師積極參與師資培育機構所提供的各項輔導措施,以做中學的方式,將所習得的知識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