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戰後臺灣高職公民課程中的公民主體圖像
    (2018) 居佳勳; Chu, Chia-Hsun
    本論文旨在探究戰後臺灣高職公民課程中的公民主體圖像。晚近國外公民教育研究指出分流教育不僅是生涯選擇,更是公民培力差距與不平等公民主體配置的開始。由此本論文從公民身分和公民培力理論出發:分析戰後高職教育目的下高職公民課程設置的目的與功能、戰後高職公民課程中的公民身分內涵與公民教育特性及其所形構的公民主體圖像、檢視戰後高職公民課程是否進行公民培力、最後從政治、社會經濟脈絡下學校道德秩序的轉變,分析高職公民主體圖像的轉變與公民培力差距的出現條件。 本論文把Foucault論述理論作為研究取向,以文本分析為研究方法,分析戰後臺灣的高職公民課程文件、政策文本、歷史文件、相關研究與課程制定者之訪談逐字稿等文本。本論文依據政治經濟脈絡與高職課程結構的轉變,劃分出三大時期來理解高職公民課程與公民主體圖像,並且主張因為政治、經濟產業與學校道德秩序的轉變,不僅轉變高職公民課程的目的與特性,更轉變公民主體圖像。 透過戰後高職公民課程文件的分析,本研究發現:一、高職公民課程與公民主體圖像鑲嵌於政治經濟脈絡,1945-1986年威權統治與勞動密集產業脈絡下培育反共為國建設的責任公民、1987-2005年威權轉型與技術密集產業脈絡下培育關注社會議題的參與公民、2006-2018年政治民主化與知識經濟脈絡下的培育遵守民主規範的知識公民。二、戰後高職公民課程的公民身分義務論述始終為優勢論述。三、解嚴前高職公民課程相對沒有公民培力的內涵,直到解嚴後高職公民課程才逐漸出現公民培力的內涵;但晚近以社會科學知識化的主流公民培力論述,卻與高職體系存在格格不入的關係,進而必須稀釋與簡化公民課程,強化公民培力差距。四、戰後以來經濟產業對未來社會參與者的期待,在高職公民課程的公民主體圖像形構上,始終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