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大學生參與社會責任計畫個人因素、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之關係研究
    (2021) 李佳親; Lee, Jia-Ch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個人因素、學習投入經驗及永續發展素養的關係,個人因素包括:生理性別、年級、目前就讀學院、參與志工經驗與選修課程數量;學習投入經驗因素包括:認知投入、情感投入與行為投入;永續發展素養因素包括:系統思考能力、預想未來能力、理解行動的規範與價值、策略能力、協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自我覺察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曾於108學年度至109學年度選修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相關課程的學生,運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統計方法,探究大學生參加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相關課程,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本研究結果歸納分述如下:一、學習投入經驗表現以「行為投入」面向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情感投入」面向與「認知投入」面向。二、永續發展素養各面向以「理解行動的規範與價值」平均分數最高,其次依序為「系統思考能力」、「協作能力」、「預想未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策略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自我覺察能力」。三、不同個人因素中,參與志工經驗、選修課程數量對於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有顯著差異。四、皮爾森積差分析發現,大學生學習投入經驗與永續發展素養呈正相關。五、多元迴歸分析發現,大學生個人因素、學習投入經驗對永續發展素養解釋力部分,在系統思考能力方面達31.1%解釋力、預想未來能力方面達29.5%解釋力、理解行動的規範與價值方面達16.1%解釋力、策略能力方面達48.5%解力、協作能力方面達37.9%解釋力、批判思考能力方面達17.6%解釋力、自我覺察能力方面達36.2%解釋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方面達28.9%解釋力。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包括: 一、 對大學生提升個人永續發展素養建議:積極參與志工機會,從服務中反思學習經驗、增加選修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相關課程、重視並認真投入課程內容與活動。 二、 對教師培養學生永續發展素養建議:注重並激勵學生各方面學習投入經驗、課程增加實際操作活動內容、未來課程內容設計增加培養學生對「批判思考能力」與「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 三、 對未來永續發展素養相關研究,分別提出研究變項、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建議。
  • Item
    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
    (2010) 黃世雄; Shih-Hsiung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並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二、分析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概況。三、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四、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五、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以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其次,運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調查資料進行本土資料之分析,以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本研究運用SPSS 12.0版及LISREL8.72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學習成果可分為學業成果、技能成果、情意成果、期望成果。 二、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相關因素,可分為輸入因素含學校結構特性、家庭社經地位,及環境因素含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學術投入程度。 三、大學生學習成果的概況,學生自評之技能成果未達理想,學業成果與情意屬理想,期望成果則自評最為理想。 四、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相關因素的概況,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屬尚可,但均需加強。學校環境知覺最需加強學生事務、學生宿舍、行政支援與生活機能,人際投入程度需加強師生關係,學術投入程度則需加強主動學習。 五、學校結構特性為公立、師生比與住宿比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校環境知覺愈滿意、人際投入程度愈高、學術投入程度愈高,大學生學習成果愈佳。 六、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透過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 七、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變項。人際投入程度對大學生學習成果最具影響力,學校環境知覺居其次,學術投入程度僅對學業成果具影響力。 八、人際投入程度對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最大,學校環境知覺對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亦大,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不大。 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 Item
    師範大學學生生涯決定歷程研究
    (2010) 吳明潔
    本研究旨在探討師範大學學生生涯決定的歷程,以及影響他們生涯決定歷程的相關因素,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規畫有效生涯輔導措施的參考。 本研究設計為質性研究取向,研究參與者為北部某綜合型師範大學大三或大四學生,共十位,運用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收集,並以質性分析整理資料,且運用研究參與者檢核、同儕檢視以及厚實敘寫增加研究信實度。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參與者生涯決定的歷程首先在「選擇師大與就讀科系」方面,包括入學前的「多重因素」、「父母教養方式」和「興趣」,入學後面對「轉換學校、學系或修不修教程」的選擇,有些學生「因為興趣,曾經考慮重考或轉系」,也有些「參加甄選教育學程的過程,確立自己的生涯目標」或「認清自己與現實,決定不從事教職」,且受到「課程與課外互動」的影響,形成他們目前「堅持走出的路」,包括「許下未來承諾,築夢踏實」、「雙頭並進,取得最佳位置」、「專業在手,未來就業無限寬廣」和「還有時間探索多面向的可能性」。 影響本研究參與者的生涯決定的「課程與課外互動」因素,包括「透過課程的學習,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的方向」、「師生互動提供建議與激發熱情」、「課外活動的參與,補足正式課程中較少培養的生涯技能」和「缺乏與學校行政單位的互動」;而促使本研究參與者堅持走下去的力量包括「個性、興趣和價值觀」、「生活經驗的累積」和「他人的支持與信仰」。 最後,本研究基於研究結果,對學校相關輔導單位的建議,包括強化學校行政單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增進師生關係與落實導師輔導功能;對課程與教學的建議,包括藉由課程與教學促進師生互動與開設生涯規劃的課程;對大學生的建議,包括透過課程與課外活動探索自我興趣與建立生涯目標,以及善用學校生涯輔導資源建構生涯藍圖並付諸實踐;在進一步研究方面,建議擴大研究參與者的範圍,並增加參與觀察、行動研究、縱貫追蹤等多元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