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心流體驗理論應用於認真休閒之趨勢研究:以 2000 至 2020 年臺灣期刊論文為例
    (2021) 林思瑜; Lin, Szu-Yu
    本研究探討正向心理學代表性理論之一——心流體驗,應用於認真休閒之發展趨勢。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建立篩選基準,篩列2000至2020年間44篇標的期刊,針對基本資料、研究議題、研究方法與研究建議等四大面向之類目進行編碼分析。分析後之趨勢概況顯示,活動類別以球類項、野外項為最多,關聯變項則以「涉入程度」頻次最高,「參與動機」次之。其中,絕大多數期刊採用量化研究法,僅1篇採質量混合,且統計方法以結構方程為最多。此外,不同活動類別之期刊,心流體驗之變項定位具有顯著差異。整體而言,與國際研究趨勢相比,國內研究者更傾向於採用量化研究法。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根據本研究結果,依不同活動項目,探討心流體驗作為特定變項之影響;並建議回應國際趨勢,適當採用質性方法進行研究,加以釐清並詮釋認真休閒行為的本質與經驗脈絡。
  • Item
    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
    (2010) 卓佩穎; Cho Pei Ying
    本研究為第一個建立分析類目進行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研究,以量化兼重質性分析的內容分析法為研究方法,檢視98學年度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之階級意識型態,研究目的為瞭解教科書文本探討之階級議題內涵,論述中所隱含的階級意識型態,並解構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的霸權宰制情形。本研究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議題之文本內涵 (一)相關議題探討偏重於經濟層面,貧與富最常見出現於論述中,顯示財富之擁有仍為建構階級意識型態之基礎。 (二)階級議題探討呈現支離破碎,未能有組織或系統性探討相關議題。 (三)教科書對階級相關議題僅於表象描述,未能切入問題核心進行探討。 二、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隱含之階級意識型態 (一)教科書透過人物稱謂、負面造詞、文意嘲諷或美化,呈現對勞動階級之語言偏見,並藉階級慣用詞彙形塑階級符碼,有利中上階級學習。 (二)教科書呈現出職業角色、家庭決策導向、生活型態、人格特質、社會參與以及階級關係等六種階級刻板印象。 (三)中上階級思維為論述主體,勞動階級消失於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中。 (四)教科書文本呈現階級間生活落差、文化落差、形象落差與權勢落差。 三、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霸權之解構 (一)中上階級意識為階級意識型態霸權之主宰 (二)教科書知識成為操縱階級之商品 (三)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成為階級再製機制
  • Item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人權教育之內容分析研究
    (2014) 曾亭勻
    本研究旨在藉由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為主軸,分析現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對人權教育議題內涵的選擇與詮釋,以瞭解人權教育議題於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中融入之情形,並藉以推論人權教育在國中教育之落實現況。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研究對象為:南一書局、康軒文教事業有限公司、翰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所出版之教科書,自第一冊至第六冊共計18冊。茲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 現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56.86%的課別有設計融入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 二、 現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將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融入在「歷史」主題比例最高。 三、 現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融入「人權的內容」學習軸比例高於「人權的價值與實踐」學習軸。 四、 現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同一學習軸下,被設計融入的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具有集中現象。 五、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能多元運用各種方式呈現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之內涵。 六、 教科書在能力指標融入上有其限制,致使某些能力指標被忽視。 七、 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詮釋人權教育議題能力指標的適切性僅達65%。 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以供未來教科書編輯者、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現行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鄉土教育之內容分析研究
    (2008) 薛志宏
    本研究旨在分析現行國中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康軒、南一及翰林版)的鄉土教育內涵,以瞭解教科書中鄉土教育內容與數量的呈現情形。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以「主題」及「策略」類目為研究工具,對教科書中的文字與圖表進行鄉土教育之內容分析。資料分析分為兩部份:一為教科書中鄉土教育內容的定量分析,依據類目就各冊別與七年級教科書,進行「大段落」的次數與百分比之統計分析;二為教科書鄉土教育內容的定質分析,就教材文字及圖表所涉及的鄉土概念,進行內容摘要並詮釋意義。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就鄉土教育教材內容之比重,以康軒版所佔比重最高。 二、就鄉土教育主類目次數分析,在「關懷鄉土」之主類目,以翰林版所佔比 重最高;在「跨文化了解與尊重」之主類目,以南一版所佔比重最高;在 「全球化與世界觀」之主類目,以康軒版所佔比重最高。 三、就鄉土教育內涵主題類目分析,三家版本前三名之主題均為「地理與人文 環境」、「歷史發展」與「社會生活」。 四、各家版本使用之宣傳策略,均以「說明解釋」與「分項陳述」為主。 五、各家版本與鄉土有關之圖表插畫比重,以翰林版最高。 六、各家版本習作與鄉土有關之題目比重,以康軒版最高。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出版社編輯之建議: (一)宜多增加跨文化了解與尊重之教材。 (二)地理教材宜多增加地方鄉土。 (三)提升高層次之編寫技巧。 (四)善用多元化的編寫技巧。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可再對不同領域或甚至跨領域加以分析。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再採訪談、觀察及歷史研究等方法。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可再研發情意與技能類目之分析工具。
  • Item
    大學生公民態度與技能學習成效探討:以北區某科技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綜合分析
    (2010) 楊舒婷; Shu-Ting Y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等教育之專業與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課程發展與大學生在公民學習之學習歷程與成效。其研究問題包括:(一)、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如何發展?(二)、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對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的增進效果為何?(三)、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對不同「學院」、「系所」、「年級」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為何?(四)、高等教育服務學習「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對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的技能」、「政策覺知」、「領導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為何?(五)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學習歷程為何?最後,提出未來在高等教育校園中服務學習課程發展模式之建議,以提供高等教育發展服務學習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質化為輔之研究取向,量化研究工具採用Moley等人於2002年所發展的「公民態度與技能量表」,作為施測工具。質化資料則以實驗組學生撰寫之服務日誌、期末成果報告及焦點團體訪談做為資料分析的工具。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北部某科技大學為個案學校,探討其專業與通識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課程發展;其次,以98學年度第1學期修習服務學習課程780位學生為「實驗組」,另外則是維持一般傳統課程的學生為509位學生為「對照組」。兩組分別於參與課程前後進行前後測,並輔以質性資料深入了解大學生學習歷程與學習效果。本研究量化資料分析包括描述統計、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質化分析方法則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個案學校服務學習課程發展:(一)雖成立專職單位,但礙於層級及角色而限制成效發揮;(二)從認知與情感層面發展教師支持方案,協助教師參與投入並確保服務學習課程品質。 二、整體而言實驗組學生公民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生(P<.05),且實驗組學生在「公民行動」、「人際和問題解決技能」、「社會正義態度」及「多元態度」的學習顯著優於對照組(P<.05),但在「政策覺知」及「領導技能」,實驗組學生僅在部分課程優於對照組(P<.05)。 三、不同背景變項,其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在公民態度與技能方面之學習成效有差異:(一)商學院學生學習成效優於電資學院、管理學院,但工學院則無顯著效果;(二)財金系學生學習成效優於電子系、資管系,但其他則無顯著效果;(三)大四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大一、大三,但大二及研究所則無顯著效果;(四)通識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優於必修課程。 四、在質性部份亦支持量化研究結果的說法,並發現學生的學習歷程發展為「學習起航」、「參與融入」、「觀點轉化」到「成果收割」四個階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分別針對服務學習課程推動相關對象,包含大專校院、參與教師、參與學生、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多方面之具體建議。
  • Item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經濟學教科書之內容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3-10-??) 黃丹鈺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經濟學教科書之內涵,並以美國之經驗為參照,故採用內容分析法,依據美國經濟學國家內容標準,分析比較我國國中現行版和前版公民與道德科經濟學教科書,期能對施行九年一貫教育後教科書開放之編寫有所裨益。本研究首先從相關文獻中歸納經濟教育的意涵,探討國中經濟學課程內容設計的理論以及適合國中階段學習的經濟課程內容樣貌,了解我國國中經濟學課程的沿革與現況和經濟學教科書之相關研究結果。進而以「經濟概念分析類目表」為研究工具,比較評析國中現行版和前版經濟學教科書之內涵,作為日後國中階段經濟學教科書編審之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就總份量而言,前版教科書的內容多於現行版教科書。 就課程內容設計而言,前版教科書之課文敘寫方式缺乏創意、不具啟發性,單元編排較無系統。現行版教科書則以學生日常生活為教材背景,課文生動活潑,並能提供學生批判思考的機會。 就經濟概念而言,現行版教科書重視個體經濟概念,前版教科書則重視總體經濟概念,前版所涵蓋的經濟概念較多,但卻不見深入探討,現行版教科書所涵蓋之經濟概念較少,但較能夠針對主題做完整的介紹。 就活動、圖表等補充教材而言,前版教科書的數量較少、內容較為嚴肅呆板,而現行版教科書數量較豐,生動有趣且能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 根據文獻探討,研究結果以及結論,謹提出下列建議: 教科書之編寫應兼顧學科知識、學生特性與社會需要等面向。 改善課程標準之編寫形式,建立合理嚴謹的教科書審查制度。 成立全國性的經濟教育研究機構與建立經濟學相關時事解析和分享機制,提供教材研究之相關在職研習。 後續研究可擴增研究範圍與對象,並可結合其他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