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工程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5

歷史沿革

本系成立宗旨在整合電子、電機、資訊、控制等多學門之工程技術,以培養跨領域具系統整合能力之電機電子科技人才為目標,同時配合產業界需求、支援國家重點科技發展,以「系統晶片」、「多媒體與通訊」、與「智慧型控制與機器人」等三大領域為核心發展方向,期望藉由學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全力培養能直接投入電機電子產業之高級技術人才,厚植本國科技產業之競爭實力。

本系肇始於民國92年籌設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經一年籌劃,於民國93年8月正式成立,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以培養具備理論、實務能力之高階電機電子科技人才為目標。民國96年8月「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成立,招收學士班學生,同時間,系所合一為「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民國103年8月更名為「電機工程學系」,民國107年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成立,完備從大學部到博士班之學制規模,進一步擴展與深化本系的教學與研究能量。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應用於極座標發射機封包調變之延遲鎖定迴路建構脈波寬度調變器設計與實現
    (2014) 馬瑜傑; Yu-chieh Ma
    近年來極座標發射機有關的文獻中,脈波寬度調變器(Pulse-Width Modulator, PWM)和三角積分調變器(Delta-Sigma Modulator, DSM),皆有被提出使用在發射機前端的封包調變[1]-[4]。對於需要高解析和高線性調變器的寬頻通訊系統而言,DSM就必須提高其量化器的位元數,才能通過寬頻通訊規格,但整體發射機需要的功率放大器個數就會倍增。幸運的是,若提高PWM的操作頻率,其所造成的諧波雜訊可輕易的被後端帶通濾波器濾除,所需的功率放大器也可少於DSM。 本論文提出一個應用於封包調變之延遲鎖定迴路建構脈波寬度調變器。為了達到高解析高線性的需求,一個128個相位輸出的延遲鎖定迴路被用來組合出64種置中型脈波寬度變化。本論文提出一個循環式壓控延遲線來減少延遲元件的個數,使得所有的128個相位可以同時地輸出。藉由一個簡易計數器,我們可將所有相位分為上升區以及下降區,來產生所需的脈波寬度輸出。本論文提出之延遲鎖定迴路建構脈波寬度調變器使用台積電90奈米製程。其整體功率消耗為36.83 mW,操作頻率為92.16MHz,供應電壓為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