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以電化學方法製備之Ni/Cu(100)薄膜的磁性研究
    (2009) 王穎潔; Wang Ying-Chieh
    本實驗利用電化學電鍍方式在單晶銅(100)電極上成長鎳薄膜,同時使用循環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電化學磁光柯爾效應系統(EC-MOKE)、電化學掃描式電子穿隧顯微鏡(EC-STM)來研究單晶銅(100)上所成長鎳薄膜的表面特性與磁特性。 實驗使用銀當作電化學參考電極,此電極屬於pseudo-reference electrode,其電位利用能士特方程式計算與文獻參考比較結果,與標準氫電極電位差大約是+87~130 mV 之間。經過多次實驗測試,在本實驗系統中數據呈現高再現性。以循環伏安法檢測,單晶銅(100)電極在1 mM HCl電解液中電化學過程,發現電流成對峰值:銅溶解與銅沉積,往陰極方向加大範圍掃描,-800 mV(vs Ag)開始有氫氣產生反應(質子還原:H++e-→1/2H2)出現。加入鎳的電解液1 mM HCl+1 mM NiCl2則出現另外一個成對峰值分別在-1200 mV與-400 mV,實驗數據顯現此對峰之間相關性甚大,推測是鎳的吸附(Ni2++2e-→Ni)與退吸附(Ni→Ni2++2e-)反應。選擇在-1200 mV電位下電鍍鎳,控制電鍍時間以製造不同鎳膜厚度,透過積分CV圖的鎳退吸附峰算出電荷量和已知電鍍面積(0.292 cm2)可分析沉積鎳的膜厚。電解液裡的氯離子會修飾銅(100)電極表面,透過STM掃描圖像可以觀察到銅(100)表面直角台階的特徵。 電鍍鎳/銅(100)磁性行為主要分成四部分結論:(1)在1.52 ML以下沒有磁性原因是電鍍鎳量很少又加上氫氣產生的效應。 (2)在2.47~7.05 ML認為是磁異向能的轉換,易軸變成Polar方向,表示有垂直磁異向能出現,與UHV系統有相同的現象發生。 (3)在13.4 ML~29.0 ML之間的磁化易軸變成平行樣品表面,趨向塊材現象以形狀異向性為主要因素。隨著厚度增加殘磁逐漸變大,因此越厚的鎳層需要更大能量才能磁化。 (4)鎳退吸附後In-situ量測L-MOKE還有磁性的現象是在13.4 ML以上才有,推測是電鍍厚度越厚,水溶液離子數變少,使得水溶液導電度不夠無法將鎳退吸附掉。
  • Item
    多鐵材料YMnO3薄膜之光譜性質研究
    (2009) 聶安莉; Nieh, An-Li
    我們研究不同結構的多鐵性材料YMnO3薄膜之光譜性質,分別以YSZ基板製成的六角晶系結構與SrTiO3基板製成的正交晶系結構,並探討在光譜上是否可以觀察得到磁電耦合的存在。 首先,比較基板與薄膜樣品的室溫光譜,我們觀察到六角晶系與正交晶系YMnO3薄膜在遠紅外光區皆有數個聲子吸收峰,可分別對應於[Phys. Rev. B 56, 2488 (1997)]及[Physica B 262, 1 (1999)]的第一原理計算結果,在近紅外至紫外光區的吸收峰,六角晶系YMnO3薄膜在1.6、2.4及5 eV,正交晶系YMnO3薄膜在5 eV,顯示著有電子能階躍遷的貢獻,由此印證了YMnO3薄膜在不同的基板下製備會形成不同的結構,同時也會展現各自的光譜性質及物理意義。 其次,我們研究這些樣品的變溫光譜響應,隨著溫度降低,六角晶系YMnO3薄膜在156、202及595 cm-1與正交晶系YMnO3薄膜在584 cm-1的振動模因為熱效應的緣故,頻率位置出現藍移現象且半高寬變窄;正交晶系YMnO3薄膜在450 cm-1處,隨溫度降低有下陷的趨勢,這是由於SrTiO3基板的結構相轉變所致;六角晶系YMnO3薄膜在高頻1.7 eV處,接近相變溫度時,頻率位置之斜率變化較陡峭,此現象可能與錳離子間磁矩之超交換相互作用效應有關。
  • Item
    玻璃基板粗糙度對於鎳鐵薄膜磁性特性的影響
    (2013) 黃正偉
    本論文研究鎳鐵薄膜長在不同粗糙度的玻璃基板上的磁性行為。利用氫氟酸蝕刻玻璃的特性,玻璃基板的粗糙度是用氫氟酸的蝕刻時間來控制。在不同粗糙玻璃基板上用磁控式濺鍍成長鎳鐵薄膜(Py/G)。利用原子力顯微鏡來檢視分析平均粗糙度,利用統計方法定量找出各種表貌的相關參數如平均表面粗糙度、方均根粗糙度和偏度。樣品的磁性行為則是用鐵磁共振儀(FMR)和柯爾磁光儀(MOKE)量測得到。實驗使用蓋玻片當作基板,預前處裡是用丙酮經由超音波震盪器清洗,再由15%濃度氫氟酸經不同蝕刻時間來製造不同表面粗糙度,蝕刻完後用去離子水、丙酮同樣用超音波震盪器來清洗,再用氮氣來吹乾基板,最後利用磁控濺鍍鍍上5nm的鎳鐵薄膜。隨著表面蝕刻時間增加,玻璃基板的方均根高度變化並不顯著,最大的方均根高度約為3.75nm最小則是。偏度則和蝕刻時間有正相關。樣品磁性如矯頑場、鐵磁共振吸收半高寬和方均根高度並無明確的關聯。但發現偏度和磁性的相關性,偏度和矯頑場有反V字型的關係圖,最高的矯頑場為20Oe對應到的偏度約為1.5。偏度和鐵磁共振吸收半高寬呈現週期震盪且振幅越來越大週期約為偏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