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台北市越南籍新移民垃圾處理及分類行為之研究
    (2013) 陳清淨; TRAN THI SAU
    垃圾處理及分類行為向來是環境行為研究中最常受到關注的一種環境行為。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內關於具有設籍在台北市之越南籍新移民的垃圾處理及分類行為研究。研究結果將以台北市越南籍新移民的文化背景、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及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之變項對垃圾處理及分類行為的作用大小做一個整合的呈現。 本研究大約針對200 位具有設籍在台北市之越南籍新移民為母群體進行研究,並採取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法以質性研究取向,透過台北市越南籍新移民對環境問題的認知、態度,影響其表現的行為來做分析。在調查發現:台北市地區越南籍新移民在垃圾處理及分類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等不同變項下,無顯出明顯的差異,但越南籍新移民民對垃圾處理及分類知識、態度及行為上則有顯著差異,而且當新移民垃圾處理及分類知識愈高,對環境即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則越能表現負責任之環境行為。 一、 做垃圾處理及分類為了配合政府政策,把日常所有的垃圾分成三大內,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定點配合,就是提升新移民對生活環境行為負責任,僅可教下一代。 二、 培養新移民環保的觀念和分類之習慣,以方面有助於資源再利用並可減少垃圾產生量,另方面有助於提昇生活品質 三、 對剛來台灣的新移民,家庭陪伴做垃圾處理幾分類是十分重要。 四、 對政府的垃圾處理及分類政策,大多數新移民希望政府能為剛來台的新移民姊妹們開一些有關環保基礎課程。 對新移民環境行為加強做宣導,要有新移民母國的標誌。
  • Item
    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環境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
    (2014) 彩虹; Solongo Erdenebat
    蒙古國因為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日趨惡化,產生沙漠化、河川污染及垃圾棄置等問題。上述問題因為民眾缺乏環境知識,以及生活習慣欠缺環境素養,導致環境問題層出不窮。蒙古國現今狀況類似1960年代的臺灣,因為過度開發,重視經濟而忽略環保,產生環境劣化之情形。自1970年代起,中華民國臺灣民眾環保意識開始覺醒,學者及非政府組織(NGOs)積極守護環境,一起督促政府訂定相關環境保護策略,尤其2010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環境教育法,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環境教育法中賡續永續發展的重大使命,以上環境教育的經驗值得蒙古國學習。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概念,依據臺灣環境保護發展的經驗,首先針對蒙古國首府烏蘭巴托市市民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參與問卷民眾之環境知識、對環境關切程度,以及從事環境行為的態度及其影響進行分析。本研究在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共回收320份問卷,其中301份為有效問卷,經過彙整回收問卷之後,應用SPSS l5.0 for Window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採用敘述統計、主成分分析,以及相關分析進行研究。本研究共調查男性有125位,女性有176位,男女性別比約1:1.4。研究結果發現,在兩年之內曾經捐款支持推動環保或是環境教育者,佔72%,捐款比例相當高。曾經擔任環保義工占42.7%,不曾經擔任環保義工占57.3%,可見一般民眾比較願意捐款,比較不願意擔任環保義工,這是因為受訪者以烏蘭巴托市都會區中的上班族居多。在性別方面,蒙古的女性支持環保的機率比較高,但是捐款金額相當少,這是因為受訪的蒙古女性教育程度較高,大多有上班但是當主管的機會比較少,以至於薪水較低之故。 本研究依據調查分析結果,參照臺灣提倡環保意識的具體經驗,以及參考環境教育方案,提出適合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推動環境教育之策略建議如下:第一、學習臺灣宗教界參與環境保護的經驗為例,運用慈濟精神,以喇嘛教系統為基礎推動環境保護義工工作,建立環保義工制度,以保護環境。第二、學習臺灣環境教育法第19條,公營機關、團體及事業機構,以及各級學校之所有員工、教師、學生,每年均應參加4小時以上環境教育的精神,敦促蒙古國的自然環境部和教育部制定相關的規範,推動戶外學習。第三、在蒙古國境內廣設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以利各界辦理環境教育。 本研究藉由調查分析參與問卷之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民眾之環境行為意向模式、對環境關切程度,以及從事環境行為的態度及其影響進行分析。研究中參照臺灣推動環保經驗,藉由案例分析,希望將臺灣成功的典範推廣至蒙古。並希望藉由本研究結果,作為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改善環境保護政策的參考依據。
  • Item
    女性日常生活的環境知識建構:一個馬來西亞新村的探索
    (2018) 高佩瑤; Kaw, Pai Yeow
    本研究目的在探索女性在複雜的移民與國家發展等歷史脈絡下,如何與居住周遭環境建立關係及動態建構能滿足生存與生活需求的日常環境知識,並理解及勾勒此環境知識的樣貌與性質。 本研究採取社會建構論與成人學習的理論觀點,使用深描詮釋學的研究取徑作為探索的主要方法。基於地方情境是影響環境知識樣貌與建構歷程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因此僅選擇西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錫米山新村為單一田野,並以國家獨立(1957年)前出生的女性為研究對象,依據工作類型及出生年份的差異選出15名年齡介於61歲至93歲不同世代、曾從事錫礦業、橡膠業、農耕與飼養家畜等工作的女性。資料收集方法採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法與歷史文獻分析法,其中深度訪談使用生命敘述法採集她們不同生命階段環境互動關係內隐的深層意義,另再輔以參與觀察她們日常生活各種活動,彌補訪談無法言說的默會知識部分,最後再輔以歷史文獻比較方式,梳理她們生活世界的歷史發展脈絡,並交叉比對訪談及參與觀察收集資料之正確性。 研究結果發現,女性經歷不同時代建構的環境知識是一個結合科學、經驗、價值與情意的知識混融整體,構成此混融體的知識類型至少包含三種:一是維持生計的科學知識,二是支撐生命的經驗知識,三是涵養生活的整合型知識。其中,科學知識是她們謀取生計的手段,傾向功利、效率及機械性操作;經驗知識是女性依附環境特質持續試誤累積經驗以解決生活需要的知識類型,傾向與環境永續共生;整合型知識是女性在面對環境變遷時經反思後學習新知識以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類型,傾向彈性混融及具環境韌性。此混融知識是外部結構、生活需求現實與個人生命傳記三股力共構的結果,由此促成的知識建構路徑共二條:「熟能生巧」的非反思性路徑,以及反思循環的學習路徑。分析後也發現,除了被動建構之外,女性往往在各種現實限制下展現自我能動性,透過記憶模仿、身體實作、協作共享、文化連結及多元知識整合等策略提昇自我適應環境的能力。這種隨環境變遷持續調整及多元包容的知識類型更具環境和社會韌性,能開啟永續教育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