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氣-海交互作用對於潛在可預報度之影響
    (2008) 朱容練; Jung-Lien Chu
    傳統潛在可預報度之分析主要以大氣環流模式(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簡稱AGCM)資料作為評估的依據。然而,AGCM往往因為海洋與大氣之間並無能量交換,而高估了降水以及環流的強度,由此可知海氣交互作用所扮演之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潛在可預報度主要在評估模式大氣對於邊界驅力的反應程度,然而,海氣耦合模式中,邊界條件與初始條件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這將使利用海氣耦合模式進行潛在可預報度分析的難度提高。基於上述理由,為了釐清海氣交互作用對於潛在可預報度之影響,本研究將透過實驗設計,探討局部海氣交互作用對於潛在可預報度之影響。 研究發現,當赤道海溫變化明顯時(如ENSO期間),CTRL與MLM實驗中均顯示較高之潛在可預報度,其中又以赤道地區最為顯著;中高緯度地區,則是以PNA地區較為明顯。在季節的變化上,則是以冬季時有最高之潛在可預報度。這些結果與前人利用AGCM進行潛在可預報度分析所獲得之結論一致,換言之,即使海氣交互作用存在,大氣潛在可預報度的變化依然以ENSO年較高,所有年次之,非ENSO居後的形式呈現。由此可知,實驗中DTEP地區的海溫變化仍是主要影響全球大氣潛在可預報度的驅力。 MLM與CTRL實驗差別在於MLM實驗中允許有海氣交互作用,此作用的存在,造成二組實驗之潛在可預報度存在著些微的差距,而此些微差距透過Monte-Carlo的檢驗方式獲得信心。從變異數分析研究訊號與雜訊的結果發現,海氣交互作用的影響存在著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變化。冬季的反應較夏季明顯。其中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季節變化相對較大;印度洋地區則是以減弱潛在可預報度為主。 至於海氣交互作用影響潛在可預報度的運作過程,則可透過暖年減冷年合成圖進行解釋—在海氣交互作用顯著區域,大氣對於DTEP地區海溫變化一旦產生反應,局部地區的海氣交互作用即開始扮演修飾此反應的角色。修飾的作用主要有二,其一為透過熱通量之交換提供負貢獻至大氣,此作用將造成潛在可預報度之減弱;其二為維持環流強度,此作用將使MLM實驗組的潛在可預報度高於環流強度迅速減弱的CTRL實驗。 本研究比較了AGCM與耦合模式之潛在可預報度,其中使用之耦合模式為AGCM外加一混合層模式,忽略了海洋動力的影響。在未來,若能設計一組實驗,使DTEP地區以外的海洋與大氣為真正之耦合作用,將能增進海氣交互作用對於潛在可預報度影響之了解。此外,若能再加入一組AMIP方式之模擬資料,將有助於釐清海氣交互作用對於潛在可預報度之真正影響。
  • Item
    Air-sea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Nari and Kuroshio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 2008-06-01) Wu, C.-R.; Y.-L. Chang; L.-Y. Oey; C.-W.J. Chang; Y.-C. Hsin
    The air-sea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Nari (Sep/6 – 16/2001) and Kuroshio is studied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nd an ocean model. Nari crossed the Kuroshio several times, which caused variations in typhoon intensity. Nari weakened when it was over the shelf north of Kuroshio where cooling took place due to mixing of the shallow thermocline.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penetrated much deeper for the slowly-moving storm, regardless of Nari’s intensity.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are simulated by the model in terms of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isotherms. The SST cooling caused by upwelling and vertical mixing is effective in cooling the upper ocean several days after the storm had passed. At certain locations, surface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Nari’s departure. Upwelling and mixing bring nutrient-rich subsurface water to the sea surface, causing enhancement of phytoplankton bl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