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環境因子與動物生活史對陽明山兩棲爬行類動物路殺時空分布的影響
    (2023) 沈至瑜; Shen, Frances
    道路快速地擴張對野生動物族群造成很多負面影響,包括棲地的流失、破碎化、道路阻隔效應與路殺等等。路殺指的是動物在道路上被行經車輛撞死之事件,會直接增加族群死亡率而影響到族群的存續,並可能間接影響物種多樣性。許多研究發現兩棲爬行類動物的路殺量以及路殺比例較其他脊椎動物類群高,且其路殺在空間與時間上分布並不均勻。導致兩棲爬行類動物路殺在空間分布不均的可能原因包括道路附近的棲地類型及道路本身的結構與交通。道路附近的棲地類型可能影響族群大小,若棲地類型是動物所偏好的,則族群較大,導致動物穿越道路的機率增加而有較高的路殺量。另外,道路的結構與交通狀況可能影響動物在道路上的危險程度,若道路的結構使駕駛者反應能力降低,或交通量高、車速快的情況下,則動物在道路上的危險程度較高而可能有較高的路殺量。導致路殺在時間分布不均的可能原因與動物活動量的時間模式有關。若動物在某些時段活動較高而導致活動範圍擴大,則此時段動物穿越道路的機率增加而有較高的路殺量。暸解路殺時空分布狀況以及相關之重要環境因子有助於建構預測模型以預測高路殺量的區域與時段,藉此設置動物廊道—圍籬系統以及實施交通管制等減緩措施。本研究使用陽明山國家公園持續調查五年的兩棲爬行類動物、盤古蟾蜍、斯文豪氏赤蛙以及黃口攀蜥的路殺資料,利用迴歸模型探討與其路殺空間分布相關之地景、道路特徵因子,以及與其路殺時間分布相關之氣候、生活史因子。結果發現距離生態保護區越近、明渠水溝長度越短的路段會有較高的兩棲類路殺量;附近森林面積越大、人為使用面積越小、路段寬度越窄以及路燈數越少的路段會有較高的爬行類路殺量。此外,「種」分類階層與「綱」分類階層的相關性分析結果比較發現重要的影響因子不同,與物種生態習性有關的因子在「綱」階層的結果中就不見了,顯示在制定減緩措施時,先確定目標對象的重要性。兩棲類的路殺時間分布與氣溫以及相對濕度呈正相關,爬行類的路殺時間分布則只與氣溫呈正相關。此外,「種」分類階層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除了氣候的影響,在繁殖季時也會有較高的路殺量。依據分析結果,針對兩棲爬行類整體,我建議於附近森林或農地面積大、鄰近生態保護區與水域之路段增設減緩措施。並於路寬窄之路段,移除路旁的雜草與灌叢,避免動物當作微棲地利用。有明渠水溝之路段,應定期清掃以確保其排水功能,避免積水導致兩棲類動物當作微棲地利用。無路燈之路段,建議架設較不會吸引昆蟲之路燈,或架設圍籬引導動物至有路燈路段。若要增設暫時性減緩措施,針對兩棲爬行類整體,則建議於其路殺高峰期氣溫及相對濕度均較高的夜晚實施。最後,在設置措施前後均應搜集路殺資料以評估減緩措施之成效。關鍵字:兩棲爬行動物、路殺、陽明山國家公園、地景分析、氣象
  • Item
    初探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2012發展歷程及參與者角色分析
    (2013) 胡至翰
    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發展之目的在於整合現有環境教育資源並進一步發揮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功能,其發展始於2010年。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法,旨在以環境教育的觀點,探討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展背景與模式、影響因素以及各關鍵參與者的角色和功能。研究者以兩年半的時間,實際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展,並藉由參與觀察、文件分析以及深度訪談等方式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文件資料包含會議記錄、計畫報告書及研究札記等;訪談對象則涵括非正規環境教育途徑的供給者與中介者。 透過歸納整理,研究者將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展歷程區分為三個時期:課程奠基期、課程發展期及課程實作期。而各時期則分別以建構課程基礎、設計課程內容以及發展實作課程為主要核心工作。在探究影響課程方案發展的關鍵因素部分,研究結果顯示,《環境教育法》的實施極為重要,不僅催生了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同時也引導其發展方向。而在課程方案的發展模式部分,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展較似於Hungerford& Peyton(1986)所提出的環境教育課程發展模式,但加入了情境分析與人員培力等工作。其特色在於設計課程方案內容前,先建構環境教育綱領以及概念階層架構以作為課程發展的方針和內容架構,並導入多元人力來協助完成課程方案。而就陽明山國家公園而言,此課程方案發展的重要性不僅在於使其得以密切的與正規環境教育管道相互合作,同時也進一步協助推動環境教育工作。 另外,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展歷程中,環境教育參與者主要以專家學者、陽明山國家公園從業人員以及課程設計人員為主。其中,專家學者主要扮演供給者的角色,負責統籌規劃與提供專業諮詢;陽明山國家公園從業人員主要扮演中介者角色,發揮政策推廣、溝通協調等功能;而課程設計人員亦扮演中介者角色,主要從事教學設計與課程行銷等工作。透過分析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的緣起背景與發展脈絡,檢視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及探討歷程中關鍵參與者的角色功能與其互動模式,期本研究之成果可作為其他國家公園發展環境教育課程方案時的參考。
  • Item
    從參與的觀察者角度初探陽明山國家公園 環境教育發展之會議活動環境教育意涵
    (2014) 陳琬瑜; CHEN WAN YU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陽明山國家公園,在環境教育發展之會議活動環境教育意涵,探討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系列會議活動背景與內涵、目的及參與者角色。研究對象為2010年至2012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發展之會議活動。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法,從參與的觀察者觀點出發,藉由WHO-IDEA思議方法、參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分析並交叉檢核研究正確性,其相關資料包含12場會議活動、計畫報告書及研究札記等。 本研究在結果顯示會議活動關鍵議題:生態資源整合暨環境教育推廣計畫、環境教育據點課程規劃、環境教育人員訓練及教材教法研習等,透過前人環境教育平台為基礎之IPAD整合會議活動推動模式及其成效涵括:(1)參與者環境教育專業知能提升(2)陽明山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課程方案發展(3)提升大眾環境教育覺知、知識(4)改變大眾環境教育態度、價值觀。最後,參與者角色以三類群分析結果顯示,發展中專家學者、政府機構、學校單位等環境教育參與者的人員合作互動,充分發揮各自角色功能,成為影響歷程中最關鍵之因素,同時借重陽明山地區獨特地利之便,配合陽管處進行生態資源整合與環境教育平台推動,皆有助推進陽明山環境教育活動之整體推廣。 透過環境教育會議活動達到下列五項環境教育目標:(1)「覺知」陽明山國家公園獨特性及其與人文、土地及自然生態的關聯性;(2)建構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環境概念;(3)改變對陽明山國家公園價值觀與「態度」,培養愛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與人文生態的意願與責任心;(4)「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行動具體行為目標,有助提昇民眾對於國家公園的關懷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