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科學寫作與學習成就相關分析研究:以高二學生學習「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單元為例
    (2005) 張瑞曼; Jui-Man Chang
    根據系統功能語言法的觀點,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在觀看科學實驗影片後之科學寫作,進而探討其與學生學科學習成就的相關。 以台北縣某高中二年級三十二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觀察五段不同主題的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示範實驗影片後,分別要求學生進行觀察與解釋的科學寫作。科學寫作內容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及物性分析為主,並蒐集學生國文科作文和生物科學習成就資料,以描述性、Pearson相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生撰述的現象與步驟觀察小句數多於解釋部分,而前者僅與國文作文有顯著相關。其次,一個小句平均有0.23個環境成分,平均發生0.78次級轉移,詞彙密度平均值為4.27,其中27%為科學內容詞。 二、在學生寫作中詞彙密度、科學內容詞密度、小句深度僅與生物學習成就達顯著相關。 三、科學寫作中解釋部分的小句等級、級轉移次數、環境成分數與生物學習成就達顯著相關。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討論其於科學教學的意涵,並對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探討九年級學生的科學寫作及其與性別、智力、語文工作記憶、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氧化還原為例
    (2005) 李淑萍; Shu-Ping Lee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觀察示範實驗影片後之科學寫作及其與性別、智力、語文工作記憶、國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相關,進而討論科學寫作評量可採計的項目。 以台北市某市立國中九年級3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在觀察四段不同主題的氧化還原反應示範實驗影片後,分別要求學生進行描述與解釋的科學寫作。科學寫作內容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及物性分析為主,並蒐集學生智力、語文工作記憶及學科學習成就等資料,以描述性、Pearson相關、t考驗及多元逐步迴歸統計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1) 在科學寫作中,步驟和物件觀察小句最多;33﹪的小句有環境成分;平均發生2.9次級轉移;詞彙密度平均值為2.85,其中37﹪為科學內容詞;平均寫出了28﹪的正確觀察項目。 (2) 科學寫作內容量與學生智力及語文工作記憶僅呈低相關,而與自然科與國文學習成就呈中度相關;此外,女生的寫作內容量、級轉移次數、步驟、現象觀察句數、正確觀察項目顯著高於男生。 (3) 逐步迴歸的結果提示在評量科學寫作時,正確與錯誤觀察項目、科學內容詞等之數量,或者步驟觀察、迷思觀察、輿科學內容詞數,均具重要意義。 最後,討論本研究發現對科學教學與評量的意涵,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 Item
    以系統功能語法觀點分析學生科學寫作及其與學生學術成就之相關研究
    (2005) 陳幸萱; Hsing-Hsuan Chen
    根據系統功能語法的觀點,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在觀看科學實驗影片後之科學寫作,進而探查其與學生學科學習成就之相關。 研究的對象為某台北市立40位高中生。讓學生在觀看自行研發之浮沈實驗影片後進行科學寫作,並收集學生國文科、自然科以及物理科學習成就等資料。科學寫作內容以及物性分析為主,並將量化後資料以敘述統計、Pearson相關等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生寫作中,觀察小句數多於推論小句數,級轉移比例為34%, 環境成份比例為12%,物質過程的使用次數最高,詞彙密度平均 值為3.35,其中科學內容詞比例占35%。 二、科學寫作中的環境成份、科學推論、詞彙密度、小句深度僅與物 理學習成就達顯著相關。 三、科學寫作中的迷思推論數量、詞組深度僅與國文學測達顯著相 關。 四、級轉移小句、一般小句均與學科學習成就有顯著相關,唯物理學 習成就與級轉移小句數的相關大於其與一般小句數的相關。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討論其於科學教學的意涵,並對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科學寫作在自然科學教學與評量的應用-以電影中酸鹼現象之觀察與解釋為例
    (2005) 李美惠; Mei-Huei Li
    科學寫作在自然科學教學與評量的應用-以電影中酸鹼現象之觀察與解釋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從系統功能語法的觀點,探討學生在觀看影片後之科學寫作對其學習的影響,進而討論科學寫作在自然科學教學與評量的應用。 研究的進行採用準實驗研究法,對象係台北市某市立國中八年級66位學生,隨機分配實驗組與對照組;所有學生在閱讀某版本教科書之酸鹼單元科學文本後,實驗組學生在觀看電影影片的同時進行科學寫作,而對照組學生僅觀賞電影影片。收集兩組學生酸鹼單元前後測成績及其學科學習成就作為學生背景資料。科學寫作內容以及物性分析為主,並將量化後資料以敘述性統計、t檢定、Pearson相關等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看電影寫科學,學生寫出的觀察小句數多於推論小句數,物質過程的使用次數最高;詞彙密度平均值為3.14,其中29%為科學內容詞數比例。 二、雖然科學寫作內容的精緻度與國文科學習成就顯著相關,但科學寫作中的小句數、內容詞數以及科學內容詞數等,與自然科學習成就的相關值高於與國文科的相關。 三、科學寫作對學生學習有幫助。實驗組學生在酸鹼單元的後、前測差異顯著高於對照組學生。儘閱讀科學文本即可提升高分組學生在酸鹼單元的學習成就,但閱讀科學文本加上科學寫作則使高、低分組學生的學習成就皆呈顯著進步。 四、評量科學寫作可採計寫作的內容詞數、小句數以及級轉移頻率,或以合併「觀察」與「推論」小句之「小句級分」來建立評量規準。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對科學教學與研究提出討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