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全球島嶼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特性
    (2024) 李家儀; Li, Jia-Yi
    動物和人類間可以互相傳播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對人類社會、經濟和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全球旅遊與貿易的盛行增加了動物擴散到世界各地的機會,包括囓齒類動物。囓齒類動物可以藉由直接與節肢動物病媒兩種不同的途徑傳播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囓齒類動物會傳播許多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當牠們有機會入侵島嶼時,可能會同時引入病原體或寄生在囓齒類動物身上的節肢動物病媒。相較於大陸,島嶼較容易出現哪些類型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鮮少受到關注。傳染病要在島嶼上持續出現,必須同時存在病原體、宿主與合適的生態環境,因此島嶼本身的地理生態特性和社會經濟因素,可能也會影響島嶼出現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和種類。本研究透過PubMed資料庫,收集記錄全球重要島嶼的各種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囓齒類動物宿主和節肢動物病媒種類,並比較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三種不同病原類型和兩種傳播方式(直接vs.節肢動物病媒)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於島嶼上的出現率是否不同。考量大陸性和海洋性島嶼的生態特性不同,因此將島嶼分成兩種類型進一步進行比較。最後再收集島嶼相關的自然和社會因子,除了島嶼類型外,還包括島嶼面積、島嶼與大陸的距離、海拔最高點、人均國民所得、人口數、人口密度、平均年均溫、平均年雨量,並分析這些因子與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的關係。共收集到557篇相關文獻資料,發現全球805個島嶼中,有155個島嶼紀錄有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以臺灣出現23種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為最多。全世界59種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有41種在島嶼上出現過,出現頻度最高為鉤端螺旋體病,共出現在71個島嶼。複迴歸分析顯示,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和島嶼上的海拔最高點、人口數、人均國民所得均呈現正相關;人口數和島嶼與大陸之間的距離有顯著的交互作用,隨著島嶼人口數的增加,相較於較遠的島嶼,較近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增加的速度會較快;最後,島嶼類型、面積、與距離三者之間也存在顯著交互作用,在大陸性島嶼,隨著島嶼面積的增加,較近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增加的速度較較遠的島嶼快;相反地,在海洋性島嶼,隨著島嶼面積的增加,較遠島嶼的傳染病數量增加的速度較較近的島嶼快。檢測到傳染病的宿主中,以玄鼠(Rattus rattus)這個外來鼠種記錄到的傳染病種類最多。大陸性島嶼出現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顯著高於海洋性島嶼,且蜱所傳播的傳染病較容易在大陸性島嶼出現;海洋性島嶼較容易出現直接傳播的傳染病,島嶼上的宿主以外來鼠種為主,且出現的傳染病種類大多相同;相對地,大陸性島嶼出現的傳染病種類則較為不同。島嶼上和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相關的節肢動物病媒有6種,其中又以蜱可以傳播的傳染病種類為最多有12種。最後,成對島嶼之間的距離越近,傳染病組成相似度越高。本研究詳盡記錄了全球島嶼出現的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並發現島嶼類型會影響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和種類,以往普遍認知的氣候因子,如高溫多雨並未發現會影響島嶼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數量,其他因子,例如富裕程度,可能也會同時影響島嶼被發現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機率。未來應再探討其它因子,如囓齒類動物體重如何影響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盛行率,以得知更完整影響島嶼出現鼠媒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原因。
  • Item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
    (2003) 吳家凌
    個別區域環境的不同,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也必然會有差異,如何適度融入研究區域的特殊性,發展出一套地方適用的環境素養模式,是本研究探討的主旨。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討「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的架構及金門地區當地公民環境素養的相關內涵。研究過程採用「德爾菲法」(Delphi Technique)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諮詢小組成員共十三位,包括金門當地具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及具有環境素養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歷經一次金門當地的焦點訪談及三回合的德爾菲法問卷調查,來確認其架構內涵的重要性及內涵的修正。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包含5大教學範疇及15項的教學目標,以及115項具有金門當地特色的環境素養內涵。5大教學範疇包括「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及「具有解決環境問題的行動」。本研究最後以所完成的金門環境素養相關內涵架構來檢視當地鄉土教材在環境素養方面呈現的狀態,分析結果發現,金門當地的鄉土教材,在認知及情意方面的相關內涵較為充足,而且當地的環境議題及藝術相關領域的內涵也十分豐富,整體看來當地的鄉土教材已包含了部分的環境素養內涵,然而未來有待加強的部份包括有島嶼相關概念的融入、全球島嶼環境議題的瞭解、藝術內容中環境意涵的融入、島嶼環境技能及行動能力的培養等。最後則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於金門未來鄉土教學及後續研究建議。
  • Item
    島嶼氣候變遷在地觀點探討:以澎湖群島為例
    (2010) 王黛菁
    島嶼地區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上面對較高風險,地形平坦的小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暴風活動增加、生態環境變化、以及海水倒灌等;而在地居民對環境之觀察與因應,為減緩氣候變遷衝擊極為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以澎湖群島為例,探討島嶼居民對氣候變遷的在地觀點。研究面向包括澎湖居民對住家附近或海邊的觀察與經驗、居民對氣候變遷現象的回應、以及資訊需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抽樣對澎湖居民進行調查,共發放212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74份;並以電話聯繫問卷回函中願意接受訪談者,共訪談9位受訪者,以彌補問卷資料之不足。    研究發現,(1)澎湖群島居民對環境之觀察與經驗主要以海岸為主,發現沿岸設施損壞、沙灘後退、洄游性生物減少等海岸與海洋環境變動的現象,並認為是人為因素所造成;(2)居民亦有察覺澎湖留鳥減少與植物生長週期改變,並多數認為是氣候變遷影響;(3)澎湖居民亦確實察覺到氣候規律之改變,並認為是自然因素;而氣候變遷對島嶼的食物來源影響最大;(4)以上這些觀察與經驗主要與居民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5)澎湖居民認為島嶼氣候變遷資訊傳播依賴大眾媒體,認為氣候變遷概念仍須透過教育學習;(6)居民亦認為需透過政府的規劃與政策來積極防止或減緩氣候變遷。因此,研究建議加強大眾媒體環境傳播內涵,提昇全民環境觀察與因應能力。
  • Item
    繪製社區地圖對學生環境學習影響之初探-以金門島金寧國中小學為例
    (2008) 吳家駿; Jia-Jiun Wu
    本研究應用社區地圖與綠色生活地圖之概念,發展以繪製社區地圖為主題的環境教育教學活動。活動對象為金門島金寧鄉的學生,地點選擇有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特色的金寧鄉古寧頭區。本研究希望藉由所設計的社區地圖活動,探討對於學生認識與觀察社區環境的能力、對社區的情感與價值觀以及參與環境問題的能力等環境學習上的改變為何,並將由反省與思考,提出有助於環境學習成效的社區地圖作法。 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在學生環境學習的影響方面,歸納結論為:(一)學生更加認識社區環境,但不夠深入。(二)學生對於社區環境產生新的觀感。(三)增加學生對社區環境的欣賞與感恩。(四)活動引導方式與環境狀況可能會影響學生對社區環境的印象與價值觀。(五)增加學生對環境的討論與思考。(六)在「參與環境活動」方面的影響並不明顯。 在繪製社區地圖作法方面,本研究發現以下有助於活動成效的作法:(一)先進行地方環境勘查,以瞭解在進行活動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或狀況。(二)結合多位教師的專業能力,讓學生的學習多元化。(三)在固定地點設置觀察點,有助於學生對於環境的觀察與討論。(四)使用「綠色圖示」作為繪製社區地圖的工具,有助於學生思考社區環境與激發創造力。
  • Item
    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研究
    (2007) 林美君
    高中教育階段學生是即將進入社會中工作行使公民權的準公民,是直接使用環境者與對環境使用方式的決策者,在此階段前藉由了解其環境素養程度,可預測學生畢業後工作與行使公民權時對環境的態度與行為,且因島嶼環境脆弱及特殊,公民對島嶼的環境素養之程度亦將影響島嶼發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瞭解金門地區學生經過小學、中學之環境教育活動或鄉土教育課程的教育後,現為高中職學生之環境素養現況及影響環境素養之學習經驗,所探究學生之環境素養內涵包括五大範疇:1、金門島嶼環境與環境議題的認知2、島嶼環境議題的覺知3、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4、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5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總計在金門高中及金門農工職校共發出與回收問卷544份,剔除無效問卷53份,有效問卷為491份(一年級231人,二年級258人),回收率為90.26%。採用統計軟體SPSS12.0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為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Scheffe事後檢定。 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 受測學生對在地的島嶼環境知識有待提升;2.受測學生對島嶼環境議題覺知高;3. 受測學生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表現為中上程度;4.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需積極加強;5.學生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頻度不高;6. 學生之學習經驗對環境素養影響較成長背景因素大;7. 親近自然的經驗對環境素養的認知與情意領域可能有影響;8. 具有負面環境經驗的學生可能對整體環境素養表現有影響;9. 喜愛參與保育活動與自然課程對學生環境素養可能有影響;10. 參與環境活動有助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最後則依據研究結論,對金門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上提出建議。
  • Item
    島嶼永續旅遊的環境教育需求研究-以烈嶼為例
    (2009) 鍾錚華
    「島嶼永續旅遊」即為遵循永續發展原則的島嶼旅遊活動,亦即在島嶼環境中進行旅遊活動時應遵循永續發展原則,並經由環境教育提昇遊憩品質,減輕旅遊活動對島嶼環境之衝擊。本研究以在地觀點出發,旨在探討烈嶼可供發展之旅遊環境資源,同時藉由各旅遊型態的環境特性,探討系統性且多元化的環境教育可能,並藉此探討環境教育的需求面向。 本研究以烈嶼(小金門)為研究場域,透過問卷調查,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烈嶼的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鄉公所與國家公園員工、旅遊相關產業、地方產業經營生產者以及其他在地居民,共計發放300份,扣除遺失、未填與填答錯誤等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219份,填答率為73 %。研究者根據問卷結果、田野調查、訪談資料與參與觀察獲得以下結論: (1)烈嶼的重要旅遊環境資源沿環島車轍道環狀分佈。 (2)不同類型旅遊場域的環境教育活動需求差異性高。 (3)烈嶼居民「參與」和「帶領或策劃」環境教育的經驗較少,但參與意願很高。 (4)烈嶼環境教育活動類型的偏好與需求,以親近與觀察環境為主,次以解說教學、體驗與實際參與。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於烈嶼旅遊資源與環境教育發展提出建議,包括: (1) 金門國家公園與烈嶼鄉公所應成為合作伙伴關係。 (2) 利用環島車轍道連結各類型旅遊環境資源。 (3) 公、私部門以及學校、社區共同推廣環境教育。 (4) 成為環境學習中心的基地。 後續研究建議如下: (1) 未來可針對遊客進行永續旅遊與環境教育需求作探討。 (2) 加強烈嶼傳統文化習俗與農村產業活動研究。 (3) 後續環境教育活動規劃與設計之研究。
  • Item
    金門島居民環境意識之探討
    (2003) 黃文華; Wen-Hua Huang
    由於島嶼地區具有土地面積小、隔離性、脆弱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文化、及易受外來干擾而改變等特質,在快速發展中島嶼環境更容易影響與衝擊。而島嶼居民對於島嶼環境與發展的衝擊及影響等議題有何看法,頗值得探索。本研究藉由金門島居民的環境意識調查與探討,以瞭解島嶼居民的環境知識、環境敏感度、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等環境意識面向。本研究認為島嶼地區環境教育發展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環境意識調查,作為瞭解社會現況之基礎;第二階段則可應用第一階段的發現進行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材的研發。本論文屬於島嶼地區環境教育發展的第一階段調查。 本研究在環境意識調查上採用問卷調查法。抽樣方法為分層隨機抽樣法,合計抽出461位滿二十歲以上設籍於金門島的居民進行面訪,有效問卷為457份。統計軟體採用SPSS10.0進行分析,主要分析工具有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獨立樣本)、Scheff事後檢定、Dunnett’s C事後檢定、卡方檢定(χ2百分比同質性考驗)、及校正後標準化殘差值事後檢定。 主要研究結論有:1.金門島居民的環境知識在生態問題與災害認知方面有待提昇;2.金門島居民的環境敏感度高;3.金門島居民的環境態度朝向正面發展;4.金門島居民的環境行為較為消極且頻度不高;5.金門島五個鄉鎮的環境意識有顯著差異存在。最後則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於金門島環境教育發展建議與後續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