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校園鳥類救傷宣導課程之成效探討
    (2011) 趙雅慧; Chao Ya Hui
    為了探討校園鳥類救傷宣導課程對國小學童知識、態度的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雲林縣二所小學三至六年級共420名學童為樣本,其中包含實驗組210人、控制組210人。實驗組接受二次晨間活動時間的宣導課程(共80分鐘),本鳥類救傷課程內容結合了保育教育、動物福利教育及生命教育;而控制組則未接觸鳥類救傷之相關活動。由研究者自編問卷以蒐集學童對鳥類救傷認知與態度的量化資料,再以內容分析方式探討學生學習單內容、教師觀察教學的回饋及訪談教師紀錄,以了解學童在接受課程之後,對於不同情況下,拯救傷鳥的意圖及理由。 從問卷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童確實因宣導課程的介入,使得其對鳥類救傷的知識與態度有顯著的成長。此外,研究結果亦發現:年級及飼養(鳥類)經驗的有無並不會直接造成學習成效上的差異,但女生在知識上表現則優於男生。從內容分析結果顯示:人道的關懷為學童鳥類救傷行動的起始行為,學童並具有以生命為中心的思維;而在談論未來能從事的救傷工作中,學童能提出具體的動物福利的操作方法;在外來種野放問題上,以動物福利的需求為考量大過於生態保育的主張;最後在面對實際的救傷工作時,學童能應用學習到的鳥類救傷原則,但對於救傷工作仍感信心不足。 本研究建議:未來宜針對老師的救傷工作能力進行增能,成為學童救傷行動中的諮詢窗口;可鼓勵師生一起參與救傷的行動;在學校教育推廣方面,可結合環境教育在校園鳥類育雛期及氣候不穩定的時節進行全校性的宣導。
  • Item
    動物福利教育解說活動對國小學童動物福利知識與態度之影響研究
    (2009) 劉依如; Yi-Ru,Liu
    動物園圈養的動物提供許多現代人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每年有數以百萬遊客湧入園區內參觀,在動物園內的教育,扮演傳遞正確資訊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逐漸受到重視,動物園這個飼養大量野生動物的社教機構也同樣受到矚目,使得如何能讓動物園的野生動物在有限制空間和大量遊客干擾中,仍然能維持動物的身、心理健康,並且表現自然行為,成為動物園照養動物達到福利目標的挑戰。 本研究以「動物福利」做為解說活動的主要目標,透過準實驗研究法,針對北市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解說活動,以前後測問卷調查分析比較其差異;再輔以質性的觀察記錄,共同瞭解以動物福利的解說活動介入,對學童動物福利的知識和態度的學習成效。分析結果,如下: 1.學童經過動物福利解說活動後,在知識與態度的得分平均數,皆達顯著差異。顯示本研究的動物福利教育解說活動,能有效增進學童的動物福利知識和動物福利的態度。 2.飼養經驗會影響學童在動物福利知識學習,其中以無飼養經驗學童的學習成效高過有飼養經驗者。 有鑑於本研究的動物福利解說活動介入,有效增加學童對個體動物福利的知識以及對動物福利態度的改善。研究者建議未來臺北市立動物園,仍可持續進行動物福利的改善。並藉由園區內硬體的解說或人員帶領的活動設計,讓民眾更加瞭解動物福利,以提升國人的動物福利素養。
  • Item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福利及其教育之實施現況研究
    (2008) 詹心懿; Chan, Hsin-Yi
      動物園活生生的野生動物每年吸引大量的遊客入園參觀,對遊客來說,或許是基於休閒和娛樂之目的而來,但動物園的教育功能卻總是備受期待的。如果動物園的動物福利很差,入園的遊客誤以為理所當然,則動物園將無法傳遞「尊重和愛護動物」的訊息;相對地,動物園若要傳達此一訊息,就必須以身作則。   動物園中的動物福利對於動物園教育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園方照養動物的態度和經營管理的文化會經由非正式的途徑影響前來參觀的遊客,而動物在園中所獲的待遇和生活品質,同時也意謂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為教育遊客尊重生命和愛護動物的態度,相信透過園方積極的規劃和引導,亦可將相關訊息傳遞給遊客。   本研究為了解臺北立市動物園之動物福利現況、動物福利相關的教育現況,並探求動物保護團體與學者對動物園實施動物福利教育的建議,故以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之研究方法,探索在動物園中推動動物福利教育可行之方式和內容。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福利情況正日漸改善中,表現在園方的觀念、欄舍的設計、動物訓練的目的,以及圈養動物之生理、心理、環境等面向上; 二、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福利的改善,仍需加強園內外相關因素的支持,包括:經營者的重視、員工的能力、研究人員的研究、園方各項資源,以及與動物保護團體、社會大眾、媒體的對話溝通,並更多符合國際或區域性動物園組織的規範和監督等; 三、「空間」為臺北市立動物園中動物福利最大的限制,但仍可針對不同物種及個體之生理、心理和環境之需求,加以改善其生活品質。 四、臺北市立動物園實施「動物福利教育」仍有相當的爭議,反對者認為動物園無法提供動物所需的福利反而會造成負面教育,而贊成者認為以動物福利教導遊客尊重和愛護動物是非常重要的。 五、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管理員解說動物福利教育仍少,但未來可以就已經進行的動物福利措施給予解說; 六、臺北市立動物園有關動物福利教育仍可以加強,目前教案需加強有關動物福利部分之內容和精神;解說牌補足動物福利訊息的提供;網站亦可補充目前園內已經進行的動物福利部分之內容; 七、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員工雖有進行《動物園暨水族館保育方略》的導讀,但對動物管理員來說,仍有對不同物種福利提升相關的知能及與其他管理員交流,和出國實地參訪的需求。
  • Item
    學校飼養校犬的動物福利與教育之探討
    (2008) 紀慧玲
    本研究主要了解國民中、小學學校飼養校犬所需具備的成因及條件、動物福利狀況,及帶給師生的相關教育與學習意涵。以期提供飼養校犬的學校及飼養者具體可行建議。 本研究屬多重個案的質性研究,研究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先驅研究於2006年4 至5月間進行,先針對過去曾參與台北巿校園守護犬計畫的學校進行調查,採用的是電話訪談法進行了解,並從中徵得三所學校內相關教職員做深入訪談。第二階段為個案研究於2006年6至11月間進行,針對三所學校進行深入訪談及參與觀察。第三階段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方式進行研究,於2007年12月14日進行,受訪人員共六位。本研究主要有六所個案學校,選取來源有二:一是從過去曾參與台北巿校園守護犬計畫的學校,徵得研究個案學校為四所;二是由相關的動物網站徵詢得到研究個案學校為二所。質性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學校相關教職員、學生的深度訪談、參與觀察記錄、相闗文件資料蒐集及個人省思札記等輔以分析。 研究發現校犬主要來自校園流浪犬。飼養校犬的構成要件為專責的飼養人、經費、學校所在區域、犬隻特質,其中負責飼養教師是學校能否長期飼養校犬的主要關鍵。動物福利方面受訪的個案學校皆能提供校犬良好的照顧,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動物福利問題。學生對校犬的態度、感受及互動的方式受到相關因素影響,其中有教師帶領學生飼養照顧校犬的學校,學生與校犬的互動頻率高,且對校犬有顯著的關愛行為。研究發現飼養校犬對學生具有潛在的學習意涵。多數受訪者都認為飼養校犬可提供很好的生命教育,但實際上極少教師有利用校犬做為課程的融入,學校主要教育内涵是如何與校犬互動的教育。從整體來看飼養校犬最需要的是背後的學校支持系統,學校成員反對飼養校犬原因在於安全及環境衛生上的疑慮。提昇師生接納校犬的因素,在於將良好的飼養管理、良好的教育策略及學校支持系統這三者的結合,才能使飼養校犬政策永續長存。 關鍵字:動物福利、動物福利教育、動物保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