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以Multi-Task CNN和One-to-Many資料增量技術為基礎的人臉辨識系統
    (2022) 邱筠茜; Chiu, Yun-Chien
    近年來生物辨識廣泛的運用在身份驗證上,其好處在於每個人皆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理特徵,透過學習不同的特徵可以有效的區分個體。而人臉辨識系統基於生物辨識的基礎下,透過類神經網路去學習不同人臉間的特徵差異後,可以快速且準確地識別身分。 由於傳統的人臉辨識系統使用的人臉偵測架構快速,但偵測結果不穩定使辨 識結果受到影響,因此本論文欲使用穩定的人臉偵測架構使其擷取人臉的範圍 一致不會有誤判的情形,以及在資料量不足的情況下也透過使用資料增量產生 豐富的訓練資料,讓類神經網路可以有效的學習。 本實驗比較不同的偵測法則也證實使用 Multi-Task CNN 確實可以讓人臉辨 識系統在實際應用的場合上更加穩定,而資料增量使用模擬光影變化的作法, 使得影像可以學習光源分布的情形,透過使用 Multi-Task CNN 和資料增量來實 作人臉辨識系統,以降低光線對其所造成的影響。
  • Item
    人臉辨識系統特徵擷取之研究
    (2021) 彭涵芸; Peng, Han-Yun
    近年來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應用在眾多領域當中,因此使用生物特徵進行驗證也越來越普遍,通常會利用生物特徵的唯一性來區分生物個體,而人臉辨識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人臉辨識有三個步驟,人臉偵測、特徵擷取、人臉識別。在人臉辨識系統中,特徵擷取為重要的一環,有較佳的特徵,可以幫助系統後續的學習與歸納。特徵學習可分為兩類,監督式特徵學習和無監督式特徵學習,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特徵擷取後很難評判選取的好壞,所以希望使用一些視覺化與數據分析的方式,來輔助我們判斷特徵的優劣。人臉辨識系統需要使用當地的資料集,所以在網路上收集亞洲人臉,用來豐富系統的資料集。在視覺化的部分使用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來觀察類神經網路關注的地方,進而了解擷取的特徵是否為人臉五官。在數據分析的部分使用影像相似度的方法,來觀察與分析特徵擷取結果的好壞。本論文找尋一種驗證機制,來確定無監督式特徵學習中的Autoencoder是否擷取到人臉的重要特徵,在利用上述的驗證機制,來驗證使用Autoencoder作為特徵擷取網路,應用於人臉辨識系統中可否有效提升準確度。
  • Item
    應用於MTCNN及關係類神經網路之快速人臉辨識系統
    (2021) 黃奕鈞; Huang, Yi-Chun
    人臉辨識是經由擷取人臉影像,分析其臉部特徵來進行身分認證的一種技術,近年來基於深度學習運用於人臉辨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研究方向,藉由輸入大量影像資料,解析其向素值排列之向量資訊,學習人臉特徵,最終達到可以識別人臉的目的。使用MTCNN作為人臉檢測的部分,雖然其能夠穩定且精準地框選人臉,但是因為需要花費較大計算量,所以導致在檢測上的速度較為緩慢,進而使得整體系統效能受到影響。而在人臉識別的部分使用關係類神經網路架構,並且以一人一個模型的方式來增減辨識人數,雖然能夠對於每個人都能達到最佳的辨識度,但會在可辨識人數多的情況下,造成辨識效率降低的現象。本論文旨在針對人臉檢測以及人臉識別的部分做改進, MTCNN方面透過改進現有架構的方式,使得人臉檢測速度加快。而在人臉識別方面使用了演算法改變模型搜尋的方式,使得在辨識人數多的狀況下,也能夠具有流暢的辨識速度,最終整合這兩部分來獲得執行效率高之人臉辨識系統。
  • Item
    以關係類神經網路與嵌入式平台為基礎實作人臉辨識之研究
    (2021) 蔡佳韋; Cai, Jia-Wei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人工智慧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人工智慧的應用層面相當的廣泛,許多應用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包括車牌辨識、股票預測分析、AOI 瑕疵檢測、推薦系統、聊天機器人等等,以及本論文的核心-人臉辨識都是常見的應用。 傳統的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對於分類問題具有相當好的辨識力,但 是僅限於已知類別,對於未知類別是無法應對的,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會將其納入已知類別分數最高的一類。為了解決分類限制的問題,我們以 Relation Neural Network 的架構來做為主要開發的演算法則,由於它可以透過度量學習來 判斷影像與影像標的之間的相似度距離分數,透過設立門檻值來依據相似度分數 的高低,判定是已知類別或是未知類別。 在本論文中,每位已知者都共享相同的 Autoencoder 特徵擷取網路,並且有 屬於自己的打分數網路,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加入或退出而影響整個網路導致需要 重新訓練,在管理層面相當有彈性。此外,為了增加系統的實用性,我們將類神 經網路整合至 Android App 專案,使其可以運行在低成本且輕量化的嵌入式平台, 在保持著與原有準確度及速度的情況之下,達到邊緣運算的成效。
  • Item
    基於臉部偵測及CNN模型之硬體臉部辨識系統
    (2019) 謝斯宇; Xie, Si-Yu
    本論文透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特性,如運算速度快、功率消耗低以及可攜性高等,來實現基於簡單CNN Model LeNet-5的人臉即時辨識系統。 LeNet-5是簡單的CNN Model,對於複雜背景的影像有著極低的辨識率,為了改善其缺點,有兩種作法。第一,使用較為複雜的CNN Model如VGG-Net16等,第二,新增額外的前處理人臉偵測方式來改善。 如果使用較為複雜的CNN,在現有基於複雜的CNN電路絕大多數是使用PE (Process Element)Array的架構,每層電路共享相同的運算單元,而這種方法會造成一些問題,硬體資源消耗高、硬體設計複雜以及Latency長等問題。所以本論文是使用較為簡單的CNN來設計電路,根據軟體模型不同層的特性去做不同的設計,藉由改善電路的架構,使得每一層電路部分重疊的方式,提升電路平行計算的能力,進而提高電路的運算速度。 本論文使用簡單的CNN電路搭配人臉偵測的方式,來實現即時人臉辨識系統,不僅辨識率足以跟複雜的CNN匹敵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只需花成本低的硬體規格就能實現實際的應用,如手機上的APP人臉解鎖功能以及家庭人臉辨識等應用,符合普及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的概念。
  • Item
    低面積BWNN積體電路設計及應用於人臉辨識之研究
    (2019) 張茗雅; Chang, Ming-Ya
    人工智慧議題在近幾年來竄起,以及類神經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的生活逐漸加入了類神經網路的應用,例如:股價預測、語音辨識、人臉辨識,尤其在APPLE公司推出了加入臉部辨識的手機機型後,帶給人們更多的便利性,也讓人臉辨識議題得到更多的關注。 然而裝載在行動裝置上勢必需要低功率且不能使用太多的硬體資源,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設計低面積電路於FPGA上實作人臉辨識。不過利於圖像辨識的摺積神經網路是利用浮點數做運算,這會造成硬體的消耗資源上升,為此本論文使用二元化類神經網路來實現人臉辨識,藉由量化模型的方式下降硬體面積,二元化類神經網路相較於摺積神經網路辨識率是較低的,於是本論文捨棄使用量化活化函數只保留量化參數,簡稱BWNN(Binarized Weights Neural Networks),以此可以達到與摺積神經網路相匹敵的辨識效能。 本論文亦設計Partial output架構,此能更加降低硬體的消耗資源,依實驗結果顯示,本論文能兼具低面積、低消耗功率且又有著高辨識率的優點,因此可以在更小的晶片上實現人臉辨識系統,使得在生活中能更被廣泛應用。
  • Item
    基於單類別識別辨識應用於身分認證之研究
    (2020) 王德揚; Wang, Te-Yang
    每個人臉的外觀皆不相同,有多樣的特徵能讓他人辨識身分。臉這樣的生物特徵,也能夠用攝影機來透過電腦進行分析,比較人臉視覺影像特徵來辨識他人身分,將人臉辨識系統應用於身分認證。 傳統的類神經網路為分類模式,是在既有的已知類別中進行分類,在已知類別外則無法辨識,有著無法辨識出未知類別的極大的缺點。為了改善這項缺點,利用新形態的模型,補足傳統模型辨識的不足,即使有未知類別出現,也能將他歸類為未知類別,克服單類別識別的神經網路應用上的困難,整合於人臉辨識系統。 使用一系列人臉辨識相關技術建構人臉辨識系統。從臉部影像收集,透過攝影機收集影像資料,影像資料前處理,將人臉以外的資訊去除,降低影像分析的複雜度,藉由神經網路分析影像資料,擷取臉部特徵對影像資料來進行分析,最後建立人臉辨識系統辨識身分,以及將人臉辨識系統整合於低運算資源的嵌入式系統。
  • Item
    以二進制類神經網路為基礎的臉部驗證硬體架構之研究
    (2020) 徐雅盈; Hsu, Ya-Ying
    在近幾年來,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蓬勃發展,應用領域也相當廣泛,不管商業、娛樂、醫學等都能看見其身影,與人類的生活產生密不可分的連結。其中類神經網路的發展最廣為注目,而影像辨識正是最受歡迎的應用。尤其人臉辨識是近年來的研究熱潮。 而人臉辨識通常是以CNN實現,因其辨識方式為分類法,會將未知人臉判別成已知人臉的其中之一。還有為了使人臉辨識系統符合邊緣計算,需在本地設備當中加入嵌入式系統,先行在本地設備收集與分析資料。但因為邊緣計算是具備低成本的設備,計算能力與儲存容量會受限制,故希望能夠找到降低功率以及降低面積的方法進行陌生人臉辨識。 根據以上所敘述的困難,本論文選擇使用Siamese Neural Network來實現陌生人臉辨識,以及整合二進制類神經網路(BNN),將權重二元化之後,便能減少參數量、降低所佔的硬體電路面積。還有因為FPGA具有靈活性,研究者可以根據實際應用上的不同需求,來建構所需的硬體模組,所以選擇以FPGA來實現陌生人臉辨識系統。
  • Item
    基於CNN對於多人環境進行人臉辨識之研究
    (2020) 李聿宸
    人臉辨識於現今社會為熱門的議題,每個人皆有獨一的臉部特徵,相較於密碼或是個人證件等傳統的識別方式,人臉辨識既不需要隨時攜帶實體證件也不用擔心忘記密碼。當經由辨識而取得臉部影像後,就能夠藉由不同的臉部特徵與人臉資料庫進行比對來驗證身分。 本研究以設置於教室上方的攝影機拍攝課堂環境,取得之臉部影像解析度較低,因此人臉特徵較不突出,且亦有光線亮度不均勻以及臉部偏移等問題,導致傳統人臉辨識效果不佳。本研究運用YOLOv3結合深度學習的人臉偵測技術取得個人的臉部影像,並搭配卷積神經網路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訓練合適的模型進行人臉辨識,對於20 × 20以上之低解析度且包含不同角度的臉部影像,皆能達到97%以上的辨識準確率。由於人臉長時間下來會有些許的變化,根據實驗結果,經由四個月後之臉部影像仍能維持94%的辨識準確率。
  • Item
    基於增量學習之人臉辨識研究
    (2011) 李昇龍; Sheng-long Li
    人臉在生物驗證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徵,在過去十幾年來,人臉辨識於電腦視覺的研究上也是非常熱門的議題,人臉辨識的技術也廣泛的運用在各方面,例如使用於監視系統或是安全控管系統上。本論文使用了增量學習的方法,設計了一個於課堂環境中可以自動辨識學生的一個點名系統,由於學生的造型在每一次的上課中會與之前有些微的變化,因此在辨識的同時,將這些新的影像加入原有的訓練資料中訓練,對於後續所訓練出的人臉模型將會越來越好。在論文中,我們使用了二維線性鑑別法(2DLDA)作為人臉訓練及辨識所用的分類器,並且使用了影片辨識上常用的投票,以及課堂所能利用的互斥資訊來提升辨識率;在增量學習上,也提出了一個驗證方式由測試影像中選擇出適當的影像重新訓練,並且進行了許多實驗來評估增量學習使用於人臉辨識上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