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利用高解析度大氣模式與CMIP6高解析度氣候模式探討TC頻率與破壞性之現今模擬與未來變化
    (2023) 陳冠杰; Chen, Kuan-Chieh
    本研究利用高解析度大氣與海氣模式,系統性評估模式模擬西北太平洋TC (Tropical Cyclone)活動之表現,及推估未來溫室氣體濃度為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5)中的RCP8.5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8.5)與CMIP6中的SSP5-8.5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5-8.5)暖化情境下,近未來(2021-2050)與21世紀末(2075-2099)西北太平洋TC活動及登陸東亞沿岸地區之變化,並利用GPI(Genesis Potential Index)與SSE (synoptic-scale eddy)能量診斷等工具,分析TC變化機制。結果顯示25~50公里高解析度大氣與海氣模式均可以模擬現今氣候TC生成與軌跡頻率。然而,模式仍低估TC平均最大強度及強烈TC數目,其中海氣模式更低估TC強度。經由SSE能量診斷分析,顯示ISO(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與SSE尺度交互作用,在TC強度增強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海氣模式模擬ISO提供顯著較少的能量給TC發展。ISO南側較弱的水氣通量,較不利TC潛熱釋放,TC可用位能轉換成較少的TC動能,限制TC強度發展。高解析度氣候模式有助於TC活動模擬表現。高解析度海氣(大氣)模式推估在CMIP6 SSP5-8.5 (CMIP5 RCP8.5) 暖化情境下,近未來(2021-2050) (21世紀末(2075-2099))的TC生成數目減少4.3%(50%),強度增強0.8%(14%),及伴隨降雨增加5.8%(35.4%)。TC登陸東亞沿岸地區的頻率減少4.5%(51.9%)。暖化效應影響下,高解析度海氣與大氣模式推估近未來與21世紀末西北太平洋TC活動的變化趨勢一致,但變化幅度仍具有不確定性。經由GPI與SSE能量診斷分析,發現高解析度大氣模式推估在21世紀末TC主要生成位置上,中層大氣較乾燥,季風槽減弱伴隨中層下沉運動異常及SSE活動減弱,限制TC生成。然而,在21世紀末,較暖海溫與較弱垂直風切,及SSE動能產生效率增加,有利TC更快速的增強,更具有破壞性。
  • Item
    尺度交互作用於秋季熱帶氣旋年際變化之影響
    (2011) 李庭慧; Ting-Hui Lee
    過去有許多研究顯示,夏季的熱帶氣旋會受到不同尺度的系統所影響而有明顯的年際變化,如聖嬰現象、季內振盪等。然而較少研究針對秋季熱帶氣旋進行討論。本研究將使用三維綜觀尺度擾動動能方程,來探討西北太平洋地區,秋季綜觀尺度擾動的能量收支,在年際變化上的差異。本研究將此方程的擾動部分分為綜觀尺度擾動(10天以下)以及季內振盪(10-90天)兩部分,因此可以進一步探討平均流及季內振盪與綜觀尺度擾動之交互作用。 利用累積氣旋能量,定義出年際變化的活躍期與非活躍期,並做能量的合成分析,探討兩時期能量轉換之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在活躍期時,正壓能量轉換與斜壓能量轉換皆有向東、南延伸的情形。正壓能量轉換項包含平均流與綜觀尺度擾動之交互作用,以及季內振盪與綜觀尺度擾動之交互作用。由於在西北太平洋地區有東北-西南走向之綜觀尺度擾動,且該波列呈西北-東南走向,故有利於綜觀尺度擾動從大尺度環境場擷取能量。另外,該區也存在一異常氣旋式風切距平、異常季內振盪的氣旋事風切距平以及異常西風噴流距平,故有利於平均流場與季內振盪將能量轉換給綜關尺度擾動。而對斜壓能量轉換項而言,由於在低層有明顯的海氣交互作用、中高層有較大的潛熱釋放,因此造成活躍期時斜壓能量轉換也增強。 因此可知在活躍期時,正壓與斜壓能量轉換皆增強且向東、南延伸,會有利於颱風在西北太平洋東南側之生成與發展,生成後颱風在海上停留的時間亦較久,故較有機會發展成為較強烈的颱風。
  • Item
    系集動力模式對於西北太平洋之颱風季節模擬
    (2011) 梁信謙; Hsin-Chien LIANG
      颱風季節預報可以事先幫助沿海附近的居民降低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進一步減少熱帶氣旋登陸時所造成的災害。因此對於亞洲太平洋地區,建立良好的颱風季節預報系統是非常迫切的事務。不過近年來利用動力模式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在大西洋地區,而以低解析度的全球模式為主要的工具,模擬出來的熱帶氣旋具有水平尺度的環流系統以及暖心結構,不過中心強度並不是非常理想。雖然模式本身會有一些偏差,但仍然有能力去模擬出近似於氣候平均和年際變化之現象,甚至還可以模擬出與觀測位置、時間大致皆相同的熱帶氣旋。   本次研究目標是將高解析度的全球模式做為動力預報系統的主軸,針對1979~2009年,每年1~12月的時間找尋西北太平洋上屬於模式之熱帶氣旋進行分析。這種模式內部的方程組是以流體力學、熱力學和物理過程為基礎,並不是加入自己所設想的方法和理想定則。在本文中,模式對於熱帶氣旋在數量及生成位置的氣候尺度上有不錯的表現;但個數之年際變化掌握並不是很理想,不過卻在累積氣旋能量(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ACE)、平均生存時間以及熱帶氣旋主要活動區域有不錯的表現;另外在El Niñ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期間,熱帶氣旋生成位置東西變化之現象也有出現在模式結果。在季節尺度上,雖然模式可以模擬出很好的季節變化,但非活躍季時高估熱帶氣旋生成數量,而低估在活躍季的個數。   受到解析度之關係,模式熱帶氣旋無法與實際觀測熱帶氣旋強度相比,而且中心最大風速有一定之極限,因此對於往後強度之模擬還需要靠動力降尺度或是透過區域氣候模式協助,但總而言之,藉由全球模式進行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氣候模擬在某些指數以及因子上都有不錯之表現,因此利用這些因子可以運用在熱帶氣旋之季節預報上。
  • Item
    季風槽及熱帶氣旋活動模擬於WRF 30公里解析度區域氣候模式
    (2011) 林建男; Jian-Nan Lin
    西北太平洋是熱帶氣旋活躍的地區,熱帶氣旋摸擬及研究是重要熱門的議題。然而早期模擬以低解析度全球模式為主要工具,模擬出來之熱帶氣旋有暖心結構及環流系統,但中心強度不太理想。故本研究考慮了海陸分佈和地形以及中、東太平洋、印度洋之影響,採用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30公里之解析度,針對2000~2009年間之夏、秋兩季進行區域氣候模擬,並設計了NWP(100°E~180°,5°S~35°N)、NP(100°E~120°W,10°S~40°N)、IONWP (50°E~180°,20°S~40°N)三組不同範圍之實驗,來探討西北太平洋地區位於東亞季風區,而東亞季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及太平洋海溫分佈是影響熱帶氣旋生成及活動之因素。並偏重在秋季大尺度環流及熱帶氣旋的探討。 在NCEP觀測資可發現,大尺度環流影響了熱帶氣旋之生成及軌跡。而在模式中均有掌握大尺度環流及熱帶氣旋活動之關係。但在NWP及NP模擬季風槽有過強之現象,而使副高位置東移。使秋季熱帶氣旋生成數量、位置及軌跡較不完全符合JTWC資料。然而IONWP則在季槽風模擬中要接近於觀測,在大尺度環流掌握度較佳。在秋季熱帶氣旋之模擬中生成數量、位置及軌跡均模擬良好。模式在提高解析度之下,三組模式均有達到一定的強度,但仍稍弱於JTWC資料。可見模擬過程加入印度洋、南亞陸塊及青康藏高原,模式有掌握大尺度環流之特徵,並影響及掌握秋季熱帶氣旋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