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脊椎動物與節肢動物掠食者對亞熱帶森林常綠喬木—紅楠(Machilus thunbergii)之跨營養階效應
    (2022) 王奕傑; Wang, Yi-Chieh
    掠食者透過對植食者的捕食影響植物,亦即掠食者之跨營養階效應(indirect trophic effect),往往會因掠食者間的獵物區隔或同功群內捕食而產生不同的方向與強度。因此,在評估掠食者群聚之跨營養階效應時,需要考量掠食者的種間互動。本研究在亞熱帶闊葉林透過掠食者移除實驗來檢測掠食者對植食性節肢動物(啃食性、吸食性)豐度與群聚的影響,以及對紅楠(Machilus thunbergii)葉片(葉面積受損比例、葉變異發生機率)的影響。掠食者移除處理分為四組,包括控制組、脊椎動物掠食者移除組(以圍網移除鳥與蝙蝠)、節肢動物掠食者移除組(手動移除蜘蛛)、脊椎動物掠食者與節肢動物掠食者都移除組(鳥、蝙蝠、蜘蛛皆移除)。結果顯示,當鳥、蝙蝠與蜘蛛都被移除時,食葉性節肢動物的豐度上升且紅楠葉面積受損比例增加;同時,任一掠食者的存在即可抑制植食性節肢動物之數量,並減少紅楠的葉片受損,且掠食者並不影響植食性節肢動物的群聚組成,據此可推測脊椎動物掠食者與節肢動物掠食者在獵物物種上有高度重疊。此外,食葉動物數量與葉片受損量之間不具相關性,這可能是因為造成嚴重葉受損的是少數幾個物種(如楠六點天蛾Marumba cristata bukaiana)。鳥與蝙蝠移除組較控制組有更高的蜘蛛豐度,顯示脊椎動物掠食者會捕食節肢動物掠食者並導致其數量下降(同功群內捕食),但這個現象並未削弱掠食者群聚之跨營養階效應。本研究證實掠食者群聚對植物產生正向的跨營養階效應,且脊椎動物與節肢動物所提供的掠食功能具冗餘現象(functional redundancy),導致掠食功能不隨掠食者多樣性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