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環境學習中心地方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之初探
    (2014) 陳繹如; Chen Yi Ru
      地方本位教育是環境教育的一種延伸,強調運用學生生活的社區環境做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習回歸生活。在動手做、實際經驗、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除了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更因所學能回應當地社會文化與環境議題,使學生能體認自己是社區環境的一份子,提昇公民意識與環境素養。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式,以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裡山塾發展與執行地方本位課程為例,探討環境學習中心如何運用地方本位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概念,以七大要素為原則:「運用真實環境資源」、「科際整合」、「問題解決模式」、「協同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獨立與合作式學習」以及「真實性評量」,規劃與執行一套具有在地特色且能呼應學生學習需求的課程方案。並瞭解由環境學習中心提供當地學童持續性地方本位方案的挑戰與優勢,提供未來欲發展類似課程方案之單位參考。   本研究歷經十一個月時間,經計劃、執行與分析,得到以下之結論: 1.由SEER歸納出的地方本位教育成功七要素確實能幫助教學者在課程設計上的指引。 2.「課程的持續性」、「內容是否連結真實生活」以及「教學是否給予學生建構學習的機會」是落實地方本位教育的關鍵。 3.環境學習中心實踐地方本位教育的優勢有:本身對在地議題的瞭解,既有的平台角色、教師資源與訊息管道。挑戰則是:「以對外推廣為主,重視人次」的營運模式、深入連結社區的困難性、習慣申請計劃補助來執行課程方案,以及地方本位教育需要長期人力陪伴等。 4.「課程能符合學生、家長教育學習的需求」、「利用課後時間進行」、「合理收費」以及「統籌人力資源」為提昇環境學習中心執行地方本位課程可能性的四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