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台灣產山椒魚的分類與阿里山山椒魚族群生態與族群遺傳研究
    (2008) 賴俊祥; June-Shiang Lai
    台灣的山椒魚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來全球兩生類下降及氣候的變遷,有關其分類及生態研究是必需進行的。在本博士論文的研究中,嚐試於探討(1)台灣現有山椒魚屬(Hynobius)的種類分類歸屬;(2)以阿里山山椒魚為生態研究對象,討論其微棲息地的需求與偏好;(3)估計阿里山山椒魚於阿里山地區的族群量,並估算其存活率,並以模型預測其族群變動;(4)阿里山山椒魚的族群遺傳結構。 我以形態及分子的資料來分析山椒魚的分類問題。我的結果顯示出在遺傳上有五個明顯的分群,而這五群在形態上亦是有區隔。採用演化種觀點,可以將這五群視為獨立的種類。其中三群分別對應於前人的發現,即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和阿里山山椒魚等三個有效種,另外二種則是新種。 阿里山山椒魚的分布調查共調查了阿里山地區36個林班地中共73個山葵田,在其中9個林班發現山椒魚,而這些地點共有的特色是緩坡及穩定的溪流。山椒魚的微棲地偏好則記錄山椒魚所使用的微棲地及研究地點中適合山椒魚棲息的微棲地的特性。分析顯示阿里山山椒魚偏好使用木塊作為遮蔽物,也偏好遮蔽物上長有苔類者。在遮蔽物下的基質方面,山椒魚偏好碎石基質,但避免使用植物根系組成者。山椒魚偏好使用基質的土壤pH值為中性者、高土壤溼度及適當的土壤硬度。 族群動態的監測以阿里山姐妹潭的阿里山山椒魚族群為標的。使用Jolly-Seber法估算每月的族群量在13至305隻之間。相較於前人的估算數量,此族群在這些年間沒有很大的變化。再以Cormack-Jolly-Seber model來估算此族群的存活機率及捕獲機率,得到成體及亞成體在研究期間的存活率為恆定值,分別是0.996及0.997,皆屬於高存活率。捕獲機率則是隨季節而變,捕獲機率顯著與溫濕度呈正相關。接著再使用族群投影矩陣來分析族群動態及決定此族群的成長率,估計的族群成長率為1.130,代表此族群為穩定且緩慢增長。族群成長率的敏感度及彈性分析都顯示成體的存活率是族群穩定最重要的速率。 阿里山山椒魚遺傳結構研究方面,以AMOVA分析顯示主要遺傳變異分配在山脈之間,但山脈內族群及族群內的遺傳變異也佔相當的比例。以不相合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分析顯示在阿里山山脈的族群呈現族群數量增加的現象。以Nested Clade Analysis分析顯示幾乎所有的族群都是有限基因交流。再以Bayesian coalescent approach來推論每一個主要clade的分歧時間,並初步推測其親緣地理關係。
  • Item
    阿里山地區阿里山山椒魚的分布與族群監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7-12-??) 賴俊祥; 呂光洋
    從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於阿里山地區進行阿里山山椒魚的族群分布與族群監測的研究。調查了阿里山鄰近地區共36個林班地中的山葵田,在其中9個林班地的山葵田有發現山椒魚,這些地點共有的特色是坡度平緩及穩定的水源。在族群監測方面,在阿里山姐妹潭的永久樣區內共調查到266隻次山椒魚,其中94隻次為再捕獲。利用Jolly-Seber法估算每月族群數量在13-224之間,族群數量與前人對在此樣區的估算值相比較尚稱平穩。年齡結構方面,樣區個體的組成以成體為主,亞成體的出現不規則,而幼體僅在春季出現。個體活動範圍的估算值在0-509 m²之間,平均值64.9 ± 29.6m² (n = 19)。利用Cormack-Jolly-Seber模型估算存活率在成體為0.996,亞成體為0.997,皆屬於高存活率。估算的捕獲率每個季節都不同,捕獲率與濕度及溫度呈正相關。再利用Leslie matrix model來模型化族群的動態,估計的族群增長率為1.077,表示此族群為穩定而略呈增長的族群。進一步分析增長率的敏感度及彈性值,都顯示成體的存活率是影響族群增長率最重要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