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

一.歷史學系

本系的前身為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史地學系,成立於民國35年,另設有三年制史地專修科一班,系主任兼掌科主任一職。民國38年,史地專修科第一屆學生結業,該科停止招生。民國44年,本校由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師範大學,史地學系屬文學院。

 

民國51年,史地學系擴充為歷史學系和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歷史學系獨立之後,以事屬初創,頗費經營。幸首任系主任朱雲影教授多方擘劃,方漸就緒。民國54年夏,朱教授以事繁辭主任職,繼由戴玄之教授接任系主任。民國56年7月1日,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改制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仍隸屬文學院。58年,系主任戴玄之教授赴南洋大學講學,由朱雲影教授代理主任職。翌年8月,李符桐教授出掌系務。民國65年8月,王家儉教授接任系主任,68年夏,王教授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系主任職務由歷史研究所所長張朋園教授代理。69年2月,張教授接掌系篆,旋於同年8月赴美講學,系主任職務乃由文學院院長李國祁教授兼任。70年2月,郭為藩校長聘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林明德教授出任本系主任,迄75年7月期滿離職為止。同年8月,繼由鄧元忠教授出任系主任。81年5月,系務會議依據本系主任選薦辦法,推選王仲孚教授為系主任,呈梁尚勇校長核定,於同年8月1日就任。民國84年8月以來,由鄭瑞明教授、吳文星教授、廖隆盛教授、林麗月教授、陳豐祥教授、陳登武教授、陳秀鳳副教授相繼接掌系務,105年8月起,由陳惠芬教授接任系主任迄今。

  

本系在歷屆主任領導經營下,對師資之選聘均極為慎重,積極提倡學術研究風氣,並力求圖書、設備之擴充,因而系務得以蒸蒸日上。目前本系有專兼任教師30餘位,除教學研究之外,另定期舉行研討會,討論有關教學及研究心得。本系現典藏有圖書雜誌6萬餘冊,其他各國歷史掛圖、錄影帶、幻燈片、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打字機、顯像機、錄放影機、擴音機、錄音機、螢幕、膠裝機、電腦、掃描器等教學設備亦日漸充實。近年來因科技日趨發達,電腦、網際網路等愈形重要,本系乃架設歷史學系系站,希望能與各區人士互相交流(http://www.his.ntnu.edu.tw/main.php)。歷屆畢業系友均能卓然自立,或執教鞭、或任教務、或掌校政,孜孜不懈為國家社會服務。此外,獲得碩士或博士而執教於國內外大學及在各學術機構擔任研究工作者不僅為數可觀,表現亦極為優異。

二、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鑒於國內學術發展之需要,本校於民國59年8月成立歷史研究所。初僅設碩士班。創所之初,一切因陋就簡,幸經歷任所長及多位師長之奔走擘劃,刻苦經營,終能開物成務,奠下今日發展的基礎。首任所長為朱雲影教授,民國60年8月李國祁教授繼任所長,極力延攬著名學者至本所任教,並嚴格要求訓練學生專業研究之能力,對本所師資之充實及研究生素質之提昇有重要貢獻。民國66年2月張朋園教授接任所長,一本延攬名師、提昇學生研究能力之政策,對本所紮實學風之蔚成有重要影響。隨著研究成果的累積,師資的充實,學術水準逐年提高,並衡諸國內學術發展的需要,於民國66年8月增設博士班,對本所學術水準之提昇及發展有重大助力。69年2月,張朋園教授兼掌所系,此後所長由系主任兼任遂為定制。85年起實行系所合一制,直迄於今。在歷任所長的經營之下,繼續致力於海內外優良師資之延聘、碩博士班課程之充實及研究水準之提升,本所因能保持優良學風,日益求進。

 

本所成立之初,即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合作,聘請該院研究員至本所開課並指導學生論文。此外,又聘請國外著名學者來任客座教授,師資陣容極為堅強。研究及教學重心偏重於中國近現代史、社會經濟史,近年在台灣史研究方面,亦有長足進展。另外,在學術研究上,特重史學與各科間之科際整合,在國內各史學研究所間,以開課新穎、訓練嚴格而著稱。為擴大研究生見識,本所經常聘請國內外學者蒞所專題演講。本所碩士班修業限制二年至四年,至少須修滿28學分,其中必修課程四學分;博士班修業年限二至七年,必須修滿20學分。攻讀碩士者,須具備外國語文能力至少一種;攻讀博士者,須具備至少兩種,經考試及格認可,且兩種學位均須撰寫畢業論文。故歷年來本所畢業論文學術品質皆甚優良,在國內、外風評甚佳。

  

此外,配合本校進修推廣部之發展,為提升中等學校歷史教師教學品質,本系曾於民國67年7月開辦暑期四十學分班。繼又於民國82年9月開設週末四十學分班。民國92年7月,開辦在職進修碩士班課程歷史科學分進修班。民國88年7月,本系為加強中學教學專業知能與實務之研究,提供中學歷史教師進修學位管道,特開設暑期教學碩士班,現任歷史教師通過招生考試入學,修業年限二至四個暑期,通過論文口試後授予碩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2005) 陳健文
    本文的主旨在於探討早期中國(先秦至兩漢)胡人意象形成的歷史過程。切入的重點將偏重在以往叫被忽視的種族面向。本文從三個大方向來探索漢代對胡人的意象問題。 (一)從語源上來看,「胡」字作為一個異己(他者)之稱號,其指涉與內涵為何? (二)從圖像資料來觀察,從戎狄到胡人,華夏-漢民族是如何來型塑他們心目中的北疆異己形象。本文認為,漢人對於「胡」的認知,可能含有種族辨識意識在內。在漢人的心目中,一個典型的「胡」人應具某種刻板的形象。 (三)從種族形貌的觀點來看,「胡人」是否有特殊的種族形象,胡人的外貌與漢人是否存在著差異? (四)漢人對夷狄與胡人的種族觀為何?「異類感」是來自於哪些被特別強調的面向? 本文的思考理路如下:一、先探索「胡」字的本意為何,是否一開始便有特定的指涉?「胡」的概念是在何時?何地最先形成的?胡與匈奴有何關聯?二、從戎狄到胡人的外在形象有哪些變遷的過程?一個典型的胡人在外形上有何特徵?三、胡人外在的種族差異因素,是否是區隔胡漢邊界的一種判別標準?四、先秦至兩漢對「夷狄」與「胡」的種族觀有何歷史變遷?那些是用來設定來區分夷夏、胡漢的種族邊界。 本文的貢獻,在早期胡人概念由來的研究方面,提供了初步的成果。並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早期歷史的「胡漢之別」除了有文化的因素外,恐怕種族因素也是一個不可被忽視的重要面向。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胡漢衝突,胡人遲遲難以融入漢人社會,是否也應存在著種族不同的生理因素。
  • Item
    漢代胡人的漢地流寓及其社會境遇
    (2012/08-2013/07) 陳健文
    胡人在漢代的入居中國,是中國史上首度接受大量北疆異族移民的一種特殊歷史 現象。胡人雜居於中國境內,在漢帝國內形成一種新的族群景觀,胡人也成為漢人眼 中的「他者」。另一方面,由於漢帝國與西域交通的大開,加上漢朝的強盛,西域胡人 也開始湧入漢地,並以商賈或雜技等身份在漢帝國境內活動。有關這些胡人在漢帝國 境內移居及流徙的情形,是值得學界進一步關注的課題,究竟他們的來源為何?是由 何種管道進入中國?他們在漢帝國面臨的是何種境遇?他們湧入漢地,對漢帝國人民 的日常生活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本計畫擬針對漢代流寓中國的胡人,作一專題研 究,焦點將集中在胡巫、降胡、胡奴、胡賈、胡旦以及胡人在漢帝國境內的身份認同 等問題上。個人認為,研究漢代流寓胡人的社會境遇,將有助於我們理解西晉時發生 胡族種族變亂的歷史淵源。
  • Item
    漢代胡人的文面圖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1-12-01) 陳健文
  • Item
    漢代長鼻胡人圖像初探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8-12-01) 陳健文
  • Item
    漢代胡人的文面圖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關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1-12-??) 陳健文
    在匈奴史的研究中-匈奴與內亞游牧伊朗人(如塞種)間的關係-是較為中文史學界所忽、忱的面向。本文擬從一種漢代胡人臉上的圓圓狀文面圓樣入手採討此他文而習俗與內陸歐亞之間係。本文發現漢代胡人臉上的圓形文而圓樣可~iJ~伊8fl 舟息人的文面圓樣相當一致、而此種園形文面在中亞地區有長久流傳的控史-可能是早期伊朗人的一項重要傳統。由漢代匈奴與毛息人被有相I;;] 文面習俗一事來看匈奴文化中存有不少顯著的伊朗色彩伊朗系的早期游牧民如塞種等族群-可能曾在匈奴部落聯盟中有兩重要的角色匈奴的種族與文化提似受過游牧伊朗人明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