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

一.歷史學系

本系的前身為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史地學系,成立於民國35年,另設有三年制史地專修科一班,系主任兼掌科主任一職。民國38年,史地專修科第一屆學生結業,該科停止招生。民國44年,本校由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師範大學,史地學系屬文學院。

 

民國51年,史地學系擴充為歷史學系和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歷史學系獨立之後,以事屬初創,頗費經營。幸首任系主任朱雲影教授多方擘劃,方漸就緒。民國54年夏,朱教授以事繁辭主任職,繼由戴玄之教授接任系主任。民國56年7月1日,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改制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仍隸屬文學院。58年,系主任戴玄之教授赴南洋大學講學,由朱雲影教授代理主任職。翌年8月,李符桐教授出掌系務。民國65年8月,王家儉教授接任系主任,68年夏,王教授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系主任職務由歷史研究所所長張朋園教授代理。69年2月,張教授接掌系篆,旋於同年8月赴美講學,系主任職務乃由文學院院長李國祁教授兼任。70年2月,郭為藩校長聘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林明德教授出任本系主任,迄75年7月期滿離職為止。同年8月,繼由鄧元忠教授出任系主任。81年5月,系務會議依據本系主任選薦辦法,推選王仲孚教授為系主任,呈梁尚勇校長核定,於同年8月1日就任。民國84年8月以來,由鄭瑞明教授、吳文星教授、廖隆盛教授、林麗月教授、陳豐祥教授、陳登武教授、陳秀鳳副教授相繼接掌系務,105年8月起,由陳惠芬教授接任系主任迄今。

  

本系在歷屆主任領導經營下,對師資之選聘均極為慎重,積極提倡學術研究風氣,並力求圖書、設備之擴充,因而系務得以蒸蒸日上。目前本系有專兼任教師30餘位,除教學研究之外,另定期舉行研討會,討論有關教學及研究心得。本系現典藏有圖書雜誌6萬餘冊,其他各國歷史掛圖、錄影帶、幻燈片、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打字機、顯像機、錄放影機、擴音機、錄音機、螢幕、膠裝機、電腦、掃描器等教學設備亦日漸充實。近年來因科技日趨發達,電腦、網際網路等愈形重要,本系乃架設歷史學系系站,希望能與各區人士互相交流(http://www.his.ntnu.edu.tw/main.php)。歷屆畢業系友均能卓然自立,或執教鞭、或任教務、或掌校政,孜孜不懈為國家社會服務。此外,獲得碩士或博士而執教於國內外大學及在各學術機構擔任研究工作者不僅為數可觀,表現亦極為優異。

二、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鑒於國內學術發展之需要,本校於民國59年8月成立歷史研究所。初僅設碩士班。創所之初,一切因陋就簡,幸經歷任所長及多位師長之奔走擘劃,刻苦經營,終能開物成務,奠下今日發展的基礎。首任所長為朱雲影教授,民國60年8月李國祁教授繼任所長,極力延攬著名學者至本所任教,並嚴格要求訓練學生專業研究之能力,對本所師資之充實及研究生素質之提昇有重要貢獻。民國66年2月張朋園教授接任所長,一本延攬名師、提昇學生研究能力之政策,對本所紮實學風之蔚成有重要影響。隨著研究成果的累積,師資的充實,學術水準逐年提高,並衡諸國內學術發展的需要,於民國66年8月增設博士班,對本所學術水準之提昇及發展有重大助力。69年2月,張朋園教授兼掌所系,此後所長由系主任兼任遂為定制。85年起實行系所合一制,直迄於今。在歷任所長的經營之下,繼續致力於海內外優良師資之延聘、碩博士班課程之充實及研究水準之提升,本所因能保持優良學風,日益求進。

 

本所成立之初,即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合作,聘請該院研究員至本所開課並指導學生論文。此外,又聘請國外著名學者來任客座教授,師資陣容極為堅強。研究及教學重心偏重於中國近現代史、社會經濟史,近年在台灣史研究方面,亦有長足進展。另外,在學術研究上,特重史學與各科間之科際整合,在國內各史學研究所間,以開課新穎、訓練嚴格而著稱。為擴大研究生見識,本所經常聘請國內外學者蒞所專題演講。本所碩士班修業限制二年至四年,至少須修滿28學分,其中必修課程四學分;博士班修業年限二至七年,必須修滿20學分。攻讀碩士者,須具備外國語文能力至少一種;攻讀博士者,須具備至少兩種,經考試及格認可,且兩種學位均須撰寫畢業論文。故歷年來本所畢業論文學術品質皆甚優良,在國內、外風評甚佳。

  

此外,配合本校進修推廣部之發展,為提升中等學校歷史教師教學品質,本系曾於民國67年7月開辦暑期四十學分班。繼又於民國82年9月開設週末四十學分班。民國92年7月,開辦在職進修碩士班課程歷史科學分進修班。民國88年7月,本系為加強中學教學專業知能與實務之研究,提供中學歷史教師進修學位管道,特開設暑期教學碩士班,現任歷史教師通過招生考試入學,修業年限二至四個暑期,通過論文口試後授予碩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李鴻章政術憑藉之機緣網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2-06-??) 王爾敏; Wang, Erh Min
    在晚清政治舞台李鴻章是一位重要人物,世有論者,不一而足。李鴻章生平行事,雖是當國重鎮,却非一帆風順,雖受清廷倚重,却非掌握大權。故評論人物,自不能輕下論斷,當須進而考察,建立真知。蓋李氏雖是一代偉人,所涉政事亦繁駁複雜,勢須就此一代宏觀細考可稍得澄清。本文就李氏起家科名,躋身高位,乃是一路崎嶇,而在潰敗傾覆之後,隨外在機緣,憑個人才識眼光,而得掌握進身良機,始能獲致後日成就地位。乃能見到無論雄才大略,飽腹經綸,而外在機緣仍是十分重要。李鴻章中進士,又選為翰林,任事作官,此是根本資履。若在承平,久在京朝,前程自是光明。所謂金馬玉堂、仕宦坦途,憑其才學可晉至高位。世人未料,1850 年太平軍廣西起義,迅速打進長江流域,數省受擾而終打下金陵,建為天京,凡江左、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俱受太平軍襲劫,清廷除派旗、綠營大軍進剿,又於1853 年令京中官吏回故鄉召兵勇隨官兵助戰。李鴻章即以翰林院編修遣其回鄉帶兵助陣。須知凡此官員受命回鄉,兵須自召,餉須自籌,主要奉聖旨,可以在家鄉召兵徵餉。曾國藩奉命練兵,亦不出此背景,大抵此類文官練兵保鄉,成敗全看才幹毅力,實僅有曾國藩苦撐未敗。李鴻章召兵不能多,籌餉難足用,雖親戰陣,有勝亦有負。而終於餉竭兵潰,喪其所有。苦戰五、六年,完全歸白費,家宅被焚毀。終在1858 年遁避江西、南昌。李鴻章自是空拳孤注,於1859 年初投效曾國藩湘軍,任其幕僚。其時湘軍親敗,大將李續賓戰死,國藩六弟國華同殉。湘軍喪敗之餘,正逢逆境鴻章來投,却是彼此相濡以沫,共嘗甘苦。曾國藩帶兵八年,兵未潰,志未懈,終在1860 年清軍主力在金陵潰敗,太平軍乘勢席捲江、浙。朝廷不能不重用曾氏湘軍,授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自是湘軍得以發展,而李鴻章亦隨之受到重用。曾國藩為規復江蘇失土,乃保荐李鴻章為江蘇巡撫,由道員直升巡撫,乃是一步晉身疆吏。湘淮軍合力平定太平軍之後,接著北方近畿各省捻軍勢力擴大,並在1865 年在山東圍攻主帥僧格林沁並加以殺死,朝廷震驚,終於先後任曾國藩、李鴻章為欽差大臣,乃李鴻章平定東捻西捻,李氏得任協辦大學士,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未料1870 年發生天津教案、法國駐天津領事被殺,法國、英國、比國、義國教士修女多有被殺,法國聲言派兵來華作戰。清廷緊急促調李鴻章帶淮軍來保衛京畿,並調曾國藩回任兩江,調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本來中法可能開戰,但西方發生驚動世界之普法戰爭,使法國無力東顧,李氏到津,遂以和平方式解決天津教案,自此坐鎮北洋,清廷付予承擔外交事務兼管南北洋沿海沿江防務,其名位僅是地方總督,而責任須顧國防外交。當此列強環伺,二十五年間掬盡心血於為日,對法、對俄、對英之各次重大交涉,最後則對八國聯軍,亦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鴻章在同治九年(1870)即覺悟到中國必須變法,但只與丁日昌在信中討論,不敢向朝廷建議。清廷只令其看守大門,有重責而無實權,想做之事復多掣肘。對外敗辱,豈能歸咎李氏一人?
  • Item
    李鴻章政術憑藉之機緣網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2-06-??) 王爾敏; Wang, Erh Min
    在晚清政治舞台李鴻章是一位重要人物,世有論者,不一而足。李鴻章生平行事,雖是當國重鎮,却非一帆風順,雖受清廷倚重,却非掌握大權。故評論人物,自不能輕下論斷,當須進而考察,建立真知。蓋李氏雖是一代偉人,所涉政事亦繁駁複雜,勢須就此一代宏觀細考可稍得澄清。本文就李氏起家科名,躋身高位,乃是一路崎嶇,而在潰敗傾覆之後,隨外在機緣,憑個人才識眼光,而得掌握進身良機,始能獲致後日成就地位。乃能見到無論雄才大略,飽腹經綸,而外在機緣仍是十分重要。李鴻章中進士,又選為翰林,任事作官,此是根本資履。若在承平,久在京朝,前程自是光明。所謂金馬玉堂、仕宦坦途,憑其才學可晉至高位。世人未料,1850 年太平軍廣西起義,迅速打進長江流域,數省受擾而終打下金陵,建為天京,凡江左、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俱受太平軍襲劫,清廷除派旗、綠營大軍進剿,又於1853 年令京中官吏回故鄉召兵勇隨官兵助戰。李鴻章即以翰林院編修遣其回鄉帶兵助陣。須知凡此官員受命回鄉,兵須自召,餉須自籌,主要奉聖旨,可以在家鄉召兵徵餉。曾國藩奉命練兵,亦不出此背景,大抵此類文官練兵保鄉,成敗全看才幹毅力,實僅有曾國藩苦撐未敗。李鴻章召兵不能多,籌餉難足用,雖親戰陣,有勝亦有負。而終於餉竭兵潰,喪其所有。苦戰五、六年,完全歸白費,家宅被焚毀。終在1858 年遁避江西、南昌。李鴻章自是空拳孤注,於1859 年初投效曾國藩湘軍,任其幕僚。其時湘軍親敗,大將李續賓戰死,國藩六弟國華同殉。湘軍喪敗之餘,正逢逆境鴻章來投,却是彼此相濡以沫,共嘗甘苦。曾國藩帶兵八年,兵未潰,志未懈,終在1860 年清軍主力在金陵潰敗,太平軍乘勢席捲江、浙。朝廷不能不重用曾氏湘軍,授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自是湘軍得以發展,而李鴻章亦隨之受到重用。曾國藩為規復江蘇失土,乃保荐李鴻章為江蘇巡撫,由道員直升巡撫,乃是一步晉身疆吏。湘淮軍合力平定太平軍之後,接著北方近畿各省捻軍勢力擴大,並在1865 年在山東圍攻主帥僧格林沁並加以殺死,朝廷震驚,終於先後任曾國藩、李鴻章為欽差大臣,乃李鴻章平定東捻西捻,李氏得任協辦大學士,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未料1870 年發生天津教案、法國駐天津領事被殺,法國、英國、比國、義國教士修女多有被殺,法國聲言派兵來華作戰。清廷緊急促調李鴻章帶淮軍來保衛京畿,並調曾國藩回任兩江,調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本來中法可能開戰,但西方發生驚動世界之普法戰爭,使法國無力東顧,李氏到津,遂以和平方式解決天津教案,自此坐鎮北洋,清廷付予承擔外交事務兼管南北洋沿海沿江防務,其名位僅是地方總督,而責任須顧國防外交。當此列強環伺,二十五年間掬盡心血於為日,對法、對俄、對英之各次重大交涉,最後則對八國聯軍,亦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鴻章在同治九年(1870)即覺悟到中國必須變法,但只與丁日昌在信中討論,不敢向朝廷建議。清廷只令其看守大門,有重責而無實權,想做之事復多掣肘。對外敗辱,豈能歸咎李氏一人?
  • Item
    李鴻章政術憑藉之機緣網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2-06-??) 王爾敏; Wang, Erh Min
    在晚清政治舞台李鴻章是一位重要人物,世有論者,不一而足。李鴻章生平行事,雖是當國重鎮,却非一帆風順,雖受清廷倚重,却非掌握大權。故評論人物,自不能輕下論斷,當須進而考察,建立真知。蓋李氏雖是一代偉人,所涉政事亦繁駁複雜,勢須就此一代宏觀細考可稍得澄清。本文就李氏起家科名,躋身高位,乃是一路崎嶇,而在潰敗傾覆之後,隨外在機緣,憑個人才識眼光,而得掌握進身良機,始能獲致後日成就地位。乃能見到無論雄才大略,飽腹經綸,而外在機緣仍是十分重要。李鴻章中進士,又選為翰林,任事作官,此是根本資履。若在承平,久在京朝,前程自是光明。所謂金馬玉堂、仕宦坦途,憑其才學可晉至高位。世人未料,1850 年太平軍廣西起義,迅速打進長江流域,數省受擾而終打下金陵,建為天京,凡江左、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俱受太平軍襲劫,清廷除派旗、綠營大軍進剿,又於1853 年令京中官吏回故鄉召兵勇隨官兵助戰。李鴻章即以翰林院編修遣其回鄉帶兵助陣。須知凡此官員受命回鄉,兵須自召,餉須自籌,主要奉聖旨,可以在家鄉召兵徵餉。曾國藩奉命練兵,亦不出此背景,大抵此類文官練兵保鄉,成敗全看才幹毅力,實僅有曾國藩苦撐未敗。李鴻章召兵不能多,籌餉難足用,雖親戰陣,有勝亦有負。而終於餉竭兵潰,喪其所有。苦戰五、六年,完全歸白費,家宅被焚毀。終在1858 年遁避江西、南昌。李鴻章自是空拳孤注,於1859 年初投效曾國藩湘軍,任其幕僚。其時湘軍親敗,大將李續賓戰死,國藩六弟國華同殉。湘軍喪敗之餘,正逢逆境鴻章來投,却是彼此相濡以沫,共嘗甘苦。曾國藩帶兵八年,兵未潰,志未懈,終在1860 年清軍主力在金陵潰敗,太平軍乘勢席捲江、浙。朝廷不能不重用曾氏湘軍,授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自是湘軍得以發展,而李鴻章亦隨之受到重用。曾國藩為規復江蘇失土,乃保荐李鴻章為江蘇巡撫,由道員直升巡撫,乃是一步晉身疆吏。湘淮軍合力平定太平軍之後,接著北方近畿各省捻軍勢力擴大,並在1865 年在山東圍攻主帥僧格林沁並加以殺死,朝廷震驚,終於先後任曾國藩、李鴻章為欽差大臣,乃李鴻章平定東捻西捻,李氏得任協辦大學士,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未料1870 年發生天津教案、法國駐天津領事被殺,法國、英國、比國、義國教士修女多有被殺,法國聲言派兵來華作戰。清廷緊急促調李鴻章帶淮軍來保衛京畿,並調曾國藩回任兩江,調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本來中法可能開戰,但西方發生驚動世界之普法戰爭,使法國無力東顧,李氏到津,遂以和平方式解決天津教案,自此坐鎮北洋,清廷付予承擔外交事務兼管南北洋沿海沿江防務,其名位僅是地方總督,而責任須顧國防外交。當此列強環伺,二十五年間掬盡心血於為日,對法、對俄、對英之各次重大交涉,最後則對八國聯軍,亦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鴻章在同治九年(1870)即覺悟到中國必須變法,但只與丁日昌在信中討論,不敢向朝廷建議。清廷只令其看守大門,有重責而無實權,想做之事復多掣肘。對外敗辱,豈能歸咎李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