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類神經型態之學生模組
    (1994-08-01) 張國恩
    一般而言,智慧型教學系統分成四大模組,分別為領域專家模組、學生模組、教學模組與介面模組.其中學生模組可以用來評估學生對教學材料之熟悉度,並可記錄學生的學習進展,而 更進一步地推導出學生目前之學生狀態.由於 學生模組之功用,使智慧型教學系統可滿足教學上之學生個別需求.本計畫嘗試使用類神經 結構以建立學生模組.首先先從老師對課程結 構與教學步驟之分析而建類神經網路.然後在學生之學習過程中,將學生之反應取出當類神 經網路之輸入.學生不斷地學習使類神經網路 取得更多學生之教學反應,因而記錄學生之學習歷程,並據以推導出學生之學習狀態,判斷學生對那個課程子題不夠熟悉.最後由類神經網 路提出建議給教學系統以決定接下來之教學子題.總而言之,本計畫之目的在建立以類神經為 導向之具有彈性之學生模組,並偵察出學生在 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迷失,而提出訊息給教學系統
  • Item
    類神經網路在學生模組實際製作上之應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5-07-01) 張國恩; 侯文娟; Chang, Kuo-En; Hou, Wen-Chuan
    學生模組在智慧型教學系統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有了學生模組,教學系統在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過程中就可滿足學生之個別需求。本文將利用類神經網路以建立學生模組,首先老師必須將課程結構與相關之教學步驟設計出,此兩資訊將被量化並放入類神經網路之定義項中,然後此類神經網路會取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並調整網路中之量化值。在量化值之調整中會記錄學生之學習歷程以推論出目前學生之學習狀態。依據此推論之學習狀態,類神經網路會提出學生最弱之學習子題以利教學系統能夠加強學生對該子題之學習。整個研究之目標是利用類神經網路建立學生模組以評估學生之學習狀態,並提供適當之意見給教學系統以決定下一個子題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