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工程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0

本系前身「資訊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首先招收大學部學生,民國九十年成立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而後於民國九十五年進行系、所調整合併為「資訊工程學系」;並於九十六年成立博士班。本系目前每年約招收大學部四十餘人,碩士班六十餘人,博士班約五人,截至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一月止,總計現有大學部一百九十多人,碩士班一百二十多人,博士班二十三人,合計學生人數約為三百三十多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增強學習架構與期望最小最大算法之愛因斯坦棋實作比較
    (2019) 林品儒; Lin, Pin-Ru
      愛因斯坦棋英文原名EinStein würfelt nicht!,在2004年由德國一位數學教授Ingo Althöfer所發明。這是一個包含擲骰子的機率性遊戲,走步會由骰子點數而有很大的影響。也因此要如何從被動地受到骰子點數而影響走步,變為主動影響棋子的分佈來控制骰子的機率就是一大學問。   本研究主要是將此種遊戲中的兩種不同架構進行比較:其一為使用增強學習架構,利用自我對下產生棋譜之後對類神經網路進行訓練,以增加蒙地卡羅樹節點展開以及盤面分數評估的精準度;另一個則是使用傳統的期望最小最大算法(expectiminimax)並且搭配各種剪枝手段降低搜索時間,並且在節點最後以人類經驗法則賦值的方式給予盤面分數。在使用兩種不同實作的情況之下,以自動化平台的方式來進行對弈的實驗。同時,此研究也透過提升處理器頻率提升兩者單位時間內運算量,也減少了類神經網路產生棋譜所需要的時間。   此次使用的增強學習架構為使用開放原始碼的專案進行改良,使用直譯式的Python語言;而期望最小最大算法的實作則是從無到有自行開發的程式,使用的是Crystal語言,能夠編譯成原生的x86機器碼執行。如此兩相比較的實驗可以視為新舊技術的對抗,使用新工具來實作傳統演算法是不是還有奮力一搏的機會?期待未來設備升級之後能兩者都能有改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