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工程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0

本系前身「資訊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首先招收大學部學生,民國九十年成立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而後於民國九十五年進行系、所調整合併為「資訊工程學系」;並於九十六年成立博士班。本系目前每年約招收大學部四十餘人,碩士班六十餘人,博士班約五人,截至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一月止,總計現有大學部一百九十多人,碩士班一百二十多人,博士班二十三人,合計學生人數約為三百三十多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生成對抗網路為基礎之低光源圖片增強系統使用閃光-非閃光圖片
    (2022) 徐秉琛; HSU, Pin-Chen
    本篇研究提出一以生成對抗網路為基礎之低光源影像增強系統。本系統藉由結合沒有使用閃光燈與有使用閃光燈的兩張影像,來生成一張同時具有真實光影分布與色彩細節豐富的影像。此系統主要目的在改善使用者在低光源環境下拍照的體驗。使用數位相機在低光源環境進行拍攝時,通常會調高感光元件的感光度(ISO值)來維持正常的亮度或延長相機快門時間,但這會產生明顯的噪點雜訊或造成影像的模糊。另一方面,攝影師會使用閃光燈來提供額外的照明,雖然使用閃光燈可以得到色彩真實的影像,但是有可能會破壞環境中的光影分布。例如產生額外的反光、陰影或是使被攝物看起來變得平坦。因此,本研究希望結合低光源圖像以及閃光燈影像兩者的特點,透過生成對抗網路來生成出較為真實的影像。本系統採用低光源圖像以及閃光燈影像兩種影像輸入修改後的生成對抗網路。此網路以Pix2PixHD 為基底並且做出幾項改良,其中包含調整模型架構,修改損失函數為相對平均最小平方(Relativistic average least square)並且在生成器中加入輕量級的注意力機制模組(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為此,本研究同時建立一個低光源影像資料庫(CVIU Short exposure Flash Long exposure(SFL) dataset)。此資料庫共計210個影像組,其中每組皆包含三張影像:使用短時間曝光拍出的低光源圖像、使用閃光燈拍出的閃光燈影像和使用長時間曝光拍出的基準真相(ground truth) 。此資料庫的影像使用來訓練與評估本系統。實驗結果顯示,本系統在SFL資料庫測試集中實現了22.5267的峰值訊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和0.6662的結構相似性指數(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S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