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高雄愛河綠廊功能之探討
    (2007) 林佩瑩; Pei-Ying Lin
    愛河是高雄最鮮明的城市意象,在城市經濟發展進步的同時,愛河的環境卻急遽惡化,人與愛河的關係也日益疏離;直到近年來愛河整治略見成效,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愛河綠廊的景觀改善計畫,促進優質的水岸生活環境,已經成為高雄城市發展的新目標。本文根據愛河的現況,對其綠廊功能進行探討,並針對專家的意見,對於愛河綠廊功能提出細部的說明與討論,俾供為管理機關經營愛河綠廊之參考依據。本文首先回顧國內外研究綠廊的文獻,並進行實地考察,之後以Fábos(2004)提出的綠廊三大功能,即「生態保育」、「休閒遊憩」和「社會文化」為分類基礎,整理出24項愛河綠廊功能的指標因素,並針對26位專家進行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的調查,結果共篩選出愛河綠廊21項的功能指標,其中生態保育功能有7項,以「提供生物棲息地」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分數最高;社會文化功能為6項,「幫助地方感的建立」則是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休閒遊憩功能則有8項,是三大功能中最突出的一項,其中以「紓解心理壓力」、「增加觀光遊憩魅力」、「整合都市遊憩機能」和「提高都市景觀美感」四項為最重要的休閒遊憩指標。此外,本研究乃企圖探討當地民眾對於愛河綠廊的看法以及互動情況。透過問卷調查後得知,民眾認為愛河綠廊主要以觀光遊憩和社會文化功能為主;其次才為生態保育和防災;透過因素分析,當地居民對愛河綠廊功能之看法可歸納成五大因素組,包括社會文化、環境保護、觀光遊憩、運動和防災和水上遊憩。而民眾和愛河綠廊的互動特色為參與頻率高但停留時間短,活動類型以「散步」和「放鬆心情」居多。
  • Item
    民眾對高雄愛河綠廊的認知、互動關係及管理建議之探討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 2008-09-01) 林佩瑩; 廖學誠 
    本研究以環境識覺概念爲基礎,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高雄當地民眾對於愛河綠廊功能的認知及其互動關係,並分析民眾對愛河綠廊優缺點之看法及對經營上之建議。本文採用系統取樣法進行取樣,針對當地居民進行面對面問卷,有效問卷共計405份,抽樣誤差爲4.87%。結果顯示,民眾甚爲肯定愛河綠廊在觀光遊憩和社會文化的功能,此外,生態保育和都市防災功能亦被認同。透過因素分析可將民眾對愛河綠廊功能之看法歸納爲五大因素組,包括社經文教、環境保護、觀光遊憩、開闊空間及親水活動。民眾和愛河綠廊的互動關係甚爲密切,居民參與頻率高但停留時間短,活動類型以散步及放鬆心情居多。另外,民眾積極建議愛河綠廊在經營管理上應該加強周遭環境清潔、改善水質及增設公共服務設施。
  • Item
    宜蘭河溪流廊道的整治與管理--環境識覺分析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 2006-09-01) 林敬妤; 廖學誠 
  • Item
    水里溪上游集水區溪流水質的空間變異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07-03-01) 葉春國; 廖學誠; 黃正良; 薛美莉; 王景平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水里溪上游集水區溪流水質的空間變異特性,從2004年1月起至2005年2月止,每個月分別至研究區五個監測站調查溪流水量並取水樣,分析14個水質參數,包括電導度、pH值、水溫、溶氧量、陽離子(Ca2+、Mg2+、Na+、K+、NH4+)及陰離子(F-、Cl-、SO42-、NO3-、HCO3-)等,再以多變量統計方法包括因素分析及集群分析加以探討溪流水質特性。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區溪流水質偏弱鹼性,主要陽離子為Ca2+及Mg2+,主要陰離子為HCO3-及SO4-2。Na+、Ca2+、Mg2+、HCO3-等離子濃度及電導度隨著流量的增加而減少,但NO3-離子濃度則隨著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WC-4及WC-5測站中SO4-2的濃度明顯偏高,此與不同的地質特性有關。透過因素分析後得知,研究區的溪流水質與母岩風化、逕流路徑、人為活動、氣溫變化、植生作用及大氣沉降等因素有關,另外,經由集群分析後可以把監測站區分為3組。
  • Item
    羅東林區民眾對林業經營的認知與態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5-11-01) 鐘龍治; 廖學誠; 陳宛君; 劉瓊蓮; 陳美惠
    民眾參與自然資源經營管理已蔚為國際潮流,臺灣林務局亦於2002年開始推動社區林業計畫,鼓勵民眾參與林業經營,期能兼顧生態保育與社區發展。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民眾對林業經營的認知與態度,透過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比較已申請與未申請社區林業計畫的社區居民對林業經營看法之差異,並分析漢人與原住民對林業經營認知及態度上之不同。結果顯示,社區幹部普遍認為林業經營應優先照顧當地社區福祉,增加經濟收益及提供就業機會最為重要,甚至可以把國有林交給社區管理。社區居民非常認同森林的環境效益,且認為保護森林是件相當急迫的事情,如能讓社區參與將更為恰當。整體而言,有無參與社區林業計畫對社區居民的森林效益認知及環境態度上並無顯著影響,但若以漢人及原住民區分,則社區居民在部份的林業經營環境態度上是有顯著不同,這些差異主要呈現在參與的意願、對傳統知識的認同、森林社區範圍的確認及自然資源的擁有等面向上。最後,經由因素分析可將環境態度問項歸納為四大因素,分別為道德情感、民眾參與、利它觀念及承擔意願等。
  • Item
    羅東林區民眾對林業經營的認知與態度
    (地理學系, 2005-11-??) 鍾龍治; 廖學誠; 陳宛君; 劉瓊蓮; 陳美惠
    民眾參與自然資源經營管理已蔚為國際潮流,臺灣林務局亦於2002年開始推動社區林業計畫,鼓勵民眾參與林業經營,期能兼顧生態保育與社區發展。本研究目 的在於瞭解民眾對林業經營的認知與態度,透過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比較已申請與未申請社區林業計畫的社區居民對林業經營看法之差異,並分析漢人與原住民對 林業經營認知及態度上之不同。結果顯示,社區幹部普遍認為林業經營應優先照顧當地社區福祉,增加經濟收益及提供就業機會最為重要,甚至可以把國有林交給社 區管理。社區居民非常認同森林的環境效益,且認為保護森林是件相當急迫的事情,如能讓社區參與將更為恰當。整體而言,有無參與社區林業計畫對社區居民的森 林效益認知及環境態度上並無顯著影響,但若以漢人及原住民區分,則社區居民在部份的林業經營環境態度上是有顯著不同,這些差異主要呈現在參與的意願、對傳 統知識的認同、森林社區範圍的確認及自然資源的擁有等面向上。最後,經由因素分析可將環境態度問項歸納為四大因素,分別為道德情感、民眾參與、利它觀念及 承擔意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