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83
  • Item
    臺灣觀光地景的建構與意涵
    (2014) 盧建成; Jian-Cheng Lu
    觀光景點呈現的景觀絕非隨機,或是渾然天成,觀光地區的景觀及意象,是自然與人為力量合作產生,也是社會文化主流意識凝聚一地的展現。因此,透過景點的分析,可以探討其背後的社會與文化的意涵。本研究採取新文化地理學的角度,不但將地景視為一套象徵符號的表意系統,亦將觀光地景視為文化地景的一環。利用各時代官方選定的風景為主要的研究素材,從景點的地理空間分布為起點,加上各景點在該時代的詮釋與觀光活動,定義其觀光地景的建構。主要的研究目的,就在探討自清代以來,歷代政府在臺灣選擇與建構的風景,所反映出臺灣社會對於這塊土地的態度,乃至於在不同政權下治臺理念的演變歷程。 透過不同時代觀光地景的解讀,顯示出清代的臺灣是北京朝廷遙遠的邊疆;日治時期從東京來的總督,希望將臺灣打造成日本的南國之境;戰後戒嚴時期,臺灣是繼承南京政府的中國正統;直到解嚴之後才製造出屬於臺灣本島的風景。 解讀各時代的觀光地景,可以見到風景的選擇與建構,確實可以反映出各時代台灣社會,對於臺灣這塊島嶼的經營態度。
  • Item
    政治及經濟因素對美國西北航空公司東亞航線網絡之影響
    (2014) 延欣智; Hsin-chih Yen
    美國西北航空曾於1947年至2010年間飛行美國至東亞地區之航線,並於此建立相當大的航線網絡。西北航空於1950年起經營臺灣航線,但是臺灣並不在西北航空原先的航線網絡計畫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北航空於東亞的航線網絡長期受到美國及東亞各國之間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及經濟等因素影響。因此,本研究試圖分析上述因素如何影響西北航空於東亞的航線網絡,並且探討臺灣於西北航空航線網絡中之角色。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因素影響西北航空的航線網絡。自1940年代至1960年代間,受到多起戰爭及圍堵共產勢力的影響,可將其歸類為政治及軍事之因素。1970年代至1980年代之間,則受到國際情勢的改變,可將之歸類為外交之因素。1980年代後,由於全球航空業逐漸自由化,使得航空公司在決策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因此,經濟因素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影響因子。上述結果,有助於瞭解外籍航空公司於東亞地區的發展。至於臺灣於西北航空航線網絡之角色,主要受到臺灣航線長期獲利效益不高,同時更受到臺灣航空業者的強烈競爭,使得臺灣一直並非西北航空的重點發展地區,但是為了保持西北航空於亞洲航線網絡分布的完整性,臺灣對西北航空而言仍為一個重要的市場。
  • Item
    臺灣極端氣溫之季節潛在可預報度評估和氣候暖化的影響
    (地理學系, 2018-11-??) 翁叔平; Shu-PingWeng
    對季節氣候預測而言,每天的天氣變化是一種干擾,必須儘可能濾掉其影響。本研究提議用一種數值方法可鬆弛掉對季節內天氣噪動常用的假設,進而或可提高季節的潛在可預報度(SeasonalPotentialPredictability;SPP)。提議的方法首先被應用於台灣百年長度,去掉線性趨勢的測站月平均地表最高溫(Tmax)和最低溫(Tmin)。不必然需要假設為線性或定常才能模擬的天氣噪動的月平均變異量,以及其在月與月之間的相關係數,一旦放掉通用的定常假設或註記為非零值(假若相隔在一個月或以上的話,比如介於1月和3月),則數值解和直接使用日資料所得到的估計值之間的一致性,與簡化方程下的解析解相比,將會好得很多。Tmax的SPP估計值,除了冬季略低之外,其他季節都較高。Tmin的SPP估計值則是在秋冬兩季略低﹔但春夏較高。Tmax和Tmin的總體平均的SPP估計值(47.6%)約與解析解相當(46.2%),但兩者在個別測站和不同季節呈現有明顯差異。新方法被用到線性趨勢保留的原氣溫序列以便檢查氣候暖化對SPP的影響。結果顯示暖化的上升趨勢和增加的SPP間的一致性,Tmin明顯高於Tmax。平均而言,夏季(冬季)Tmin的SPP可達86.3%(66.8%),比原先去掉線性趨勢得到的SPP高出22.7%(20.3%)。其四季總體平均的SPP估計達75.0%,與去掉線性趨勢後相比,增加了27.4%。相反地,保留線性趨勢的Tmax其SPP的總體平均值(48.5%)則與先去掉線性趨勢後估計的SPP值,約略相等。不分季節的迴歸結果顯示,暖化效率,定義為改變的SPP(保留線性趨勢減去去掉線性趨勢)與季節平均測站極端氣溫序列的線性斜率,Tmin(Tmax)每百年增加1.0℃時,SPP大約增加16%(2%)。確實地,氣候暖化對於極端氣溫的SPP,尤其是Tmin,是外在的來源。
  • Item
    活動構造地形判釋及資料建置分析(I)
    (2005/03-2005/12) 沈淑敏; 張瑞津; 楊貴三; 林雪美; 林宗儀
    活動斷層之再活動是造成本島重大自然災害的肇因之一,中央地質調查所已經公布全島42條活動斷層,並整合各種地質、地形、地球物理、測量的方法繼續研究,以提供未來研擬地震減災或防災政策時的堅實科學基準。為求更全面的掌握本島活動構造(包含活動斷層、活動褶皺及地形面的傾動與線形)之分布與特性,有必要全面性的進行第四紀地層區的活動構造調查研究。由於活動構造(以活動斷層為主)容易在第四紀地形面上留下線形、崖、漥地、隆起、斷錯等變位地形,在諸多調查方法中,利用立體鏡在航空照片立體像對上判釋變位地形,可謂最為簡便與經濟者。本計畫擬進行兩年,第一年進行北部及中部地區,第二年則進行東部及南部地區。本年度計畫目標為:(1) 完成研究區構造地形特徵之判釋,編繪構造地形特徵分布圖;(2)建置一系統性的活動構造地形判釋GIS資料,提供政府機關及社會大眾有關活動構造的資訊。航照地形判釋原則和圖徵、屬性表之規劃首先參考日本活斷層研究會(1980、1992)之作業規範,並將依地調所需求加以修正。
  • Item
    尋找近期臺灣沙質海岸侵蝕熱點
    (中華民國工程環境學會會刊委員會, 2011-07-01) 林宗儀; 陳華玟; 陳勉銘
    我國所擁有的福爾摩沙二號衛星,每天通過臺灣上空二次,且其黑白影像對地解析度可達2公尺,具有短時距內重複產出影像及高影像解析能力之特性,可實際應用於海岸環境的監測與災害的評估。對於沙質海岸而言,其海岸濱線常隨著自然營力及人為活動的影響而產生變動,濱線的前進或後退可以分別代表海岸的堆積和侵蝕。由於海岸侵蝕容易引發海岸災害,因此本研究乃嘗試利用福衛二號開始運作(2004年5月)至2008年間所產出之清晰海岸影像,分析臺灣沙質海岸濱線的變化,尋找在這四年期間發生侵蝕的熱點區域,以提供海岸防護的相關單位積極作為的參考。研究結果發現主要的侵蝕區域包括桃園竹圍漁港以南至草漯沙丘一帶、新竹金城賞鳥區、苗栗通宵漁港附近、雲林箔子寮漁港外側沙洲、外傘頂洲、嘉義好美里八掌溪口的沙洲、台南北門的王爺港沙洲,台南七股網仔寮沙洲、曾文溪口野鳥保護區、台南二仁溪口、宜蘭蘭陽溪南北兩側等地。其造成侵蝕的原因,大部分和鄰近海岸工程設施的建構及相關河川輸出沈積物的減少,所導致的整體海灘沈積物收支失衡有關。
  • Item
    從衛星影像看臺灣的海岸變化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10-03-01) 陳華玟; 林宗儀; 陳勉銘
  • Item
    臺日韓現代詩交流座談會
    (臺灣現代詩人協會, 2008-09-01) 陳千武; 丸地守; 趙天儀; 金尚浩; 蔡秀菊; 林宗儀
  • Item
    臺灣山地鄉的酒類消費與飲酒問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93/9/1) 陳憲明; 汪明輝
    Prior to the impact of outside civilization,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or mountain people) normally only brewed liquor to drink for ceremonies or celebratory occasions. With the enormous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Taiwan since 1945, the traditional tribal societies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s have undergone a steady collapse. Outside merchants have been permitted to enter the mountain reservation areas to set up shops which purchase mountain products and sell tobacco, liquor, and items of daily use. This has entailed a rapid rise in liquor consumption in the aboriginal communities. In 1989,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absolute alcohol among aborigines age 15 and over was 9.99 litres, or 2.36 times the average for Taiwan as a whole. Today, alcohol abuse is frequently an emblem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have a preference for Michiu (a kind of spirit), but with improving economic conditions, beer consumption has already overtaken Michiu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bottles drunk. However, over 65% of the aborigines' absolute alcohol consumption comes from Michiu, and those who engage in alcohol abuse still remain addicted to Michiu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used to process 13 variables about liquor consumption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among 200 village communities. Four factors were obtained that together accounted for 85.59% of total variance of the data matrix (Table 11). These 4 factors can be identified as representing: (1)Per capita alcohol consumption; (2)Ratio of aborigines to Han Chinese; (3) Ratio of beer consumption to Michiu consumption; (4)Degree of geographical isolation of the village. In general, liquor consumption was greatest in the reservation areas of the Atayal tribe of northern Taiwan and the Paiwan tribe of southern Taiwan. Beer consumption was dominant in areas with ready acc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while Michiu consumption was dominant in areas with poor commu­nications. This may have to do with residents of the former areas being more successful economically. The high death rate evident in aboriginal reservation areas among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20-54 may to some degree be linked to drinking patterns. Comparing causes of death in 1988, the aboriginal rates were the following number of times greater than for Taiwan as a whole for the following causes of death: tuberculosis 4.3, cirrhosis of the liver 4.1, suicide 4.0, and accidental death 3.1. We have discovered from field observation that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verty, unemployment, divorce, and prostitution among the aboriginal communities are al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inked to drinking. In short, such problems may well result from the impact of the dominant outside culture on the closed societies of minority tribes.
  • Item
    活動構造地形判釋及資料建置分析( II)
    (2006/01-2006/12) 沈淑敏; 張瑞津; 楊貴三
    活動斷層之再活動是造成本島重大自然災害的肇因之一,中央地質調查所已經公布全島42條活動斷層,並整合各種地質、地形、地球物理、測量的方法繼續研究,以提供未來研擬地震減災或防災政策時的堅實科學基準。為求更全面的掌握本島活動構造(包含活動斷層、活動褶皺及地形面的傾動與線形)之分布與特性,有必要全面性的進行第四紀地層區的活動構造調查研究。由於活動構造(以活動斷層為主)容易在第四紀地形面上留下線形、崖、漥地、隆起、斷錯等變位地形,在諸多調查方法中,利用立體鏡在航空照片立體像對上判釋變位地形,可謂最為簡便與經濟者。本計畫擬進行兩年,第一年進行北部及中部地區,第二年則進行東部及南部地區。本年度計畫目標為:(1) 完成研究區構造地形特徵之判釋,編繪構造地形特徵分布圖;(2)建置一系統性的活動構造地形判釋GIS資料,提供政府機關及社會大眾有關活動構造的資訊。航照地形判釋原則和圖徵、屬性表之規劃首先參考日本活斷層研究會(1980、1992)之作業規範,並將依地調所需求加以修正。
  • Item
    活動構造地形判釋及資料建置分析(I)
    (2005/03-2005/12) 沈淑敏; 張瑞津; 楊貴三; 林雪美; 林宗儀
    活動斷層之再活動是造成本島重大自然災害的肇因之一,中央地質調查所已經公布全島42條活動斷層,並整合各種地質、地形、地球物理、測量的方法繼續研究,以提供未來研擬地震減災或防災政策時的堅實科學基準。為求更全面的掌握本島活動構造(包含活動斷層、活動褶皺及地形面的傾動與線形)之分布與特性,有必要全面性的進行第四紀地層區的活動構造調查研究。由於活動構造(以活動斷層為主)容易在第四紀地形面上留下線形、崖、漥地、隆起、斷錯等變位地形,在諸多調查方法中,利用立體鏡在航空照片立體像對上判釋變位地形,可謂最為簡便與經濟者。本計畫擬進行兩年,第一年進行北部及中部地區,第二年則進行東部及南部地區。本年度計畫目標為:(1) 完成研究區構造地形特徵之判釋,編繪構造地形特徵分布圖;(2)建置一系統性的活動構造地形判釋GIS資料,提供政府機關及社會大眾有關活動構造的資訊。航照地形判釋原則和圖徵、屬性表之規劃首先參考日本活斷層研究會(1980、1992)之作業規範,並將依地調所需求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