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8
  • Item
    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本的教育:建構布農族的地理教育
    (2020) 林昱成; Lin, Yu-Cheng
    臺灣的原住民族長期以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已經在臺灣建立了一種長期的空間使用方式,可以被稱為「傳統生態知識」。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中,受到多個外來政權帶來統治的衝擊,使台灣的原住民族面臨語言、宗教、經濟、土地、教育等多方面的衝擊。若要找回原住民族的教育主體性,在民族教育的架構底下,必須將教育內容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本,建立屬於原住民族的教育。 本文試圖先檢討臺灣現行的原住民族教育的困境與問題,以及在當下108課綱的社會領域中修正。接著找出以布農族為本的原住民族知識,加以分析哪些是布農族的地理教育中應該要有的內容,以及如何將這些教材融入教材內容中。最後建立出布農族的地理教育,期望做到一種原住民族課綱建立的範本與藍圖。
  • Item
    應用建造主義提升高中學生核心素養-以手機拍攝地理影片為例
    (2020) 陳建瑋; Chen, Chien-Wei
    本研究呼應當今學校教育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風潮,嘗試應用「建造主義」於高中地理課程設計,希望藉由建造主義提出的教學理念,搭配十二年國教倡導的核心素養,結合時下高中生擅長的手機拍片與公開分享,設計一份能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地理實察教案。本研究設計「地理眼看世界」影片製作專題課程,於108學年的高一開設多元選修課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採用多元的評量工具,如核心素養量表、影片評分規準與課後回饋問卷等量化工具,並結合研究者的參與觀察及同學的訪談回饋等質性分析,共同評估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成效。 研究結果發現,結合建造主義與手機拍影片的地理實察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訓練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各項能力,更可獲得成就感與特殊體驗,有效達成將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實踐和引發持續學習熱情的教育目標。
  • Item
    高中多元入學方式與地理科學習成就之關係—一個個案研究
    (2003) 王彥妮
    本研究為了解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後,高中學生在地理科的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大學習領域 的學習成就特性,筆者先分析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三種入學方式的實施精 神與目的,並依據地理教育目標及整合的教學模式設計高一各單元教學活動,以九十學年 度入學的新生為研究對象,親身實踐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最後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 One-way ANOVA)分析三組學生在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大學習領域中學習成就差異。研究成 果及建議摘要如下: 一、 學生入學方式與地理學習成就之關係 (一)整體而言,經由三種入學方式的一年級學生,在地理科的認知、技能及情意的成就 表現上,並無明顯的差異。筆者推測的結論如下: 1. 在文華高中九十學年度的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皆將學力測驗成績視為入 學成績,入學方式差異不大。 2. 受明星高中的光環影響,學生素質整齊,學生的學習成就差異不大。 3. 由於本研究以學生地理科的學習成就為研究對象,三種入學方式較重視英語或是數理 成績的表現,因此在地理方面的學習成就和入學方式關係較不明顯。 (二)研究限制 1. 本研究僅以一校三個班級的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結果之推論應為類似研究 對象的學生,並不宜推論至所有高中學生。 2. 由於受限於筆者的能力,無法一次觀察記錄40多位同學的個別表現,再加上設計的教學 活動需要由小組分工合作達成,因此在技能及情意的評量皆以小組(相同入學方式的5-6人) 為單位,無法表現出學生個人表現的差異。而在101班及113班以申請方式入學的學生人數 較少,所以申請入學組僅有一組在112班,因此在申請入學學生學習的表現上代表略顯不足 。 (三)入學方式的建議 1. 在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中應更明確的提示及區分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的實施精神。 2. 因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實施的目的不同,因此可同時舉辦,讓有意願參與該入學方案的 學生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應試,若未經由此方案得到入學的機會還可以和其他的同學 經由登記分發進入適合的高中職就讀。 二、教學過程的檢討與建議 (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1.實施整合的教學活動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分析教材、確立教學目標以及設計教學活 動上。 2.實施整合的教學活動時,學生在上課時所展現的高度學習興趣及信任老師、喜歡上地理 課的態度,讓教師在教學專業上更有自信及樂趣,值得地理老師們繼績努力。 3. 第一冊通論地理的課程內容過多,若以正常方式教學,二十二個單元無法在一學期內完 成。 4. 有趣的教學內容設計容易讓學生留下深刻且愉悅的印象。 5.完善的地理專科教室有助於許多地理學習活動的進行。 6.實施地理實察應視為地理教學活動的一部份。 7.學生在學期剛開始的技能活動進行時,老師要多給予指引及鼓勵。 8.實施分組教學時,學生容易因交談而分心,教師要適時提醒。 9.教學時盡量以鄉土為實例來解說,較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試卷的編製與實施 1.在學習評量的紙筆測驗方面,編製時需根據命題原則及命題注意事項,將具體教學目標 逐一轉換為試題,再編製教學目標層次表,合理的分配試題內容。剛開始由於技巧不夠成 熟,速度緩慢,挫折感大,後來才漸入佳境,但也摸索相當長的時間。所以若能由高中教 師共同合作,編製好各單元的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的學習有跡可循,也可減輕教師教學 負擔,整合教學模式才能順利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施行。 2.筆者在三次期中考的命題過程中,無法完全依研究的需要開發新的題型,原因包括:(1 )由於個案學校期中考採統一命題方式,筆者所編製的期中考試題是給一年級二十一個班 使用,為避免增加其他老師閱卷的負擔,所以題型侷限於單一選擇題及題組題兩項,因此 較無法評鑑出學生在應用、分析、綜合及評鑑等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2)在課程中進行 的多項技能活動也因上述的原因無法將技能活動的教學目標納入命題的範圍。 (三)技能活動與情意目標的評量 1. 技能活動及情意活動的評定量表需在教學前設計完成。 2.如研究限制中所述,受限於人力及物力,在技能及情意目標的評量是以小組為單位,若 能有一位教師從旁協助觀察及紀錄學生的個別表現,應更能呈現學生學習表現的差異。 3.高層次情意行為的養成非一時之間可以達成,情意的評量顯得較為主觀及困難。
  • Item
    永續發展教育趨勢與國中生永續發展認知和態度之研究
    (2011) 張珍悅; Judy Chen-Yueh Chang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臺灣國中學生的永續發展教育知識、永續發展教育態度的現況,並分析學生的認知與態度與其社經背景變項間的關聯性。首先,檢視永續發展教育的歷史脈絡,解釋永續發展教育與環境教育間的關係。再參照我國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與環境教育能力指標,進行國中生永續發展教育的知識與態度問卷調查。 隨機抽取台北市某公立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出553份問卷,有效回收426份,回收率77%。經過統計分析,所得重要結論如下: 一、研究對象具有良好的永續發展教育知識,平均答對率為80.28%。 二、研究對象的永續發展教育態度以「滿意」比例(43.37%)最多。「社會」、「經濟」面向之滿意程度較高;「環境」面向普遍滿意程度低。 三、研究對象之永續發展教育知識受「年齡」變項影響,越高年級其永續發展教育的認知程度越高。 四、研究對象之永續發展教育態度受「性別」、「母親教育程度」二變項影響。男生平均滿意度得分高於女生平均滿意度得分。母親教育程度為「大學」的國中生之滿意度得分最高。 五、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永續發展教育知識關聯性方面:「性別」、「年齡」、「母親職業類別」三變項經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 獨立性考驗後,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 六、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永續發展教育態度關聯性方面:「性別」、「年齡」、「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類別」、「母親職業類別」、「學校環保頻率」六個變項經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 獨立性考驗後,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高中地理海岸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
    (2006) 李欣憶; Hsin-yi Li
    問題導向學習是訓練學習者培養高層次能力之教學法,由教學者扮演促進者或指導者的角色,以真實世界的問題來刺激學習者學習;學習者透過分組合作的方式,以及自我導向學習的過程建構起相關知識,在主動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習動機,也增進了學習成效。問題導向學習特別適合應用於複雜程度高、需跨學科統整的教學課程。網路非同步學習的特性,能提供延續課程的平台,融入問題導向策略,所構築出的網路學習環境,將有助於提高問題導向學習的價值,此外,透過網路進行學習則是未來教育的一大趨勢。因此本研究以台灣目前面臨的海岸環境問題為主題,結合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和WebCT網路教學平台,建置一套教學模組,並與宜蘭近海的學校合作,以實驗研究來證實這種創新的教學法是否能達成較高層次的學習目標。研究結果發現,透過問題導向式網路合作學習的確能強化學生的地理概念,而分組角色扮演來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不僅使學生更願意珍愛宜蘭的海岸,也從中訓練人際溝通的技巧,並增進同儕情誼,自導式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與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等高層次能力。整體而言,學生態度由被動轉為積極,走出課本,關懷鄉土,並將地理融入於生活。
  • Item
    高中地理科批判思考教學之研究
    (2007) 郭子民
    批判思考能力已為當前個人面臨資訊爆炸與全球化的競爭所須具備的能力之ㄧ,而國內外也將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列為重要教育目標,但透過國際地理競賽的對照下顯示台灣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較為不足,且國內地理科教科書與大學考試的題型較缺乏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與鑑定,以至於在地理科的教學過程中易被忽略,因此本研究為探討高中地理科運用本研究設計之地理科批判思考教學模組,對高中生之批判思考能力的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台北縣某一高中一年級共三個班級為研究對象,一班為維持一般講述教學法教學的對照組,另兩班為進行地理科批判思考教學之實驗組,其中一班以實際教學時數,另一班以增加教學時數進行實驗操作。 透過教學實驗,結果顯示以現行的教學時數實施本研究教學模組恐無法達成較理想的教學成效,僅顯著提升學生之批判思考技能,而參與完整教學模組課程的學生除了顯著提升批判思考技能與傾向外,在地理科高層次思考試題之學習成就亦顯著高於其他兩班;在質性分析上,發現學生已學習到討論的方式,並樂意透過討論進行學習,以及具備利用概念圖掌握且組織要點的能力。
  • Item
    國中生野外使用地圖能力之研究
    (2011) 黃惠鈴
    九年一貫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帶得走的基本能力,生活化的地理教育更是希望養成學生將地理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其中野外使用地圖能力是每個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過去研究中,為了知道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或具備相關地圖能力,主要是由紙筆測驗來進行評估,較缺乏地圖使用行為的實證研究。本研究目的是設計相關地圖應用能力的任務實驗,以直接觀察學生在野外利用地圖進行尋路行為的成效,藉此評估其能力,提供未來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採量化分析與質性訪談,研究方法使用參與式觀察法,透過本研究結果發現︰國中生在地圖應用能力指標達成率上,雖有80%的學生完成,但其中20%的學生是需要透過實作練習後,才能單獨完成任務;在性別差異上,男生的操作能力高於女生,因此針對女生應更重視實作教學的安排來增進其地圖應用能力。就空間能力差異,空間能力高的學生在地圖使用表現上均優於空間能力低的,比例尺計算上亦具有顯著差異。然而在地理科成績表現方面,地理成績高低在各項地圖應用能力指標均不具顯著差異,表示不能以紙筆測驗的成績高低來代表其地圖應用能力的表現。此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生迷失的狀況,主要來自於對比例尺與實際距離間的偏差;對等高線的研判、指北針的利用主動性偏低,甚至不會使用以及缺乏信心等,這些問題造成學生在過程中無法順利完成任務。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地圖教育仍有不足之處,教學應增加實作課程,同時融入生活問題解決的課題,並建議未來對國中階段地圖能力指標、地圖能力評量設計、課程規劃等相關議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 Item
    連結主義應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以學生共同編輯維基百科西亞詞條為例
    (2017) 王裕賢; Wang, Yu-Hsien
    本研究主要使用因應科技時代來臨,應運而生的教學理論「連結主義」,進行教學設計並評估教學成果及成效,提供連結主義在台灣的實證研究的紀錄和資料。同時為呼應近年來興起的教育改革,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所強調的素養教育,將課程教學目標與素養能力串聯,提升學生公民素養、資訊素養、媒體識讀等多項學生面對未來挑戰所需具備之知識、能力與態度。經文獻探究後研究者設計連結主義式的教學模組,安排在為期一學期的選修課程中,引導學生使用維基百科工具修改西亞詞條內容,以團體探索法作為教學策略,設立分組合作學習平台,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最後以維基(wiki)百科作為成果展現平台,為了評估連結主義學習模組的學習成果,使用多元評量,調查認知、情意與技能目標的達成狀況,包含使用學生歷程檔案(實作、書面報告),學生回饋問卷,學習滿意度問卷,以及教師參與紀錄進行學習歷程分析,了解教學內容成效,進行質化與量化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連結主義的教學模組能幫助學生素養能力的提升,也能強化學生對與西亞的認知,跨學科合作也能培養學生整合學習內容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達成十二年國民教育所期望的素養教育目標。
  • Item
    實施翻轉教學對於高中生地理科高層次認知能力之研究
    (2016) 劉臻; Liu, Chen
    臺灣自民國99年起,為因應世界教育發展潮流,積極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為達成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理念,以及改善目前高中地理科的教學情形,採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學法似乎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在國外關於翻轉教學法實施成效之研究,其結果大致都持正向的態度。但在國內方面,仍有許多學者、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對翻轉教學的成效持懷疑的態度。多數的質疑多圍繞在若課堂時間的主導者由學生取代老師,學生的學習成效真的會比傳統講述法來的好嗎?又或是翻轉教學只是一個噱頭,熱潮過了就無法延續,而且只能成就學習力較強的高成就學生,中、後段的學生是否又將會成為新教學方法下的犧牲品?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一)應用翻轉教學模式,設計臺灣高中地理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二)設計臺灣高中地理科非選擇題測驗,測驗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三)檢視翻轉教學的實施,能否增進臺灣高中生地理科高層次認知能力。(四)檢視翻轉教學的實施,對於各程度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發展的成效。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quais-experimental designs),安排實驗組實施翻轉教學,控制組則實施傳統講述法教學,實施為期五週的教學實驗。待教學實驗結束後,以下學期期末測驗以及本研究設計的高層次認知能力測驗作為後測分析的數據,經獨立樣本t檢定與卡方齊一性檢定得出下列結論:(一)實驗組學生在測驗中高層次認知能力的表現優於控制組,且經統計檢定後兩組間差異達到顯著水準,證明翻轉教學的實施有助於學生發展高層次認知能力。(二)翻轉教學在提升高層次認知能力方面,低分組學生的進步幅度較高分組學生顯著。(三)本研究的翻轉教學課程對於學生更進一步精熟高層次認知能力,還有精進的空間。
  • Item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在國中地理課程的實踐-社區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的繪圖
    (2015) 陳鈺郿; Chen, Yu-Mei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在國中地理課程的實踐-社區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的繪圖 許多國家都將國民素養視為終身學習重點,積極地希望透過教育提升競爭力。而在台灣,十二年國教的目標之一即為提升公民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歐洲也提出「空間公民資質計畫」,希望透過空間公民資質教育,使歐洲公民在這地理資訊社會中可有能力參與社會並成為積極的、有責任感的「空間公民」,而目前台灣並無與空間公民資質教育相關的的研究案例。 本研究希望透過地理教育提升發展國民素養,以及面對地理媒體的快速發展,能有效養成地理資訊素養,故嘗試將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在國中地理課程中實踐,採單組前後測實驗設計,進行六堂以「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為主題的社區繪圖課程,最後以態度量表及學生歷程檔案評估此課程是否有效提升空間公民資質三大素養。 研究結果顯示此社區繪圖課程能提升學生的空間公民資質素養,多數學生能達到空間公民資質教育三大素養目標。總結來說,空間公民資質教育是符合地理媒體發展下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亦有相符之處,但相關的教師專業須成長,建議教師可透過SPACIT提供的線上教師訓練課程了解空間公民資質教育的內涵並透過相關研習了解地理媒體的操作使用,亦可透過專業社群共同討論設計更多符合空間公民資質教育目標的課程並於教學現場實施。 關鍵字:空間公民資質、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地理教育、社區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