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86
  • Item
    西湖溪谷地客家聚落空間結構及宗教神聖空間
    (2011/01-2011/11) 潘朝陽
    文明(civilization)的核心意義是指城市和市民的聚居與定著,換言之,是指一群人在一片土地上,展開了移墾、開發以及建立聚落的定著過程和結果。在人文地理或聚落地理的研究上,關注人群於區域中的遷移以及遷移到新的區域中,透過初始的艱辛墾闢,再來就是建築簡便屋舍以避風雨野獸和敵人,繼之則是整建堅固家屋求較安適的居住,持之數年,人群以及家庭形成,因而從單一家屋發展為三四家屋的小村,繼而發展為略具規模的村莊,再則產生村莊地區的店街,持之而往,甚至也發展出農村區域的鄉街。聚落之基本構成就是這樣的從單一屋舍而發展成村莊、鄉街的過程及其結果。 再者,人群經由墾闢而建構他們的聚落,並不是獸的築穴,亦非鳥的築巢;人的建屋立莊,是如同西哲海德格所說的這是一個人在世存有的意義之彰顯,是天地神人四重性的安居,所以,人群的開發土地,建立莊社,其聚落空間會與其開墾歷程牽涉的天地以及其安身寄託的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對於聚落的研究,必追索其空間結構和宗教崇拜形成的神聖空間。 苗栗縣西湖溪是一條重要的客家人移墾建莊的流域,在地形上,為丘陵區域中切割而成的河谷,其兩側從小規模的沖積平原到其旁的低位河階,是客家人從河口溯源墾居的地帶。於開發史上,在土牛溝西側的下游河口地區,屬於較早來墾的泉籍人群,此區稱為二湖,而客家先民則不理會清朝禁令紛紛越過土牛溝而深入西湖溪中游和上游墾闢,從下游往上游,稱為三湖、四湖、五湖、九湖。湖之客語之義為河谷中較寬廣的盆地,客家先民就是在這條河谷中漸次地開發建立了三湖莊、四湖莊、五湖莊並溯至上游的銅鑼形的臺地區建立九湖莊,最終則是三義鄉街、銅鑼鄉街及其四周的村莊的築造和發展。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先民辛勤卓絕,除了在此不算寬廣的谷地裏發展了豐實的農耕建立了篤厚的家業之外,他們亦建立了紮實的文教以及屬於聚落全眾精神所向所依的正直大神的廟堂,所以,西湖溪谷地的文風特高,呈現在傳統民居、祠堂和廟宇的文化景觀和人文空間中。 在這個客家先民拓墾建莊發展鄉街的谷地,我們可以探索客家人的聚落和宗教的空間結構,同時,亦可驗證「土著化」(陳其南)、「內地化」(李國祁)、「原鄉生活方式」(施添福)以及「儒漢化」(尹章義)等等臺灣史地研究中的重要理論。
  • Item
    儒學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
    (臺大出版中心, 2011-04-01) 潘朝陽
  • Item
    自然與身體---一個跨文化的論述-在天地之中的安居─儒家的身體空間(III)
    (2007/08-2008/07) 潘朝陽
    這是2005 年8 月1 日開始的由清華大學中文系楊儒賓教授為總主持人的三年整合型 研究計畫『身體與自然-一個跨文化的論述』的子計畫。 此整合型計畫於該年六月審核發佈時,只核准第一年的計畫和經費(從2005 年8 月 1 日至2006 年7 月31 日)。因此於2005 年年底,筆者再就原計畫進行第二年和第三年 的子計畫的申請。2006 年6 月,審核結果是同意第二年期的經費和計畫。目前,筆者 正在執行這第二年的研究,時間是從2006 年8 月1 日至2007 年7 月31 日。 現在,筆者提出第三年期的子計畫的計畫書和經費申請,其階段是從2007 年8 月1 日至2008 年7 月31 日。 筆者的子計畫是「在天地之中的安居-儒家的身體空間」。以三年為期,運用人文主 義地理學的存在現象學之觀點,探討並詮釋中國儒家經典及思想中的身心與自然互動 下形成的身體空間。 筆者的三年期研究區分為古代儒家的始源、宋明儒學的中成以及當代新儒家的終構 等三個歷史階段來詮釋中國儒家的身心一如之道德性身體空間。 古代始源期是探明從孔孟荀直至兩漢而統稱為古代的儒家之關於人在自然天地之 中,如何依其道德性在世存有而發展出來的身心一如的安居。 宋明儒學屬於近世型儒家,在此中成期乃是縱貫體系和橫攝體系的儒家思想中的人 與天地自然互動而生的身體空間,著重在道心、天理的創化;並且從心到氣而同時著 重心與氣辯證關係下的身體和自然之間的和諧與緊張性,此種矛盾和統一所形成的身 體空間深具探討價值。 當代新儒家方面,筆者期望詮釋熊十力的乾元性海型儒學以及牟宗三兩層存有型儒 學中的身心在自然天地中的存有之道。並旁及於徐復觀和唐君毅的體系。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筆者已經先提出了從古典到熊十力的文本和思想中的關於水的 詮釋,在這個詮釋中初步發展了中國儒家的身體空間論。 目前,筆者將處理:逆覺體證之大程子和靜涵橫攝的朱子的儒學中的身體空間。 最後則回溯古代儒家的原始之身心一如且人天同體的道德化人在天地安居之道。
  • Item
    西湖溪谷地客家聚落空間結構及宗教神聖空間(三)
    (2013/01-2013/11) 潘朝陽
    文明(civilization)的核心意義是指城市和市民的聚居與定著,換言之,是指一群人在一片土地上,展開了移墾、開發以及建立聚落的定著過程和結果。在人文地理或聚落地理的研究上,關注人群於區域中的遷移以及遷移到新的區域中,透過初始的艱辛墾闢,再來就是建築簡便屋舍以避風雨野獸和敵人,繼之則是整建堅固家屋求較安適的居住,持之數年,人群以及家庭形成,因而從單一家屋發展為三四家屋的小村,繼而發展為略具規模的村莊,再則產生村莊地區的店街,持之而往,甚至也發展出農村區域的鄉街。聚落之基本構成就是這樣的從單一屋舍而發展成村莊、鄉街的過程及其結果。 再者,人群經由墾闢而建構他們的聚落,並不是獸的築穴,亦非鳥的築巢;人的建屋立莊,是如同西哲海德格所說的這是一個人在世存有的意義之彰顯,是天地神人四重性的安居,所以,人群的開發土地,建立莊社,其聚落空間會與其開墾歷程牽涉的天地以及其安身寄託的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對於聚落的研究,必追索其空間結構和宗教崇拜形成的神聖空間。 苗栗縣西湖溪是一條重要的客家人移墾建莊的流域,在地形上,為丘陵區域中切割而成的河谷,其兩側從小規模的沖積平原到其旁的低位河階,是客家人從河口溯源墾居的地帶。於開發史上,在土牛溝西側的下游河口地區,屬於較早來墾的泉籍人群,此區稱為二湖,而客家先民則不理會清朝禁令紛紛越過土牛溝而深入西湖溪中游和上游墾闢,從下游往上游,稱為三湖、四湖、五湖、九湖。湖之客語之義為河谷中較寬廣的盆地,客家先民就是在這條河谷中漸次地開發建立了三湖莊、四湖莊、五湖莊並溯至上游的銅鑼形的臺地區建立九湖莊,最終則是三義鄉街、銅鑼鄉街及其四周的村莊的築造和發展。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先民辛勤卓絕,除了在此不算寬廣的谷地裏發展了豐實的農耕建立了篤厚的家業之外,他們亦建立了紮實的文教以及屬於聚落全眾精神所向所依的正直大神的廟堂,所以,西湖溪谷地的文風特高,呈現在傳統民居、祠堂和廟宇的文化景觀和人文空間中。 在這個客家先民拓墾建莊發展鄉街的谷地,我們可以探索客家人的聚落和宗教的空間結構,同時,亦可驗證「土著化」(陳其南)、「內地化」(李國祁)、「原鄉生活方式」(施添福)以及「儒漢化」(尹章義)等等臺灣史地研究中的重要理論。
  • Item
    自然與身體─一個跨文化的論述-在天地之中的安居─儒家的身體空間(II)
    (2006/08-2007/07) 潘朝陽
    這個子計畫乃是九十四年度筆者參加由楊儒賓教授為總主持人的『身體與自然-一個 跨文化的論述』之三年期整合研究計畫中的一個子計畫。 該年度計畫申請,只核准一年經費。九十五年度的計畫申請,是仍然沿續九十四年度 本來的研究計畫,申請後兩年期經費。 筆者此研究計畫,以三年為期,運用人文主義地理學中的現象學地理學或地理現象學 之觀點,探討並詮釋中國儒家文本和思想中的自然與身體互動下的身體空間性。 筆者是三年研究區分為古代儒家的始源、宋明儒家的中成、當代新儒家的終構。古代 始源期,是在探明從孔孟荀而到漢代而統稱為古代儒家思想和文本之中的關於人在自然 天地之中如何依其道德型在世存有而發展出來的身心一如的安居。中間的轉化和成就, 則為宋明近世型之儒家,在此中成期將留意縱貫體系和橫攝體系的儒家思想中的人與天 地自然互動而生的身體空間,著重在道心、天理的創化;隨時代之演進,更以乾坤並建 及工夫即本體的生氣論而演化的身體空間論。當代新儒家,則將以熊十力乾元性海之道 德型理氣一如的形上體系切入,從熊氏生生創造真幾之自然觀詮釋當代新儒家的身體空 間思想。 九十四年度,筆者進行了古代儒典與熊十力大海水論的會通,解析了儒家的水識覺而 進一步詮釋了儒家的身心一如的天地安居型空間觀。九十五年度將接續宋明儒家的身體 空間論,最後詮釋古代儒家身體空間論。 儒家基本上以道德理想主義觀照身體;以仁之生生真幾看自然世界,兩者在存有論之 意義上,則又是二而一者。從古代經近世到當代,中國儒家是以整全生機論將天地神人 融而為一體。這是儒家身體與自然互動下的基本觀點,在天地神人安頓如一之包容中, 儒家主張道德型的身心在道化的天地空間中,為其核心而彰顯而存有。
  • Item
    西湖溪谷地客家聚落空間結構及宗教神聖空間(二)
    (2012/01-2012/11) 潘朝陽
    文明(civilization)的核心意義是指城市和市民的聚居與定著,換言之,是指一群人在一片土地上,展開了移墾、開發以及建立聚落的定著過程和結果。在人文地理或聚落地理的研究上,關注人群於區域中的遷移以及遷移到新的區域中,透過初始的艱辛墾闢,再來就是建築簡便屋舍以避風雨野獸和敵人,繼之則是整建堅固家屋求較安適的居住,持之數年,人群以及家庭形成,因而從單一家屋發展為三四家屋的小村,繼而發展為略具規模的村莊,再則產生村莊地區的店街,持之而往,甚至也發展出農村區域的鄉街。聚落之基本構成就是這樣的從單一屋舍而發展成村莊、鄉街的過程及其結果。 再者,人群經由墾闢而建構他們的聚落,並不是獸的築穴,亦非鳥的築巢;人的建屋立莊,是如同西哲海德格所說的這是一個人在世存有的意義之彰顯,是天地神人四重性的安居,所以,人群的開發土地,建立莊社,其聚落空間會與其開墾歷程牽涉的天地以及其安身寄託的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對於聚落的研究,必追索其空間結構和宗教崇拜形成的神聖空間。 苗栗縣西湖溪是一條重要的客家人移墾建莊的流域,在地形上,為丘陵區域中切割而成的河谷,其兩側從小規模的沖積平原到其旁的低位河階,是客家人從河口溯源墾居的地帶。於開發史上,在土牛溝西側的下游河口地區,屬於較早來墾的泉籍人群,此區稱為二湖,而客家先民則不理會清朝禁令紛紛越過土牛溝而深入西湖溪中游和上游墾闢,從下游往上游,稱為三湖、四湖、五湖、九湖。湖之客語之義為河谷中較寬廣的盆地,客家先民就是在這條河谷中漸次地開發建立了三湖莊、四湖莊、五湖莊並溯至上游的銅鑼形的臺地區建立九湖莊,最終則是三義鄉街、銅鑼鄉街及其四周的村莊的築造和發展。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先民辛勤卓絕,除了在此不算寬廣的谷地裏發展了豐實的農耕建立了篤厚的家業之外,他們亦建立了紮實的文教以及屬於聚落全眾精神所向所依的正直大神的廟堂,所以,西湖溪谷地的文風特高,呈現在傳統民居、祠堂和廟宇的文化景觀和人文空間中。 在這個客家先民拓墾建莊發展鄉街的谷地,我們可以探索客家人的聚落和宗教的空間結構,同時,亦可驗證「土著化」(陳其南)、「內地化」(李國祁)、「原鄉生活方式」(施添福)以及「儒漢化」(尹章義)等等臺灣史地研究中的重要理論。
  • Item
    自然與身體---一個跨文化的論述-在天地之中的安居---儒家的身體空間
    (2005/08-2006/07) 潘朝陽
    儒家的道德倫理不是抽像但理之心性論上的倫理學,而是具現在生活世界的 實踐之道德倫理。在原始儒家和宋明新儒家的經典中,在在滿盈著儒者以生生之 仁而安居於道德性之生活世界的倫理詮釋。 以生活的實踐而將道德體現在世界,這是直接以承載生生之仁的創造真幾之 身體而彰著拓現為人文與自然和諧一體的空間的。 這樣的經典言說以及詮釋,充分顯諸古代儒家的重要典冊,如《尚書》、《易 傳》、《論語》、《孟子》以及漢初集結整理創作而成的大小戴《禮記》(包括《大 學》、《中庸》)之中。 原始儒家以身體彰著人文與自然和諧一體的空間,孟子說: 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 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 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孟子盡心】 此即指出主體良知本心通過身體的道德實踐而建立了儒者生活世界的空間中 心。在孟子,良知不是心性主觀上的孤明自昭,而應該是仁體之德普施於天地, 使自然天地成為道德真幾之神化空間。這樣的精神,周遍在《孟子》各篇章中。 事實上,在古代原始儒家的典籍裏,均通貫著類似孟子的身體空間觀;道德 實踐的身體空間論述,總是以「以心著身-以身著心」的雙迴向結構來表達呈現 的,此在在可於經文中尋獲。 一般以為儒家只向心性內在講論道德,這是長久以來的誤解。 宋明儒家從周濂溪創述〈通書〉、〈太極圖說〉;張載創述《正蒙》;大程子創 述〈識仁篇〉、〈定性書〉以降,正面積極地吸收消化了《易傳》、《中庸》、《論語》、 《孟子》而建立了儒家道德主體實踐具現的生生永續之生活世界實踐論;其等以 「氣」之共同術語而表述了傳承自原始儒家的身體空間觀。 小程子和朱子雖然有別於「縱貫型逆覺體證」的周、張、明道而建立了「靜 涵靜攝」之理氣二分、心性二分型的用敬涵養的工夫論,其身體性,反倒由於他 律型道德之作用而更形突顯,特別是朱子通過其強烈的實在論人格所建立的身心 修持,在嚴肅中更顯身體空間的道德型緊張張力。 陸象山和王陽明雖然特別表顯「心」之能動和靈明,以「氣」而綰合物質和 精神為一的「生幾力」(Vital Force)之詮釋系統不積極呈現,但主張以道德性之 心而光輝身體,並以此道德光昭之身體來體現生幾洋溢的生活世界,這一點儒家 睿智,卻是十分清楚的。 身體空間依海德格,是「天地神人四位一體」而安居於空間中的,換言之, 人是以其身體在空間中和天地、神明相照面互為存有而才獲得心安。其實,這樣 的存有性實踐,在《禮記‧禮運》中已早於海氏兩千年而已有所論述,其曰: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天秉陽,垂日 星,竅於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故聖人作則, 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 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由,四靈以為畜。… … 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所以 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 依此,〈禮運〉實已指出儒家是以道德倫理之身體實踐於生活世界而建立了天地 神人四位一體安居的空間。基本上,此原理通貫於原始儒家和宋明儒家的思想 中,形成儒家的身體空間論述。此種道德主體型之身體空間觀有別於道家虛無自 然之身體空間觀;亦有別於佛家般若真如之身體空間觀;儒家是參贊執有而以身 體融入天地;道佛兩家則以無執放開而忘卻身體於天地。 熊十力先生以易傳乾元性海的觀點開啟當代新儒家的生生創建之存有論;牟 宗三先生亦以「創造性原理之乾」與「終成性原理之坤」的雙元並建之存有論詮 釋而建構了當代新儒家的道德真幾之本體宇宙論;兩者均從孔孟原始儒家和宋明 新儒家一脈相傳接了以身體具現道德於天地而安頓自然、人文和鬼神之根本身體 空間觀傳統。 關於儒家身體觀的專著不多,近年以楊儒賓、黃俊傑為深造有得。 筆者以「在天地之中安居-儒家的身體空間」為題,嘗試以文本詮釋的進路, 處理古代和當代儒家的身體空間觀。 第一期, 將詮釋周漢時代的原始儒家,並以《禮記》為文本聚焦。 第二期, 將詮釋宋明時代的新儒家,並以張載和船山二家的文本聚焦。 第三期, 將詮釋當代新儒家,並以唐君毅先生的文化哲學之文本聚焦。